男子50萬賣別墅換塊「紅燒肉」,帶到鑒寶現場,專家:你膽子真大

2023-06-01   寒雲天

原標題:男子50萬賣別墅換塊「紅燒肉」,帶到鑒寶現場,專家:你膽子真大

引言

成語「地大物博」,出自韓愈的《平淮西碑》:「地大物博,櫱牙其間」。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位居世界第三,的確稱得上「地大」;而在這方土地上,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文化,也因地形地勢不同而孕育了奇山怪石、珍禽猛獸,也的確當得「物博」之說。雖然品類豐富,但其數量多少也是有差異的,常言道「物以稀為貴」,那些珍稀之物便因此擁有著極高的收藏價值,也使得「收藏」成為許多人熱衷之事。

一般來說,收藏家們的收集對象是有價值的古董或其他珍稀之物。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此道,珍寶們的價格也被越抬越高,例如2017年一件南宋的兮甲盤就拍出了2億多的天價,很多收藏於國家博物館等地的文物更是價值連城,其歷史和文化意義甚至無法用錢來衡量。

博物館裡展出的唐三彩文物

正是因為文物的價格奇高,從中漁利的空間也非常大,而且往往「一本萬利」,所以文物造假成為了很多不法分子快速斂財的手段。客觀地說,收藏行業是一個熱度很高但真正「懂行」的人又很少的一個行業。許多人在踏入收藏圈之前,並不懂每個朝代器物的特點或每種珍寶的價值所在,因而輕易被文物販子或造假者所欺騙。

01

早在1994年,我國就曾經破獲過一起大型「北魏陶俑」造假案——這批「北魏陶俑」甚至通過中國歷史博物館組織的專家鑑定,以及碳-14年代測定法的檢測。最開始為了保護這批文物,中國歷史博物館花費80萬元巨資買了三次,故宮博物院也花費10萬購買了兩次。但是不久之後,又有數批「北魏陶俑」大量出現在北京古玩市場上,這種反常情況引起了專家的警覺。經過摸排調查,眾人發現這些「北魏陶俑」全部由河南省一位高姓男子仿製,他經常追隨考古隊步伐,去到各個朝代的古墓旁邊取土燒制相關器物,這也正是其燒制的陶俑能夠以假亂真的原因所在。後來為了避免被追責,他還會在文物的隱蔽處加上自己的落款,可以說是為了造假「無所不用其極」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考古發掘舊照

正是因為在文物古玩市場上良莠混雜、真假難辨,所以為了鑑別常見的假文物或假寶貝,「鑒寶」類節目盛行一時,也受到不少觀眾的熱捧。其中有很多節目不僅會請專家當場鑑定,還有一些為了提高收視率的特別條款——比如在有些節目上,若是鑑定為贗品,就會被當場砸碎。在大多數人的既有印象中,贗品主要存在於古代書畫、器物、錢幣、珠寶及工藝品中,天然形成的奇石相對而言很少遇到仿冒的。可惜凡事皆有例外,運氣不好的奇石收藏者也會被「忽悠瘸了」。

台北故宮博物院

在奇石之中,熱度很高的是一種名叫「肉石」的石頭,顧名思義就是形狀和外觀類似於肉的石頭。這種石頭的形成對於地質的要求較高,天然的非常稀少。提到肉石,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東坡肉形石」(也稱紅燒肉石),該石目前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與翠玉白菜和毛公鼎並稱作為「三大鎮院之寶」。作為鎮院之寶,東坡肉形石原件秘不示人,就連貴賓訪客也只能看到1:1原樣複製的複製品。

東坡肉形石(複製品)

東坡肉形石是一塊純天然的玉石,據考證應為康熙年間由阿拉善王府第二任札薩克阿寶王爺進獻給宮中的,此後一直被清廷所收藏。東坡肉形石的形狀、色澤、紋理均為天然形成,沒有經過任何人為雕刻,僅有表皮經過「琥珀燙」方式的輕微染色,其「肥瘦」層次分明,甚至連豬肉皮上面的毛孔都能看見,是肉石中第一等的珍品,其價值是其他石頭難以望其項背的。

「蜜醬雞腿」奇石

還有一塊十分珍貴的肉石被命名為「蜜醬雞腿」,同樣產自阿拉善沙漠之中,是一塊天然的戈壁石。由於其形狀太過於類似雞腿,許多人認為它是一塊石雕作品,畢竟藏石界認為「三分真,七分像」已實數難得,而這件象形奇石遠遠超出七分,由此懷疑倒也正常。直到2010年,許多奇石收藏者在上海親眼目睹,才確信其為天然。該石外觀具有雞腿的特徵,肉、骨、皮、毛孔都清晰可見,實在是令人驚嘆。不過「蜜醬雞腿」現在為收藏者程玉龍私人珍藏,外界難得一見。此外還有產自浙江金華的天然瑪瑙石「紅燒肘子」、江西宜春的天然黃蠟石「同安封肉」等,無不是藝術和觀賞價值極高的珍品肉石。

02

在一個鑒寶節目中,有一個男子帶來了一塊「紅燒肉」,就是一塊典型的肉石,表面的紋理和色澤相當逼真,甚至有著紋理分層,看著令人食指大動。男子稱自己十分熱愛收藏,為了買下這塊「紅燒肉」甚至賣掉了自己的別墅,花費了整整50萬元。現場許多人為他的執著而唏噓,這塊「紅燒肉」也引起了所有人的興趣,不過很多人都為他提著一口氣,怕他竹籃打水一場空。聽到他說自己為此花費50萬元時,專家也直接指出:「你膽子真的太大了。」

央視鑒寶類節目《尋寶》

現場專家在鑑定時產生了一定爭執,有人認為這是天然形成,也有人認為這是加工過的。經過仔細分析,專家們最終統一意見,認為這塊「紅燒肉」屬於工藝肉石,也就是以天然肉石為基地,人為切割打磨了一部分而最終成型的。一般說來,如果被判定為工藝肉石,也就不值錢了,這50萬元就相當於打了水漂,然而這塊肉石卻有些特殊——該石絕大部分是純天然形成的,人工處理的部分十分有限,因此也有著相當高的價值。根據專家估計,這塊「紅燒肉」可以價值約在200萬元左右。

紅燒肉形石

不過專家也再次表示,該男子膽子著實不小,因為當時人工肉石已經比較泛濫了,一旦看走了眼,這塊肉石全是人工雕琢而成,那麼它的價值就將大打折扣

,很有可能連5萬元都賣不到,男子也會血本無歸。好在這名男子終究算是「賭漲了」,同時專家也告誡他:「千萬別賣了,最好交博物館」。在專家看來,這塊肉石收藏價值極高,若是不小心弄壞也是文物界的重大損失,因此建議他上交給當地博物館保管。

《尋寶》節目專家蔡國聲正在點評

雖然肉石在當時算是千金難買的珍寶,不過風潮一過,現在的肉石已經基本無人問津——出現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肉石的造價成本實在太低。清朝時候的民間手藝人,就足以加深石頭的表層顏色,現在的工藝水平更是不用說。「肉石」的層次感製造在大師手中並不難,而特殊燃料上色也完全能夠造出與天然礦物類似的顏色,這就使得人造肉石與天然肉石相比幾乎沒什麼區別。第二,肉石產地相當廣泛,因而也難以通過產地等方式鑑定肉石的真假,所以人工肉石在市場上一時泛濫。

結語

據相關資料顯示,人工造假的肉石成本只需要不到500元不到,在造假完成後拿到古玩市場上售賣,則往往會賣出數萬乃至數十萬的高價。這種造假很難用肉眼看出來,而並不是每個人在購買古玩的時候都會帶著精密的檢測儀器的,在很多收藏家上過當後,這種風靡一時的石頭就成為了「人人喊打」的對象,其熱度也就漸漸消退了。《紅樓夢》中有言「假作真時真亦假」,在假貨泛濫的情況下,真正的天然肉石也被牽連到了無人問津的境地,人們開採和收藏的熱情也就自然而然地逐漸降低了。

參考資料:

《平淮西碑》

《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