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寒露」詩海拾貝|| 中楹聯野草詩社第八院

2022-10-10     我心飛翔888

原標題:壬寅「寒露」詩海拾貝|| 中楹聯野草詩社第八院

刊頭題字由著名書法家徐躍老師題

編者話:

「寒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我國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秋漸行漸遠,寒露至。詩曰:「一寸寒意一尺涼,一簾冷風一樹黃。露深霜起秋色重,丹楓傾城雁風翔。」這時候,雨水漸少,晝熱夜涼。「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秋深處,人未央。世間滄桑,枯草暗藏。秋深秋涼秋意濃,寄情愁思千萬重。倚欄望秋,臥窗聽雨,幾多思緒,才下眉梢,卻上心頭。

那一片片的落葉,寫滿了歲月的風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多少詩意的情懷便如一闕秋水,在季節深處緩緩流淌。

拾一片落葉,寫滿心中的寄語,願一切美好,願歲月豐盈,不染塵埃,不變初心。

攜一份問候,借凝露乘風,遙寄給經年在乎的人,時光如流,轉眼又一秋,願往事不言愁,餘生不悲秋。

漁陽研修院的詩家們,心懷家國,筆下納乾坤,在「寒露」時節,都賦予了那些別樣的情懷,現輯錄成篇,以饗讀者!

——中楹聯野草詩社第八院

編委會

2022-10-8日

題寒露

天津 王文榮

荷萎草衰,正菊黃描素景;

風涼天冷,喜棉白暖愁心。

寒露

王文榮(天津)

楓紅竹翠呈秋美,氣爽風清種麥忙。

雁叫聲聲知冷意,菊花朵朵溢馨香。

秋風清·寒露

王文榮(天津)

凌清霜,寒菊黃。

眺一字南徙,高天飛雁行。

豐年登稔鋪金景,季秋種麥農時忙。

壬寅「寒露」有寄

徐首翔 (天津)

時光繞指柔,詩海泛輕舟。

窗外梧桐老,床前燭火幽。

寒聲來卷里,露影掛枝頭。

望斷南飛雁,天涼好個秋。

寒露院景即興

李秀廷(山西)

菊寒香露立,白菜意幽興。

尤嘆冬瓜老,貪心不舍藤。

寒露

朱立華(北京)

氣候爽移寒,凝結碧露團。

黃菊花吐艷,鴻雁隊遷南。

雲淡風輕日,楓紅葉覆山。

農植時稼麥,金玉兆豐年。

寒露

李彥蓉(河北)

落葉凝霜夜漸長,秋深氣爽露微涼。

一行大雁無蹤影,唯見疏籬菊泛香。

寒露

李彥蓉(河北)

一場秋雨一場涼,滿院金花滿院香。

紅葉臨風紅葉老,白霜凝露露凝霜。

寒露

王愛君(河北)

秋老凝寒露,更深冷氣生。

金秋堪入畫,又見稻糧豐。

壬寅寒露抒懷

劉雪聰(浙江)

一闕秋光影自留,風吹桂菊兩相酬。

庭前寒露三分白,任我題詩任我游。

寒露吟懷

靳泉濤(河北)

黃華漸老暮增寒,楓火燃天朔野殘。

月入山窗愁夜永,明朝風定眼邊寬。

臨江仙 • 寒露吟

丁心雨(天津)

坐對黃昏寒露里,聽琴誰弄歡娛。

想來雁信一行書。

況今羈旅事,遊子恐長途。

望遠片雲生繾綣,月銜紅葉枝塗。

相思休問亦如初。

元知秋去後,謝卻菊花無。

詠寒露

徐淑芳

寒露吹來裹冷流,楓紅傳報慶豐收。

未聞礪礪刃光爍,且看隆隆唱沃疇。

幾許耕耘縈喜悅,千般浪漫展歌喉。

三春播種汗揮灑,十月還家玉隱樓。

氣溫驟降感題

王存白(山西)

朔吹溫氣皺,一日跌三階。

近嶺楓紅出,濃霜禾綠埋。

專欺宵敞牗,逕入夢幽懷。

暑過寒將至,示知生有涯。

寒露(新韻)

韓勇(河北)

昨宵寒露晚香凝,今曉浮雲宿霧隆。

猶喜夕陽南旅雁,遙聞秋雨夜鳴蛩。

荷殘草老菊華燦,柳痩花稀楓葉紅。

歲月匆匆流似水,待梅抱雪笑西風。

寒露

姚偉(山西)

白雲紅葉露凝霜,翠減橙增菊正黃。

如畫山川誰繪就?秋風冷雨化濃妝。

壬寅年寒露

陶和平(湖南)

凍雨微風曠野涼,眼前曉霧籠清霜。

殘荷寂寞山塘冷,楓葉昂然峻岭芳。

雲涌千層波壯闊,枝搖萬樹韻悠揚。

金秋時節如虹彩,無限相思伴錦章。

寒露寄語

徐林(安徽蕪湖)

寒露秋高時,層林紅葉詩。

雁去天南地,報曉聞雛雞。

花落無聲息,風淒有勁枝。

河山歲月好,夕陽壯瓊池。

寒露

伍權支(湖南)

紅消翠瘦露生時,簾外鶯聲拂柳枝。

北雁銜雲飛一字,東籬把盞賦千詩。

菊黃崇嶺青山老,楓赤晴川白鷺痴。

莫嘆西風無愛意,秋深何只葉先知。

壬寅寒露有思

楊振興(河北)

時將寒露至,勿怪氣溫低。

雁陣方歸路,蛩聲漸入泥。

晚收當立馬,秋種早開犁。

可恨新冠復,誰堪老病稽。

寒露抒懷

徐道起(天津)

秋暮風高菊傲霜,南歸徙雁早成行。

楓林待老丹紅色,柳徑堪垂露白長。

近覽城鄉多錦繡,遙觀宇內少笙簧。

神州最是安全處,禹甸當知屬地祥。

寒露

陳細彬(湖南)

也作仙姑踏浪來,芙蓉遍地盪雲開。

秋分著意攜將去,寒露凝霜撲畫台。

寒露

閻玉彩 (河北)

天涯海角淡雲煙,大地清涼見瘦顏。

露似珠璣黃野綴,深秋譜韻滿詩箋。

鷓鴣天.寒露

趙厚禮(天津)

瑟瑟秋風至眼前,百花凋落菊花妍。

柳枝靜待天飄絮,鴻雁紛飛南續緣。

田漸凈,地正干,大蔥稻穀即裝船。

自從銷購連成網,不畏寒流無助天。

寒露吟

趙厚禮(天津)

時光近暮秋,高淡白雲流。

晨露生涼意,田園閃亮眸。

彎彎禾穗實,綠綠菜蔬優。

一片豐登景,農家喜事籌。

寒露

夏可池(湖南)

漫步庭園瘦影長,月光如水盪清涼。

婆娑樹影疊青綠,敞亮樓燈泛淡黃。

南國禾收宜放鴨,北方雪下應圈羊。

催肥六畜酬新酒,待到冬閒好舉觴。

寒露

魏連棟(河北)

天寒夜漸長,晨露欲凝霜。

田壟收秋盡,湖濱育蟹忙。

萌萌冬小麥,寂寂夏荷塘。

室內春猶盛,繁花意未央。

寒露

孫獻文(湖南)

一掃暑天風始寒,芬芳金桂綻河灘。

莫愁花落艷容少,指日芸窗君子蘭。

壬寅寒露

夏可池(湖南)

今年暑氣久難消,地燥天干苦旱苗。

寒露初迎溫度變,空中忽見雨絲飄。

欣聞野老稱涼爽,喜看蔫花顯美嬌。

躲在房中人盡出,輕鬆娛悅自逍遙。

寒露

劉可夫(湖南)

寂寞枯荷倦水鄉,飄飛楓葉影悲涼。

南歸大雁無消息,菊桂西園戀柳郎。

寒露閒吟

李志明(河北)

山村秋雨後,寒露晚風遲。

叢桂香猶惜,殘荷綠已垂。

欲尋茅葦地,還待夕陽時。

景色幽無限,閒遊己有期。

寒露時節

黃興無(江西)

久旱唯期雨放涼,深秋始見桂飄香。

傾國大慶驅寒意,舉世清歡寄玉漿。

寒露吟

徐林(安徽蕪湖)

登高周未滿,夜露凝薄霜。

南山青竹翠,東籬金菊黃。

冷風戲衰葉,細雨潤旱塘。

思隨鴻雁遠,溫酒半禦寒。

壬寅寒露

徐盈

寒露一來風變涼,深秋百易霧為霜。

群峰染翠尤堅勁,大地披銀勝郁蒼。

莫道冬臨千里雪,靜觀春到九天芳。

雨蒙莽莽氤氳透,煙鎖瀟瀟正氣揚。

寒露

張鵬(山西)

重陽已過近深秋,驟降寒天總自愁。

最美心情沉谷底,無端煩緒變中游。

百花凋謝西風冷,孤菊芬芳密雨稠。

敗葉枯枝霜骨在,生機萬象待從頭。

寒露

翟廣文(河北)

菊蕊傾香推碧浪,葵花抱日染金田。

楓紅探得寒將至,聚火含丹暖地天。

寒露納慶

何自新(湖南石門)

歲至寒來九月天,農家取暖冒囪煙。

砂鍋滿燉康身菜,碗酒狂歡慶碩年。

寒露漫興

張俊國(山西)

玉露楓紅甘雨霖,菊花遍野俱消魂。

天南地北亘今古,誠信守時鴻雁君。

寒露

盧名通(河北滄州)

天高雲淡氣清涼,衰草珠璣蘭葉光。

散入秋溪濯日月,待迊冰雪孕春芳。

寒露吟

王鳳剛(天津)

節後晚來秋,天晴曬地頭。

增衣機割稻,播麥電犁疇。

雁字排空去,黃花放蕊收。

天寒凝露水,室內暖陽悠。

寒露吟

匡達暄(江西)

秋窗夜半驟輕寒,猶抱羅衾漏已殘。

夢醒巢檐歸燕去,空留落寞倚風欄。

寒露抒懷

任洪業(遼寧)

秋暮風高露已寒,忽瞻放眼倚亭闌。

徐徐旭日升雲碧,緩緩朝霞卷岫丹。

雁旅長空情壯闊,楓搖赤樹韻悠寬。

斑斕且喜銀珠綴,快樂豐年賦錦篇。

寒露二首

孫金玉(河北)

一、變臉(押平韻)

前天還似夏,昨日恰秋天。

今當進寒露,清風徹骨鑽。

二、保健(押仄韻)

晨夕候不同,冷熱衣著變。

心神納呴愉,體魄贏康健。

寒露

孫金玉

前天似夏炎,昨日恰秋嬋。

寒露當節進,疾風透骨鑽。

面臨雖有異,體感應無間。

身板盈康阜,心神溢悅歡。

鷓鴣天·壬寅寒露吟

張永成(鄂爾多斯)

草色淒淒千里黃,深秋露重冷凝霜。

新冠肆虐青城急,永夜安平天使忙。

期靜好,願寧康。山山水水盡和祥。

今宵可許無寒意,夢入東籬吻菊香。

徐躍老師為詩友書寫

本期審稿:徐守祥 王一英

組稿:靳泉濤 李彥蓉 王春艷

導語:徐守祥

編輯製作:朱立華

圖片來自於/詩友提供和網絡

音樂來自網絡/寒露節氣歌伴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63d4594c2ca377d488e50d479ab80a9.html






2024年詩與遠方

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