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積石山地震雖只有6.2級,卻極具破壞力!什麼原因導致的?

2023-12-19     科普大世界

原標題:甘肅積石山地震雖只有6.2級,卻極具破壞力!什麼原因導致的?

據中國地震台網報道,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了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於北緯35.70度,東經102.79度,地處該縣柳溝鄉,距離縣城約8公里,距離甘肅省會蘭州市還不到100公里。

雖然此次地震只有芮氏6.2級,但烈度較大。據中國地震預警網測定其最大烈度7度左右,6度及以上區域面積約3504平方公里,人口約17萬人,而且由於地震發生在深夜,當時的大多數人都在睡夢中,地震突然發生,震源深度只有10公里,屬於淺源性地震,所以破壞力較大。

這次的6.2級強震也導致當地不少建築物受損或倒塌,出現了人員傷亡的情況,截至19日中午12:00,當地已統計地震導致遇難116人。

震後當地還出現了連續不斷的餘震,19日0時36分還出現了4.2級的餘震。截止到19日6時,當地共出現237次餘震。

此次地震發生在青藏高原東北角的外緣,地質狀況十分複雜,地震帶縱橫交錯,從大範圍上來看,這次地震的震中位於南北地震帶上,這條地震帶北起蒙古國南部,南到緬甸境內,但絕大部分在我國境內,這裡是全世界著名的地震多發區,而且集中了我國80%的8級及以上的地震。

南北地震帶又可以劃分為多個中小型地震帶,這次的甘肅積石山地震位置就在蘭州-天水地震帶上,這條地震帶從蘭州直達天水,是一條連發性地震帶,這裡的地震通常不以單次出現,而是連續發生、多地點發生,所以還需預防其他地震。

可能很多朋友都看到這次地震的震中距離有名的劉家峽水庫很近,大約有30公里,距離龍羊峽水庫約176公里,距離青海湖約200公里,我們都知道水庫的修建通常容易引發地震,這是因為水庫建成之後蓄水時增加的水量通常都很大,比如劉家峽水庫的庫容就有57億立方米,這相當於在當地增加了50多億噸的重量,很容易改變當地的地質應力,從而出現較為劇烈的地質活動因此也就容易發生地震了。

而龍羊峽水庫的庫容高達274億立方米,幾乎是劉家峽水庫的5倍,合起來的庫容水量更是超過了300億噸,這麼巨大的重量對這一帶的地質應力的改變也是較大的,那麼這次地震和劉家峽與龍羊峽水庫有關係嗎?

兩者之間有沒有關聯其實不易查證,但推測其關係不大,因為兩座水庫的建成時間都已經比較早了,劉家峽水庫竣工於1974年,距今已近50年,龍羊峽水庫竣工於1989年,距今已近35年,當地由於水庫水量增加而產生的地質應力能量基本都已經釋放,地質狀況趨向於平衡,而且此次地震的震中距離兩個水庫都有一定的距離,比如距離劉家峽水庫有30公里,而通常水庫導致的地震出現的距離多在水庫及周邊10公里以內,龍羊峽水庫更是距離此次地震震中遠達170多公里,所以也可以說沒什麼關係。

此次地震從本質上來說還是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的碰撞積累的應力導致的。我們都知道青藏高原的隆起就是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的碰撞形成的,印度板塊俯衝到了亞歐板塊的下方,兩片地殼的疊加催生了青藏高原的隆起,而地質學研究發現青藏高原周邊的地質應力呈逆時針方向推動,其西部向北部方向偏移,北部向東北部偏移,而東北部向東部偏移,東南部向南部偏移。所以蘭州-天水地震帶上的地震,主要原因應該還是兩大板塊碰撞產生的地質應力導致的。

消息來源:極目新聞12月19日報道《甘肅積石山6.2級地震已致116死,村民:從未經歷這麼大地震,徹夜在屋外烤火避險》

新發現糖尿病新病因,無關胰島素而是與一種酶有關,控酶便能控糖

我國可復用太空飛行器上天,X-37B確定發射新日期,齊上太空意欲何為

長高的「胖五」三年來首次發射,送遙感41星入軌!這顆衛星有多大

比太陽亮一萬億倍,我國打造最強同步輻射光源!它是用來做什麼的

中國天眼又出新成果,構建世界最大中性氫星系系統,含4萬餘星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5fe581f6e3998961f9120ec91993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