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時候給孩子壓歲錢好?除夕晚上還是初一早上,講究和寓意都不同

2022-01-31     京媽說

原標題:啥時候給孩子壓歲錢好?除夕晚上還是初一早上,講究和寓意都不同

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過年是小時候最盼望的,因為可以收壓歲錢,是一年中「暴富」的時候。爸爸媽媽給,爺爺奶奶給,姥姥姥爺給,七大姑八大姨只要見面,也都會給一份壓歲錢。

但不同的地方,給壓歲錢的時間好像不太一樣,尤其是老人給紅包,有的地方是除夕夜晚上在方桌上給,也有的是大年初一早上,拜年的時候給。

壓歲紅包除夕晚上給好,還是初一早上給好?

關於這個問題,我去問了幾個朋友,還真是每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

時代不同了,給紅包的形式多樣了,給的時間也不一樣了。

第一個朋友是這樣說的: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還是各地各風俗,各家各做法,我記得小時候拿壓歲錢是在早上起來時從枕頭下面拿,除了錢還有糖,那時條件差,還沒流行紅包,大人們費盡心思是為了哄孩子乖乖的,不要說些不吉利的話。
所以是早上給的,那時條件不好,拿了個五毛錢就屁顛屁顛的出去玩一整天。現在條件不一樣了,我們給孩子包的紅包起碼幾千,而且是除夕守歲後,要睡之前給的,所以說我們小時侯盼過年,現怕過年。

不同地方習俗講究不同,給的時間也不一樣,代表的意義也不一樣。

另外一個朋友卻說:應該是除夕夜給壓歲錢,所謂壓歲壓歲,肯定壓在一年裡最後一天啊!初一早上給的就不是壓歲紅包了。

他這樣解釋,的確也有道理。

「壓歲」其實是「壓崇」的諧音,在關於過年的神話故事中,每年的最後一天,也是大年三十,怪物「崇」會出來傷害小孩,所以每年到了這天,大人們都很緊張,甚至躲起來,保護好自己的小孩。

後來有人發現,用紅紙包好銅錢,然後放在小孩的枕頭下面,就可以平安一晚上,都沒事兒,然後人們發現這樣的形式可以把「崇」嚇跑,確保小孩兒安全,家家戶戶就都這樣做了。

這樣的習俗就被一代代傳承了下來,到現在變成了三十晚上給孩子「壓歲紅包」,以此寄予美好祝福,希望新的一年,孩子們健康平安的成長!

還有個朋友說:我們從小到大,家裡長輩給壓歲錢,都是大年初一早上起床,先給家裡長輩拜年,然後他們給發紅包,每年都這樣,現在我家孩子也還是這樣給。

的確有些地方就是這樣給,家人是在初一早上拜年時給紅包,也有美好寓意,因為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給個紅包希望晚輩們在新的一年裡不缺錢,天天有錢花。

不同長輩,給紅包時間不同

前面說的是家人,也就是爸爸媽媽,還有一起過年的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大多是除夕晚上吃團圓飯時給或是初一早上拜年時給。

其他親戚長輩,就是見面時給了,基本從初一白天到初五不等,這幾天大人會帶孩子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一般是見面會給紅包。

比如初一是叔叔、伯伯或姑姑,初二初三回娘家拜年,是姥姥這邊親戚給紅包。再遠一點的親戚,就是什麼時候見面什麼時候給了。

總之,不管什麼時候給,雖然意義不同,但祝福是一樣的!都是希望晚輩們身體健康、快樂成長、學業有成,即將高考的孩子會祝福他金榜題名,所以每一個紅包都代表著不同的祝福,這也是多年來傳承下來過年文化。

現在的壓歲錢數額往往很大,在給壓歲錢時這幾點要注意

長輩給晚輩的壓歲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

現在給孩子的壓歲錢,從幾百到幾千甚至幾萬不等,其實也不必相互攀比,否則就失去了給壓歲錢的意義。

另外,如果家裡平輩孩子多,給每個孩子最好是一樣的數目,不得罪人也不容易鬧矛盾;壓歲錢包在一個紅包里,還可以寫上祝福。

如果是串門拜年,親戚給孩子紅包,如果對方家有孩子,我們也要給回紅包,包的壓歲錢金額至少一樣,或是稍微多點。

給不給紅包這件事情憑自己的感情而論。

前幾天還在討論這個問題,很多人覺得現在過年給紅包,已經失去了壓歲錢的意義,變成了過年利用孩子賺錢的一種方法。

其實,也不是非得給壓歲錢,一來是祝福,二來是禮尚往來,如果自己感覺年年吃虧,也可以給孩子買些禮物,或是提前說了,就都不給了。

當面給更建議直接給紅包,比線上轉帳更有傳統意義。

現在線上支付更方便了,不少人給孩子壓歲錢,會直接線上發紅包,這樣雖然是省事不少,但卻沒有直接給孩子包個紅包,裡面裝上提前換好的新錢有意義。

因此,最好還是給孩子們包壓歲紅包,可以選不一樣的紅包包裝更有意義,孩子收到紅包之後也會更開心。

過年給壓歲給紅包看起來是一件小事,卻帶著對孩子的祝福,以及對未來的期望,所以老一輩的文化咱們還是要繼續的延續和傳承下去的。

你家或你所在的地方,給壓歲錢是除夕晚上給還是初一早上給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5b8c6253b16582a61bb18e7cde2e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