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研發僅造就2成毛利,華為鴻蒙「吃肉」它「喝湯」

2022-07-27     英才雜誌

原標題:7成研發僅造就2成毛利,華為鴻蒙「吃肉」它「喝湯」

本文作者 | 張賀

今晚19:30,鴻蒙3.0將正式發布。不過在此之前的7月19日,A股的鴻蒙概念早已瘋狂一把。

不過,在市場焦點匯聚在軟體生態之時,有一家更關注硬體的華為小夥伴卻先行一步,7月14日和15日以連續接近漲停的姿態,再次逼近歷史新高。儘管毛利率已不足2成,重陽投資卻已經堅守一年有餘,葛衛東和朱少醒的富國天惠成長也都出現在前十股東之列。

高研發、低毛利

卻穩坐世界第一

這家令大佬著迷的公司是全球物聯網模組龍頭移遠通信。自2010年成立以來,移遠通信就專注於物聯網領域,具備無線通信模組、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及雲平台管理在內的一站式服務能力。

之所以股價大漲,是因為7月13日盤後移遠通信發布的業績預告,預計2022H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約2.74億元,同比增長約105.14%。

此前,根據Counterpoint所發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模組廠商出貨量排名情況,移遠通信的全球出貨量占比已經達到了38%,出貨市占率相較2021年第四季度的26.6%大幅提升,穩坐全球蜂窩物聯網模組市場第一的位置。

移遠通信對研發是有些痴迷的。公司建成了上海、合肥、佛山、桂林、武漢、溫哥華、貝爾格勒六處研發中心,覆蓋中國、歐洲、北美等地區。上市以來研發費用率總體保持在10%上下,研發費用在2021年達到10.22億元,是2019年的近3倍,2017年的10倍。其研發人員數量也保持較高比例,最近5年均保持在70%以上,2021年略低,為73%。

一般來說,研發投入和研發人員占比高的企業是實打實的高科技企業,它們的產品毛利率應該不會太低。但移遠通信並非如此。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移遠通信銷售毛利率從未高於30%。不僅如此,其毛利率還呈下降趨勢,2021年僅為17.56%。這也是很多人質疑移遠通信科技含量的原因。

來源:同花順iFinD

這樣的毛利率表現與行業競爭不無關係。同行業中,有方科技、廣和通毛利率均不高,其中廣和通毛利率稍高,但在2021年也僅有24.1%。

事實上,移遠通信確實也通過較低的毛利率取得了較高的市場份額。

移遠通信和華為的合作由來已久,2016年8月,移遠通信就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華為全聯接大會,同年11月又在韓國出席了華為NB-IoT產業峰會。此後幾年,移遠通信與華為的互動也都在持續。

負債率增加,周轉率下降

從委託加工到自主生產

在毛利率下降的同時,移遠通信的負債率卻在增加。

上市的2019年,移遠通信負債率為41.52%,此後兩年連續增加,2021年達到60.57%。流動負債是2021年負債率增加的主因,當年增加的約22億元負債中,有近20億為流動負債。其中,短期借款、應付帳款(含應付票據)均增加近8億元。

由此可見,移遠通信在2021年大力擴張。

聯繫到去年3月完成的定增,也確實如此。在該筆合計10.63億元的定增中,重陽投資5個產品拿下了近7成的份額。過去以委託EMS(電子製造服務)廠商加工為主的移遠通信,將逾7成的定增資金投向全球智能製造中心建設項目,以擴大自主生產能力。

在今年6月的調研中,移遠通信透露,合肥智能製造中心10條線,年產約4500萬片,常州已搭建15條線,今年預計要做20條線,預計實現產能7000萬片左右,自有產能預計能接近1.2億片。

2021年Q2-Q4,移遠通信的營收增速逐季增加,2021Q4接近翻倍,說明生產的產品不愁銷路。對存貨項目進行分拆後,得到驗證。2021年移遠通信原材料占比達到80.25%,同比提升11.14個百分點。

而且相比庫存商品餘額僅同比增長16.43%,其原材料帳面餘額同比大增118.1%。這大概是為了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而提前囤貨。

不過,移遠通信的現金流卻稱不上好。2019-2021年,移遠通信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連續三年為負,凈利潤現金含量也是如此。對此,移遠通信在5月的調研中回應道,現金流不太好主要是因為客戶需求量大,為了滿足客戶交付,所以備貨較多導致。

然而在運營能力上,2021年移遠通信的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雖然較2020年變化不大,相比此前幾年卻還是有比較明顯的下降。

發力車聯網

把握汽車智能化趨勢

在去年初完成的定增中,移遠通信將其中的1.44億元用於建設智能車聯網產業化項目。車聯網也確實是移遠通信布局的重點方向之一。

去年11月4日,移遠通信正式獲得ASPICE CL2(汽車行業軟體過程改進和能力評估模型二級)國際認證。這意味著,移遠通信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軟體開發能力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今年的調研中,移遠通信表示可以提供豐富強大的車載產品組合,如車規級 5G模組、4G模組、車載智能模組、GNSS模組、Wi-Fi模組等。而且國內大量新能源車廠已選擇了移遠通信的模組產品,此外公司還與包括日本、韓國、印度、越南、義大利、德國、法國、西班牙、瑞典、美國的諸多車載一級供應商(Tier1)和主機廠在合作。

關於智能座艙產品,移遠通信基於高通8155晶片平台的車規級智能模組也中標了比亞迪智能座艙項目。

目前國內多數車企已推出L2級別車型, L3-L4級別的智能汽車也都在研發當中。11 部委聯合印發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到2025年,有條件自動駕駛(L3)汽車要實現規模化量產。汽車智能化將在未來幾年迎來進一步的發展。

總結來說,移遠通信在物聯網模組行業的地位仍然比較穩固,其在車聯網領域的布局也看點十足,這大概也是諸多投資大佬敢於投票的原因。華為鴻蒙在物聯網領域的開疆拓土將加速物聯網的應用,從而增加物聯網模塊的需求。不過,移遠通信毛利率下滑、運營能力下降的情況也不容忽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5626aeefe0c07156e81a94d275073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