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藥包為什麼要捆得像被子一樣?

2022-05-05     小慕說熱點

原標題:炸藥包為什麼要捆得像被子一樣?

原因如下:第一,炸藥包的威力大。炸藥包屬於集團裝藥,主要是解放軍在抗日戰爭後期和解放戰爭時期,使用的一種爆破類武器。其實炸藥包主要用於排障(後來主要用更先進的爆破筒),其次才是炸碉堡。對於這玩意的定義是:形狀近似立方體,其長度不大於寬度和高度3倍的炸藥包。可用紙、布、麻袋片、塑料布等作包皮,也可將炸藥裝在箱、桶、罐等容器內。集團藥包的捆包要緊、牢、實。可用於爆破土木、磚石和鋼筋混凝土工事等。

為什麼集團裝藥一定要緊呢?這是因為那個時期解放軍水平較低,最初主要是土製炸藥,後來才能生產TNT,但質量也有限。這些炸藥都是粉末狀態,所以必須緊密捆綁起來再引爆。如果不捆綁只是鬆散的包裹使用,爆炸時就很容易出現衝散部分炸藥,導致威力大減的情況。所以,這種炸藥一定要捆,至於捆成什麼形狀其實並沒有關係。

第二,炸藥包的攜帶性。對付堅固工事時,炸藥包一般都是裝藥很多,比較沉重。比如在突擊隆化中學的戰鬥中,面對國軍大量的碉堡工事,董存瑞所在爆破組共用了100公斤黃色炸藥,用麻布和麻繩綑紮成均勻的7包。後來董存瑞攜帶的那個炸藥包,就重達15公斤,也就是30斤,這個分量可不輕。更重要的是,爆破手是敵人槍炮獵殺的頭號目標,因為如果不能殺死爆破手,碉堡裡面機槍手就死定了。

那麼,只要爆破手一活動,立即就會有大量的槍彈射過來。爆破手必須利用地形地貌,快速靈活的迂迴前進,一直衝到碉堡下,這個距離至少幾十米。那麼,這個沉重的炸藥包,就一定不能成為累贅。僅僅捆綁的炸藥包,體積較小,攜帶較為方便,爆破手帶著它迅速推進也比較容易成功。如果炸藥包只是像趕集大娘手上那種,鬆鬆散散的大包裹,爆破手怕是帶著它翻滾幾次,炸藥就撒了一地,還炸個屁啊。

第三,炸藥包的安全性。一些甚至是從廢舊的彈藥裡面弄來的,本來就不太穩定。如果炸藥包內部有較大空間,就讓它存在相當大的安全隱患。搞不好,剛帶著他劇烈行動一會,就因為內部摩擦爆炸了。

其實,如何捆綁炸藥包也是技術活,是工兵的一項重要技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4d43454022ce54f7b2280ca3abee3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