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是中國人數最多的一個民族,但是在漢朝以前並沒有漢族,也沒有漢人之稱。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每個國家的人都以自己的國家稱謂自己。比如說秦人,齊人,趙人等等,即使秦國統一了6國,這些六國之中的人人以國號稱謂自己。
漢人的稱謂,還是在秦朝滅亡之後,漢朝建立起來才出現的。因為漢朝建立之後,人民過上了比較安定的生活,不再因為戰爭而顛沛流離,逐漸他們就忘記了自己以前的稱謂,而統一稱為漢人。
在中華民國成立之初,孫中山提出了漢族,滿族,蒙古族,藏族和信仰伊斯蘭教的諸多民族為五族共和。而到了新中國成立之後才有了56個民族。
但是大家不知道吧,在漢人這個稱謂之前我們還有一個更加霸氣的名字,華夏民族。之所以有這樣霸氣的稱謂,是因為在夏商周的時候,人們都認為自己是黃帝和炎帝的後裔,最後炎黃兩個部落也融合在一起,對於這個說法,人們非常的自豪,所以就給了自己這個非常霸氣的稱謂。
這個稱謂可以說從古至今一直都存在,並沒有因為歷史的更迭而消失,華夏民族這個霸氣的稱謂是我們心中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