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效應之溝通效應

2022-04-24     母嬰研究所

原標題:心理學效應之溝通效應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歷:自己滔滔不絕講個沒完沒了,而別人早已經厭煩了。當別人說話時,我們總喜歡打斷別人說自己感興趣的話。有時候我們雖然在聽別人說話,卻心不在焉,不是打哈欠就是扣手指。

如果你希望別人喜歡你、尊重你,在背後稱道你,這裡有一個方法:耐心傾聽對方的話,不管他說什麼都興味盎然,哪怕知道他將說什麼也決不打岔。你將發現,即使一個最不講道理、最頑固的人,也會在一個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聽者面前軟化下來。

傾聽是一種交流,也是一種對話。人都是自私的,人最優先關注的永遠是自己。跟你談話的人,對他需求和他的問題,比對任何人、任何事更感興趣,渴望擁有聽眾不只是孩子的願望,成年人更需要別人的認同與欣賞。聰明人會耐心地做一個聽眾,鼓勵別人表現自己。而傾聽就是最好的鼓勵,這表示你對他的觀點感興趣,欣賞他說話的方式,甚至是欣賞他整個人。

因此,心理學上的一條最重要的規則是:「做一個好的聽者。鼓勵他人談論自己。」富有魅力的人大多是善於傾聽別人言談的人。真正善聽人言者比起善言者更能感動對方,更能喚起對方的親近感。

如何做到傾聽對方呢?

要專心。傾聽時要精神集中,神情專注。多與對方交流目光,別人講話時要適時點頭,並有回應。但不要輕易打斷別人的談話,也不要隨便插話,若非插話不可,要先向對方表示歉意,並徵得對方同意。

要虛心。交談中要尊重對方的觀點,即使你不同意別人的看法,也不要輕易打斷別人的談話。如確有必要,需等對方講完後再闡明自己的觀點,特別是對方還沒有充分地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的時候,不要輕易表態,亂下斷語,也不要挑剔批評。

要耐心。交談中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會因為對方過長的發言或自己不感興趣的話題而感到厭煩,這時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表露出來,要耐心聽他把話講完,這是對講話人的尊重。特別是對方有意見的時候,要耐心傾聽,給對方提供宣洩自己不滿的機會,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3ee6461e52e6ab67b1d62c0eb65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