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女性議題: 更堅定的自我表達,嘗試更多價值連接

2024-06-18   第一財經

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當天,第一場金爵論壇「她影時代——擁抱與重塑」邀請多位影視行業的編劇、導演與製片人,聚焦電影中的女性議題,探討中國電影的未來。

萬達電影董事長兼總裁陳祉希、電視劇《我的阿勒泰》導演滕叢叢、《刺殺小說家》《七月與安生》等作品的編劇秦海燕,以及演員王子文、《保你平安》《熱烈》的編劇蘇彪,從不同的立場,共同探討創作背後的女性力量。

陳祉希作為萬達新晉掌門人,也是萬達電影最年輕的一位董事長,自然頗受關注。在獲頒「2024年度上海國際電影節DIOR年度女性電影人」殊榮時,她表示,自己一直堅信,女性的獨立精神和智慧可以綻放最美的才華。

從演員轉型幕後的陳祉希,是電影圈知名的製片人。徐崢的《泰囧》、大鵬的《煎餅俠》、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賈玲的《你好,李煥英》,這些票房與口碑俱佳的電影背後,都有陳祉希的身影。

在談論「擁抱」這個話題時,陳祉希表示,當她決定放棄演員生涯,轉向幕後時,其實是用理性去認知自我,「我的形象上不是很有觀眾緣,也不可能在表演上達到什麼樣的標準」。她相信自己可以勝任演員這個職業,但並不是適合自己的最好賽道,於是果斷放棄,做起製片,成為電影的規劃者。

初當製片人,陳祉希最擅長的事情,就是選中新人導演與編劇,助推他們的作品走向大眾市場。第一位被她選中的新人導演,就是好友徐崢。當年,徐崢拿著《泰囧》的劇本四處被拒,她卻相信這部電影能火,於是拿出自己的積蓄投資。製作成本不足3000萬元的《泰囧》最終大賣13億元,成為首部票房過十億的華語電影。同樣的故事,發生在從演員轉型導演的大鵬、陳思誠和賈玲身上,陳祉希也因此被稱為「百億製片」。

「演員轉型做導演,其實比編劇更有優勢。他們都是成功的演員,每天在片場日積月累地攢了很多經驗,拍攝現場的什麼狀況都經歷過,具備了最好的轉導演的基礎。」陳祉希認為,電影看的其實是故事和表演,演員出身的導演總能夠在諸多劇本里發現閃光的故事,也能很好地將一部電影中所有的演員表演拉在一條平衡線上,會讓電影的敘事更加流暢。

陳祉希與滕叢叢的《我的阿勒泰》也有合作。滕叢叢是編劇出身,她的第一部導演作品《送我上青雲》,關注女性的慾望與身體上的傷痛。到了今年的爆款劇《我的阿勒泰》,在她看來是一次冒險的嘗試,一開始並不認為這是一部會被大眾廣泛接受的作品。

「可能《我的阿勒泰》現在是挺成功的,就更加證明,去做自己擅長和喜歡的事情,是一條會有好結果的路。」滕叢叢認為,如果創作者只是為了迎合市場,靠猜測市場動向去取悅觀眾,也許永遠不知道怎麼才能取悅別人,「我只能發自內心地拍我喜歡的作品,那可能這個作品會跟一小部分人產生連接」。

從《送我上青雲》到《我的阿勒泰》,滕叢叢所聚焦的都是女性。在《我的阿勒泰》中,她借一位阿勒泰婦女說了一句台詞:「再顛簸的人生都要閃亮地過」。

滕叢叢認為自己不是一個特別樂觀的人,常常用幽默和笑話去包裝憤青的一面,「但我在生活中有幸認識各式各樣的女性。比如去阿勒泰採風的時候,我遇到的女性,她們生活可能沒有那麼幸福,但在面對很多艱苦的時候,能有自己消解的方式。從事這個職業,帶給我很大的幸福感,就是見到很大的世界之後,你會發現,自己那點小小的矯情、憤青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在《我的阿勒泰》中,新疆廣袤純凈的風光治癒人心,劇中的母親張鳳俠則讓人看到一個豁達、堅韌、洒脫而清醒的女性形象。滕叢叢表示,她劇本中所有的女性,都來自她對日常生活的洞察,「我有一雙觀察別人的眼睛,我從生活中看到了很多優秀的、讓你眼前一亮的女性。她們組成了我劇本中形形色色的女性,我寫這些女性是手到擒來的,她們身上的閃光點會突然擊中我,讓我去反思自己。那種對於生活的調侃、幽默與樂觀,都源於我身邊認識的女人」。

「女性真的是一束光,她們撐起了很多家庭,熠熠生輝。」編劇秦海燕曾以《刺殺小說家》《七月與安生》等作品為代表作。去年,她轉型做導演,執導女性題材電影《我經過風暴》。

說到這部電影的創作,秦海燕說,她正是因為看到女性的力量與困境,看到無數全職媽媽24小時待命,做著一件好像理所應當的事情,但又沒有工資,不被社會承認。她想把這些女性議題都呈現在《我經過風暴》中,並為此進行了很多採訪。

秦海燕的創作,與生活、與她個人的感同身受密不可分,「女性要在家庭和事業之間平衡是很艱難的,我身邊有很多閃光的女性朋友,她們能在兵荒馬亂的生活中依然熠熠生輝,所以我很想在作品裡反映她們。如果要以一句話總結這些年的體會,那就是『什麼樣的生活向我撲面而來,我就向什麼樣的生活走去』」。

秦海燕相信,創作者就要擁抱所有的生活和情感,熱烈地、勇敢地去生活。她最近正在寫的作品,就想讓人感受到溫暖。

滕叢叢則認為,《我的阿勒泰》的成功,讓她有了一個重新認識自我的過程,「好像我是可以跟很多人的價值觀連接的。未來兩三年,我會嘗試更多的連接,看能走到哪個方向,對我來說是一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