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知否》發現厲害的人都有這個思維:算念!

2023-07-15   e族搞笑

原標題:再看《知否》發現厲害的人都有這個思維:算念!

再看《知否》發現厲害的人都有這個思維:算念!

1

所謂「算念」,就是心裡的一種潛意識,能夠預測到哪些事情會發生,從而想到相應的對策。再簡單點說,就是自身對事物的感受

那些優秀的人,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能夠對發生於周圍的一切都抱有好的算念,知道如何掌握狀況、如何採取行動,這和天賦、機遇都無關,真的就是一種「知行合一」的能力。

再看《知否》,發現那些厲害的女人靠美貌過好這一生的,是不可能的,人還是要有點腦子。

劇中孔嬤嬤的出場次數並不多,但她不論是做事還是說話,都拿捏得當,讓人十分信服。

因為如蘭明蘭私自去外堂偷看外男給盛家鬧了個大笑話,盛老太太便請宮裡的孔嬤嬤來教導兩位孫女。另一邊成功把包袱甩給其他姐妹的墨蘭卻慌了,也想跟宮裡的嬤嬤學習學習見見世面,便求盛紘也給她個機會。

孔嬤嬤來到盛府中幾天時間,便了解了盛府的寵妾滅妻,所以當盛紘四處碰壁只能親自向孔嬤嬤開口幫墨蘭要個學習機會時,孔嬤嬤並沒有拒絕,一方面是主君開口不好拒絕;另一方面孔嬤嬤也料定姐妹仨會有爭執的一天,所以也無需急著拒絕。

墨蘭開始上課的時候,處處表現自己,表面上積極好學,但實則妹妹們學習的機會就減少了,孔嬤嬤並沒有立即指出批評,而是等墨蘭和如蘭打起來之後,才將盛紘、王大娘子、林小娘都請過去,開始一一教訓。

孔嬤嬤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抓住錯處,狠狠責罰,機智化解了盛家的矛盾,也一下點醒了盛紘。

所以,一個人有了好的算念,也就有極強的控盤能力。

2

人性都是慕強的,在墨蘭和如蘭打架之後,孔嬤嬤責罰了明蘭三姐妹,明蘭非但沒有抱怨,反而很佩服這位有水磨性子的孔嬤嬤,而其他姐妹要麼抱怨要麼不在乎。

孔嬤嬤給了大家一樣的機會,但是各自想法不同,對這件事的承接能力完全不一樣,所以最後就演化出了完全不同的結果,這事兒也能初見明蘭心裡有盤算有遠見的端倪。

後來祖母讓明蘭管家的時候,大娘子、林小娘都在明蘭身邊安插了自己的眼線,明蘭心裡都知道,便只用了一計,就讓那些人從哪兒來回哪兒去。

其中王大娘子和她姐姐被明蘭和他父親盛紘發現毒害祖母之後,王家前來要人的這一幕,明蘭的盤算值達到頂峰。

祖母中毒了,康姨母一夜未歸,康家不急,王家卻急了,明蘭推測康姨夫為何不來的兩種緣由,要麼就是康姨夫知道了這件事,不願意替康姨母出頭,要麼就是康姨夫不知道這件事,王家也不想康姨夫知道這件事。

明蘭提醒父親見了王家,順便問一句康姨夫怎麼沒有來,明蘭也想好了她的表兄會回答的兩種情況,一是康姨夫身體不適,無法前來,二是康家有事,抽不出時間來。

又推測了王家來人的三種情況,一是王家不知道康姨母的事,今天過來,只是關心下祖母的病況;二是王家知道什麼情況,今天過來是要和父親商量怎麼樣才能放康姨母走;三是有人心存不良,想把所有的事都推到大娘子的頭上,推到盛家上。

兩利相交取其重,兩害相交取其輕,明蘭把所有人會有什麼反應,什麼立場都算的清清楚楚,就是給她的父親提前打一針預防針,告訴他王家可能會使壞,可能會把所有的事都推到我們盛家的家裡,就變成了自家的問題,這樣一來她的父親會立場更堅定的和明蘭站在一起。

所以要想有好的算念第一要理解關係,第二就是愛琢磨事情,要會把所有事情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去想。

像下象棋就是,一方走這個路線,另一方就要推斷幾種對方下哪幾步棋的可能性,最近在知乎上看到最牛的象棋大師一般可以準確計算往後10步棋,如果思考的時間更長,甚至某幾種關鍵變化還能算到近20步呢!這個就是對局面的深度判斷。

3

盛老太太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但是所有事情都在掌握之中,從一個人獨自撫養盛紘,撐起盛家,到做事總能顧全大局,遇到事情從來不慌張,總是能想出解決的辦法,她的盤算是歷經幾十年沉澱下來的。

當時盛紘納了林小娘為妾,甚至把管家之權交給一個妾室時,盛老太太並沒有直接說什麼,而是在等一個機會,讓盛紘心甘情願的把管家權交還王大娘子。

她心裡清楚盛紘之所以這麼寵愛著林小娘,其實也是對過去的自己的一種彌補,因為林小娘跟他母親的情況差不多的,所以盛老太太沒有硬碰硬的,而是等林小娘犯錯,把盛家管理的一塌糊塗的時候,盛紘才不得不收回管家權。

不管重看《知否》多少遍,我最愛的一直都是那個為了盛家殫精竭慮的老太太。她滿足了我對一個女人最美好的想像,也讓我覺得年齡對一個女人來說不再是問題。

這世上但凡成功,總有規律可循,有方法可依,一旦掌握了這些規律和方法,你就能更有效的掌控自己或他人的行為,當你面對人生的一些問題的時候,也會更有成算。

一件事情,我們要多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去看所有人的立場,這樣才能在事情發生後將自己引導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再看《知否》發現厲害的人都有這個思維:算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