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C次元
作者丨張之棟
責編丨崔力文
編輯丨別 致
這將是自動駕駛最好的時代,也會是自動駕駛最壞的時代。
小巧玲瓏的無人售貨車,在封閉園區內「肆無忌憚」地四處亂撞;頭頂「大鍋蓋」的Robotaxi,漸漸成為條條道路上人們喜聞樂見的一抹風景;就連那略顯笨重的無人巴士,也開始做起業務,拉起人來……
各種不同場景下,總有那麼一撮人,努力做著這件「難卻正確的事」。當坊間對所謂的自動駕駛嗤之以鼻,他們也附和著笑笑,轉身便繼續埋頭到如山的數據與代碼之中。
沒錯,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堅持,國內自動駕駛行業,四處開花、百家爭鳴。
車企在發力,市場在助推,本來是皆大歡喜的情景喜劇,卻因為突如其來的「coner case」,留下許多懸而未決的不確定性。沒錯,就是近期自動駕駛行業大事件——小鵬智駕靈魂人物的突然離職,敲響了這個「警鐘」。
從傳言,到闢謠,再到證實,小鵬智駕靈魂人物的離去,顯得有些突兀。但從何小鵬和吳新宙本人的微博宣告來看,雙方是好聚好散,而且早在一年之前,就確定了今天的分別。
加盟小鵬5年,作為小鵬汽車NGP業務架構的牽頭者,吳新宙絕對稱得上是小鵬汽車「智能」標籤的關鍵。但就是在小鵬「鹹魚翻身」的此時此刻,「功臣」吳新宙卻轉身離去,真的是太過突然了。
難道僅僅是因為追求更高的功成名就?亦或者為了回到家人身邊?其背後真正原因,或許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01
不僅技術博弈 ,而且人才封鎖
科學技術,從來就是有國界的,華為鮮明的例子,足以說明很多問題。而就小鵬智駕靈魂人物離職一事,不妨陰謀論地揣測一下:
美國就是要在封鎖技術的前提下,封鎖技術人才。
有例為證,早在去年的10月,美國就出台了針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限制政策,其中包括:
限制美國人員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支持國內先進晶片的「研發或生產」。若違反禁令,相關人員將會受到民事和刑事處罰,甚至取消美國公民或永久居民身份。
請注意,這裡提及的「美國人」,包括美國公民、美國綠卡持有者、美國庇護民等。
而且有調查顯示,至少43名「美國人」或永久居民,在16家中國上市的半導體企業中擔任董事長、總裁、副總裁等高層職務。顯而易見,這些人必須在美國國籍和中國高薪工作之間,做出艱難抉擇。
或許是受到該禁令影響,小鵬智駕靈魂人物做出了選擇。而吳新宙受到波及的原因,可能有二:其一,小鵬已經開始自研自動駕駛晶片,吳新宙的角色,受到了該禁令影響;其二,美國對技術人才的封鎖,已經蔓延到自動駕駛行業。
在晚點的訪談中,吳新宙親口確認了小鵬自研晶片,稱:「1024 的時候,小鵬會跟大家講整體的更加長線的規劃。」
所以這樣看來,原因一的可能性不小。
而就近期美國政府對中國自動駕駛公司的態度來看,說是美國的各種限制,已經蔓延到自動駕駛領域,也不足為過。
美國一個由4名議員組成的兩黨團體,依照加州路測數據,要求調查中國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在美國的流行情況,並在遞交的文件中表示:
「自動駕駛中使用的技術、雷射雷達、攝像頭、人工智慧和其他先進的傳感器和半導體,都可以用來收集有關美國人民和基礎設施的數據,這些數據可能會被傳送回中國。」
對此,美國交通部長皮特·布蒂吉格表態稱,美國市場上的中國自動駕駛汽車供應商「存在國家安全擔憂」。
顯而易見,美國就是要對包括百度Apollo、小馬智行等在內的中國自動駕駛公司「發難」。至於最終會否蔓延到自動駕駛人才的限制,按照其一貫嘴臉,可能性也很大。
02
最好的時代,最壞的時代
絕不是危言聳聽。中美的博弈,已經不僅僅局限在高精尖設備的封鎖,而且還具體到各關鍵領域技術人才的限制。
就國內的自動駕駛行業發展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更何況,此時的自動駕駛,本就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法律法規不完善;技術不成熟;供應鏈體系不完整;地緣政治影響。
最棘手的一個問題,當我們將目光聚焦在車企身上,其自動駕駛功能大多依賴英偉達的Orin晶片實現,以至於「無Qrin,不智駕」的說法,在行業內廣為流傳。
華為的例子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萬一英偉達限制了晶片的供應,國內自動駕駛行業,大機率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此前,英偉達斷供A100、H100晶片,已經說明了其中存在的問題。
正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好的產品當然要去應用,不過這裡需要做的還有,準備一個Plan B。值得慶幸的是,國內的大趨勢、大環境提供了強力支持,這裡絕對稱得上是自動駕駛發展的一方沃土。
就自動駕駛算法公司而言,國內的元戎啟行、輕舟智航、Momenta等,均有著自家的長板與優勢;自動駕駛晶片公司,地平線、黑芝麻、芯馳科技等,更是百家爭鳴一般,掀起了對英偉達這一老牌巨頭的挑戰。
更重要的是,國內的車企、消費者們,越來越注重智能駕駛的體驗。而這一點,將會進一步成為中國自動駕駛發展的關鍵契機。
不難發現,在各大車企的內卷競賽中,城市NOA的開城數量,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指標。以今年為限,華為宣布將城市NOA推廣到45個城市;智能為標籤的小鵬,目標是50個城市;攜帶4塊Orin自動駕駛晶片的蔚來,計劃是數十個城市;而內捲成癮的理想,則是直接將城市的數量增加到100個。
量變引起質變,當車企、自動駕駛公司等,都在儘可能地將自動駕駛技術,廣泛地落地應用;消費者觀念開始轉變;技術不斷成熟;法律法規日益完善;供應鏈體系慢慢補齊……
毫無疑問,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國內自動駕駛,正在迎來一個最好的時代。
縱使作為一項高新技術,自動駕駛依舊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縱使受地緣政治影響,美國又來「鈍刀子割肉」,開始明里暗裡封鎖自動駕駛人才。
但,在國內大趨勢的加持下,沒有人會輕言放棄,更不會向「最壞的時代」低頭。
事實上,從華為開始,我們就已經放棄幻想,準備戰鬥了。
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