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史」發布研究九江的文史類文章。本系列在「潯陽敘話」公眾號上首發,再由編者「馮曉暉」公眾號轉發,並在國內主流自媒體網站(今日頭條、百度、搜狐、新浪、網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轉載。
歡迎原創作者投稿,聯繫方式見自動回復。本篇即為陳飛龍先生通過公眾號聯繫後向編者發送的文章。
乘船遊覽鶴問湖歸來,濂溪區文協(文學協會)分派一項任務,要寫一篇有關此次遊覽活動的文章。想了一夜,終於選擇這個標題。
我在八里湖畔生活了將近六十年,近年來常有人問我:「八里湖是在什麼年代形成的?」「為什麼叫作八里湖?」乍一聽,我也是一頭霧水。如果他們所問的八里湖僅指這片水域的湖名。老實說,我不知道。因為八里湖這個名字,在四十年前(推遠一點說吧)是沒有正式名字的。以往居住在八里湖周邊的漁民乾脆就叫「大湖」。一說大湖,就是指「八里湖」。
1985年,八里湖原黃鱔嘴一段,現址為國際金融中心 攝影:蔡少敏 編者配圖
在現存的史志上,是無法從中找到「八里湖」這個名詞的身影。但可以查到它所形成的大致年代。可以肯定的說,八里湖(姑且這麼叫)這片水域,早在兩千多年前,這裡曾是一座六朝古都——潯陽城。後因水患才慢慢形成湖泊。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謫居江州(九江)時,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在《大水》詩中是這樣描述八里湖當年的情景:
「潯陽郊郭間,
大水歲一至。
閭閻半漂蕩
城堞多傾墜。……」
真是想不到,今天的八里湖泊曾經是二千多年前古潯陽古城的遺址。也印證一句老話:時光可以改變一切。
我記得小時候,每到冬天的枯水季節,裸露的湖灘上,到處散落著陶瓷的碎片和一些破碎的器具,有些碎片上還有奇怪的文字符號。有一回在一處草叢中,還撿到一支銹跡斑斑的箭鏃,當時覺得很沉,毫無可用,隨手便扔進了水裡。可惜小時候沒有這樣愛好和意識。等我慢慢有了這些意識時,而湖灘上的這些碎片已經沒有了。
尋陽古城遺址 編者配圖
現在八里湖新區在八里湖南岸辟出一塊空地,準備恢復尋陽古城遺址舊貌。我看這倒是個不錯的規劃。
八里湖這個名字,既然在史志上找不到,那麼它就出現在當代近幾十年。據我所知分析(僅供參考):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水產公社下轄四個大隊,而其中一個大隊就叫八里湖大隊(其餘三個大隊分別是沿潯大隊,朝陽橋大隊,白水湖大隊)。
八十年代「撤社換鄉」,水產公社換成「七里湖鄉政府」。四個大隊換成四個村。
九十年代初(1992年),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七里湖鄉由廬山區(今濂溪區)劃入開發區,七里鄉政府改為「七里湖街道辦事處」,朝陽橋村和白水湖村劃入潯陽區。沿潯村和八里湖村仍歸七里湖街道所轄。
為什麼我要說上面這些。因為重點是,八里湖泊是一個天然的大型漁場,湖內魚類資源十分豐富。而八里湖泊恰恰一直歸八里湖村所有,直到現在。所以,人們把過去的大湖叫作八里湖也就合情合理,實至名歸。
1985年,八里湖原蔡家湖一段,現址為第一人民醫院總院一帶 攝影:蔡少敏 編者配圖
(過去,人們對湖的認識和重視,並沒有現在這樣看重。改革開放後,人們的觀念才發生變化。)
鶴問湖現在少有人知道,即便是有人知道,也搞不清楚它具體在哪個位置?不過一說起賽城湖,就無人不知了。其實,鶴問湖就是賽城湖。只不過賽城湖是行政地名,而鶴問湖不過是其境內的一個大湖。
鶴問湖是一個很古老的名字。在史志上有十分明確的記載。
《德化縣誌》中記載:「鶴問湖,在城西十五里,世傳晉陶侃擇地葬母至此,遇異人云:『前有牛眠處可葬』,言畢化鶴而去。《幽明肅》云:陶士行(陶侃字士行)年少時在西南一寨取魚,自問其他,曰鶴問。」
《清一統志》記載:「陶母墓,在德化縣(今九江柴桑區)白鶴西鄉。相傳陶侃葬母如此,有異人化鶴而去,今鶴問湖以此而名。)」
早在五十年前,八里湖和鶴問湖是連在一起的,不分彼此,鶴問湖在上游,八里湖在下游,鶴問湖的來水,流入八里湖,經龍開河,注入長江。
2006年的八里湖 攝影:田小元 編者配圖
相連在一起的兩千多年的湖水終於在上世紀的一九七零年正式「分家」,分成兩個湖,鶴問湖分得大頭,面積是八里湖的三倍。分開的位置正就在現在的鶴問湖南岸與九江長江二橋的交匯處。從此,八里湖的湖水經龍開河流入長江。鶴問湖的湖水由修成的賽城閘進入長江。長江大堤九江段在一九九八年決口以後。一九九四年龍開河被徹底填平,建成九龍商業街。八里湖的湖水,由新建成的八里湖閘排進長江(賽城閘和八里湖閘並排)。兩湖成了一路之隔的「兄弟湖」。
圍繞八里湖和鶴問湖周邊,有許多傳說,老一輩人現在一起還常偶爾說起。最有名的是李鳳姐的故事。現在的年輕人卻很少有人知道。
兩湖的漁民們終於結束了「三年不開湖,開湖吃三年」的辛苦捕魚生活。他們洗腳上岸,告別了傳統的船上風餐露宿日子。
2023.9.19
【作者簡介】陳飛龍,生於1964年,九江人。現居八里湖畔。創作散文多年。
【讀後記】七里湖、八里湖、鶴問湖、賽城湖……這些名字很容易將人繞暈。本文回答了,鶴問湖就是賽城湖,兩個名字是歷史的變遷所致。然而同樣一個湖,為什麼既叫七里湖,也稱八里湖,而且在同一個時代?據編者了解,這是由於原廬山區(今濂溪區)與原九江縣(今柴桑區)之間當年為了爭奪經濟利益所致。養殖、捕撈權取決於湖面大小,這座湖夏天漲水時有八里,冬天七里,因此一邊強調它小,稱為七里湖,一邊說它大,稱為八里湖。不知道這個說法對不對。
潯陽敘話:展示九江文化,講述潯城故事,品鑑風俗滋味,漫記百態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