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元宵節的詩詞,我只記住了這兩首

2022-02-15     明珠絮語

原標題:關於元宵節的詩詞,我只記住了這兩首

除非是專業人士,否則,我們對於詩詞的積累,恐怕只限於學生時代。

長大了之後,沒有時間和心情去讀去背,也記不住。

所以,語文課本的編寫非常重要,因為課本里選的詩詞,可能就是我們一輩子知道的詩詞。

在學生時代多讀書多記也很重要,一旦錯過學生時代,基本上也不再有學習的機會。

很慚愧,年輕的時候基本是在蹉跎時光,沒有下過什麼功夫,肚子裡空空蕩蕩,常有書到用時方恨少之感。

關於元宵節的詩詞,在我的印象里,只記住了下面兩首。

一首是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前面的內容可能很多人也記不太清,但結尾的「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千古名句,大家都耳熟能詳。

更不用說,這名句里還產生了一個著名的網際網路企業,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甚至,一度成為我們的上網習慣。

另一首是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

這個極其好記,「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非常唯美,為人喜愛,為人傳誦。

從寫法上講,這首詞一下子就會讓我們想到崔護的《題都城南莊》:

景色依然,卻物是人非,感覺一樣一樣的。

不過,從意境上講,該詞其實更像是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因為歐陽修感情之路甚為坎坷,第一任妻子因難產而死,第二任感情甚篤,結果又英年早逝。

這首詞,就是懷念第二任妻子之作。

前一年,夫妻二人還一起看燈,卿卿我我,到今年卻陰陽兩隔,怎會不讓人心生感慨,淚流滿面!

沒有了那個人的元宵節,再美的花燈,又有什麼意義!

在昨天的文章後面的留言里,有朋友說:

幾乎所有的重大節日背後都有一個令人情緒凝重甚至不適、壓抑的故事,最典型莫過於兒童節。由此,是否可以認為,人類以節日之名來提醒自身珍惜生命中的快樂、美好?

不知道元宵節是不是緣於一個壓抑的故事,但「人類以節日之名來提醒自身珍惜生命中的快樂、美好」,這樣的認識非常有道理。

元宵節的主題不是元宵,中秋節的主題也不是月亮或月餅。

任何節日的主題,都是人。

任何打動人心的詩詞,都是在訴說詩人心底那份最真摯的情感。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新書《為自己讀書》正在噹噹、京東、天貓等平台熱賣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1fe3a8f14279bf4a1677c16b7ce37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