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亦菲:老天爺賞的飯,該吃還是得吃

2022-06-07     圍剿白日夢

原標題:劉亦菲:老天爺賞的飯,該吃還是得吃

「姐妹,看《夢華錄》了嗎?」

端午節後復工第一天,我們編輯部每個人的嘴裡,都不約而同地問出了這句話。淺淺刷一下微博吧,發現就連隔壁靜姐都有被網友安利到,表示要去搞個劇本康康。

目前已經有多位大V成為自來水,九鷺非香、隨侯珠、容九等小說作者紛紛加入#夢華錄安利大賽#。斯文還刷到不少網友表示,開播之後自己連夜追了八集,甚至懷念起被取消的「提前點播」功能。「咱願意付費,求一口氣炫完全集!」

不得不說,《夢華錄》這波屬於實紅了,難得的是叫好又叫座。6月2日首播,6月5日豆瓣一開分就是8.3,成為2022年國產劇最高開分作品。而且評分還在不斷攀升,斯文寫到這裡時,眼瞅著它已經竄到了8.8分。

別說今年了,8.8分這個成績,不論放到哪一年都算口碑很不錯的劇。更何況是在內娛如此無聊的2022年,在古偶畫風逐漸同質化、古裝醜男頻出、某些劇組甚至擺爛(就不點名了)的當下,觀眾再看到劉亦菲和陳曉的古裝,心理活動be like:

「男菩薩女菩薩拯救古偶」、「這才是顏狗天堂」、「感謝導演攜劉亦菲和陳曉來內娛古偶扶貧」、「我何德何能看到兩位神仙下凡演電視劇」、「古偶劇選角麻煩以後都按照這個標準來」…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首先它尊重了我的眼睛,其次它尊重了我的智商」。既暴露了如今影視市場「天下苦古偶丑久矣」的困境,又道破了《夢華錄》之所以能爆的核心優勢,就在於一個「美」字。

這部劇改編自關漢卿的《趙盼兒風月救風塵》,卻沒拍出觀眾期待的正劇感,可能因為審查或者什麼別的原因,刪改了不少原作中的劇情亮點。不少人因此給出差評,覺得它「評分虛高」,但更多人的態度是:有瑕疵又怎樣,它實在太美了啊!

要說美,《夢華錄》當然是很美的。服化道、打光置景、拍攝角度都挺講究,畫面也沒有非常誇張的磨皮濾鏡,能看出來導演的審美非常不錯。但要說全劇哪裡最美,那必然還得是我們劉亦菲。

有關這部劇的評論里,超過七成都在花式誇誇「劉亦菲好美」。畢竟古偶的第一要義是顏值,咱就是說,觀眾也不傻,大家能看不出來這劇情這改編其實也並不完美嗎?斯文甚至還看到有人說,這部劇哪怕隨便換一個女主,恐怕都不會有這麼高分。

但是拜託,現在演女主的可是劉亦菲誒,她光是站在那裡就是一道美景,人家肯下凡來拯救古偶幫觀眾洗洗眼睛,大家捫心自問,誰面對這張臉還能做到真正的客觀公正?

當然也有一些人拿著放大鏡看劇,說劉亦菲「臉有點垮了」、「可惜不是年輕時的神仙顏值」、「臉型不夠飽滿流暢」、「有眼袋和法令紋」…不過斯文倒是覺得還好,一來是因為比起靠濾鏡修飾過分追求「無暇」,真實自然當然更有質感,也讓追劇體驗更加舒適。

二來是因為劉亦菲畢竟35歲了,有些自然衰老的痕跡很正常。她在劇中的人設24歲,算是古代的大齡女,既沒有強行裝嫩也沒有硬拗少女感,真沒必要拿「劉亦菲顏值不如以前」這一點來嘲。

不過比起單純聚焦顏值,更讓斯文感慨的是,劉亦菲出走十六年歸來再演古偶,這宿命般的天仙光環竟然沒有失效。要擱別的女明星身上可能早就被嘲「吃老本」了,但看《夢華錄》如今這爆的架勢,真讓人不得不服:神仙姐姐,不愧是你。

從很多方面來說,劉亦菲都是娛樂圈裡一個特殊的存在。跟女明星如影隨形的「艷壓」、「拉踩」、「內卷」等關鍵詞並不適用於她,劉亦菲的賽道上似乎從來只有她一個人,出道至今她的競爭對手也就只有她自己罷了。

年輕時的劉亦菲出道即巔峰,她僅憑美貌就能在名利場殺出一條血路。2002年,《金粉世家》的製片人游建鳴遲遲找不到合適的白秀珠人選,卻在無意間看到一則劉亦菲的廣告,劉亦菲從此出道,成為一代觀眾心中的經典白月光。

白秀珠是劉亦菲飾演的第一個角色,按理來說當年這種「富家女二」的人設並不討喜。但劉亦菲長得實在太漂亮,青澀的演技又讓白秀珠在任性刁蠻之餘多了可愛嬌憨,直到今天,每當大家提起經典的富家千金形象,總是繞不過劉亦菲的白秀珠去。

這也是劉亦菲演藝生涯中唯一的女二號,演完白秀珠之後,游建鳴把她推薦給張紀中導演,劉亦菲先後飾演王語嫣和小龍女,中間還插播了跟胡歌合作的《仙劍奇俠傳》。從民國大小姐到神仙姐姐,再到靈兒妹妹,劉亦菲儼然成了內娛「天仙」的代名詞。

那時候的劉亦菲才剛剛18歲,她出道後主演的四部作品全部大爆,每一部都有資格被載入國產劇史。這四個角色,隨便哪個單拎出來都是別家粉絲夠吹一輩子的經典角色,所以劉亦菲本人的國民度和路人緣也好到空前。

因為劉亦菲生在1987年,現在的飯圈喜歡把她歸類到85花里,但真要嚴格來論,她其實還算85花們的前輩。《仙劍奇俠傳》熱播是2004年,如今穩坐85花頭把交椅的楊冪,2004年跟劉亦菲合作《神鵰俠侶》時還在上高中,這也是楊冪第一次演武俠。

楊冪和劉詩詩結緣的《仙劍三》拍攝於2008年,兩人先後憑藉《宮鎖心玉》和《步步驚心》爆紅是在2011年,讓趙麗穎嶄露頭角的《陸貞傳奇》是在2013年。所以準確來講,當紅時的85花是神仙打架,而劉亦菲最紅的時候,稱得上風頭無兩。

沒有要拉踩的意思,只是想感慨一下劉亦菲的運氣真好。她當時那麼年輕,卻正好趕上了娛樂時代的空缺,大花們都在電影圈內卷演技,小花們都還沒成長起來,武俠、仙俠類作品純屬內娛藍海,而劉亦菲剛好又碰到了那麼適合自己的角色。

她的長相秀美,氣質古典,雖然並不接地氣,但那份微妙的禮貌疏離感,既能夠加持仙氣又不讓人覺得被冒犯。她演民國富家千金,演女媧後人,演不食人間煙火的小龍女,段譽喊她一聲「神仙姐姐」,劉亦菲都當得起,沒有人會覺得出戲。

從這一點來看,劉亦菲無疑是有天賦的。但是藝人的天賦其實分很多種,有人是無師自通的靈氣,有人是信念感滿滿的演技,有人是無處不在的搞笑綜藝感,而劉亦菲的天賦,就是她的美麗。

娛樂圈固然美女如雲,但不是隨便誰長得漂亮都能成為一種天賦。老天爺賞飯吃級別的美,是范冰冰的艷麗嫵媚,周迅的精緻靈動,劉亦菲的清冷仙氣,與她們的個人性格無關,只是在觀眾看來,有了這份獨特的氣質加持,她們才是無可替代。

對演員來講,「市場上有無競品」可是衡量江湖地位夠不夠穩的重要標準。很多明星都有自己的成名作,不過經典總會被翻拍,斯文出於求生欲就不點名了,但是大家仔細想一想,只要演技不拉胯,有些經典角色,是不是換個人演效果也差不多?

然而劉亦菲屬於「全網無代餐」的那掛,金庸先生曾經推薦劉亦菲出演小龍女,因為對她的形象非常滿意,甚至還給她題字送書:亦菲小姐,有你演王語嫣,讀者才知金庸沒有騙人。

這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講的,一個演員跟角色是否貼臉的問題。演員的形象跟角色越貼近,觀眾就越容易看入戲,從這個角度來講,本色出演的意義甚至大過演技。如果演員自身的特質太明顯,一看就不適合這個角色,那麼演技再好也都沒什麼大用。

比如章子怡在《上陽賦》里演的上陽郡主,及笄禮看起來活像登基大典。蔣欣和劉嘉玲合作《情深緣起》,兩位都氣場太強,很難相信她們會被生活壓迫。馬思純和彭于晏版的《第一爐香》,甚至被吐槽是「健身教練和他的富婆會員」。

劉亦菲轉戰電影圈那些年走過的彎路也一樣,她在《戀愛通告》里素顏出鏡,演的是音樂學院的女大學生,開局人設暗戀同系的萬人迷學長,而學長看不起她。咱就是說,很想問問這位學長,你眼睛是不是瞎?!

她在《烽火芳菲》里演一個農村寡婦,獨自撫養女兒照顧公婆。這回扮相倒是挺到位的,也能看出來劉亦菲演得很努力,奈何她這一身仙氣美貌藏都藏不住,誰看了都得覺得她在農婦里美得好突兀啊!

劉亦菲還和馮紹峰合作過喜劇片,她在《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里演一個報恩倒追男主的現代妖怪,性格凶萌還是個搞笑女。偶像包袱是丟到了一邊去,但看到劉亦菲倒追馮紹峰這種戲碼,試問誰不想爆錘他一頓,再叫他最好別不識抬舉?

後來的《花木蘭》倒是蠻適合劉亦菲,可惜趕上疫情時運不濟,劇組想要圈錢的企圖過於迫切。劉亦菲再颯再美,打戲再乾淨利落,也扛不住影片中的刻板審美,以及「好萊塢頂級資源慘變網大」的來回折騰。

沒記錯的話,當時還有一些人嘲笑「劉天仙飛升失敗」來著,但斯文想說的是,既然劉亦菲出道即天仙,又何必再擠破頭執著於所謂的「飛升」呢?她這麼些年彎彎繞繞,所圖的不過是走出已成名的舒適區,想要突破自我罷了。

她的轉型不是時勢所迫,而是主動選擇,這個過程中也能看到劉亦菲的拚命和敬業。她很能豁得出去,敢演表情猙獰的戲,不怕自己狼狽出醜。拍打戲也很少用替身,而是提前開始高強度健身、武術訓練,能吃苦程度和她的外表嚴重不符。

拍《神鵰俠侶》時,她能在大冬天面不改色下水拍戲,差點被湍急的瀑布沖走也無所畏懼。拍《二代妖精》時,一場渴了喝魚缸水的戲份,劉亦菲端著有活金魚的杯子說喝就喝,嚇得旁邊工作人員的語言管理當場失控。

劉亦菲已經努力到「沒有苦可以吃」的程度,但是結果大家也看到了,在《神鵰俠侶》之後,劉亦菲主演的作品要麼撲,要麼口碑不佳,仔細掰著指頭數數,除了最新播出的《夢華錄》,竟然只有一部《鴻門宴傳奇》勉強及格,是6.4分。

當然,轉型失敗肯定不是劉亦菲一個人的鍋。那幾年的影視市場流量為王,好導演逐漸低產,好劇本更是少見,而如果影片本身就是爛片的話,演員也很難逆天改命把它演得精彩。這不,就連章子怡、周迅、陳坤等前輩都回來拍電視劇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咱也不能啥都全賴大環境,劉亦菲的演技雖然不至於拉胯,但也沒有精湛到能在爛片里都演出高光的程度來。自己能力有限是事實,那麼最優選就是揚長避短,重新回到自己的舒適區,其實也沒什麼好丟臉的。

更何況,劉亦菲雖然確實回來演古偶了,但嚴格來說她並不算原地踏步。《夢華錄》里的趙盼兒不是高高在上的天仙,而是足夠有煙火氣,會歷經磨難、有情有義、能謀會算的市井女子。

雖然現在看著台詞方面多少還是有點不足,但在「貼臉」的前提下,劉亦菲的演技在劇中完全夠用。至於部分網友說的「劉亦菲老了」,斯文倒是覺得,年輕時容顏最盛的劉亦菲,恐怕還演不出趙盼兒「鄉野村婦」人設自帶的輕熟韻味呢。

所以說啊,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能及時發現自己的天賦本身就經是一大幸事,有勇氣突破自我當然很棒,但尊重自己的天賦,接好老天爺給的飯碗,在自己的賽道上深耕挖掘,恐怕才是最適合大多數人的參考答案。

一人千面的劇拋臉固然難得,但能夠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合適的領域發光發熱其實也很好。你看沙溢和沈騰,要演大帥哥也不是不行,但很顯然當喜劇人能給觀眾帶來更多快樂。馬思純放棄大美女的執念,素顏出鏡演生活劇,就接地氣還讓人很有代入感。

藝人選對戲路可以少走好多彎路,少挨一些罵,成名之路也會相對更輕鬆。普通人學會找到、珍惜自己的天賦更會事半功倍。溫馨提示大家,不要在自己不擅長的地方跟別人較勁,老天爺賞的飯,有時候不吃反而是一種浪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0f8e982538ca42cad771b1b6e6514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