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主播」董明珠

2022-07-25     雪球

原標題:「頂流主播」董明珠

「頂流主播」董明珠

作者:湫塵

最近,隨著一些帶貨主播的爆火,直播帶貨再次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而越來越多的人對一位年近七十還活躍在直播間的「頂流主播」點贊,她就是董明珠。

這段時間以來,董明珠頻頻現身「明珠羽童精選」抖音直播間與數萬網友互動。直播間裡董阿姨談笑風生,精神飽滿,一待就是七、八個小時,有時候甚至連續直播到晚上12點。有了董明珠的參與,直播間頻頻登上帶貨榜榜首,格力循環扇、晶弘魔法冰箱、時光序衡溫空調等產品成交量屢創新高。

董明珠身上傳遞出鮮明的價值取向和情感共鳴:只要實幹肯干,做的事有價值,奮鬥者都終將贏得尊重、理解和信任。不論面臨多少困境,前路迷霧重重,他們最讓人欽佩的是:我就在這裡,直面問題,不逃避,做個鬥士,披荊斬棘。尤其是到了本可以安享天倫的年紀時,仍然選擇與自己的企業並肩作戰,這無疑是企業家精神的最佳詮釋。

時間沉澱之下,人們更能夠看到優秀的企業家、創業者身上有著共同的閃光點,比如干實事、不服輸,又比如有大義、講情懷等。

不久前,董明珠公開表示格力電器不裁員,這在「哀鴻遍野」的「裁員潮」下顯得非常珍貴。疫情影響之下,確定性才是最稀缺的社會信心來源。格力做出不裁員的承諾,彰顯的是一個民族企業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擔當,更是當前格力對自身發展信心的篤定。

正如董明珠常說的「一個好企業的價值,從來不是靠它掙了多少錢,而是看它給國家、給社會、給員工、給投資者創造了多大價值。」

當創新的熱潮湧來,當困難如洪流般襲來,中國企業如何抓住機會實現突破,又該如何迎著逆勢而上,為社會造福,成為考驗每一個企業創新初心與發展智慧的命題。

考驗與壓力面前,最能看清企業實力和企業家人格底色,當前的格力創新基因依然強大,品牌聲譽依然強大,發展依然韌性十足。企業家董明珠依然堅持創新,對中國製造依然保持熱忱,為讓企業成為國家一個「健康的細胞」而不斷奮鬥。

我們應該看到,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一個企業在31年的風雲變化中,仍然能保持核心科技人員的穩健增長,本身就實屬不易。這既有來自於市場的壓力,也有自我進化的壓力,更大程度上,應該是後者。在董明珠的帶領下,格力不斷實現轉型升級,尤其在近十年,格力電器的技術研發人員從2011年的5600多人發展到如今超過16000人,占員工總人數比從曾經的6.5%到如今的20%,充分展現出其強勁的創新動能。

此外,格力電器的自主創新之路也收穫頗豐,目前格力電器累計申請國內外專利10萬餘項,發明專利授權量連續五年進入全國前十,擁有35項「國際領先」技術。

一個企業有一個企業的時代使命,作為一個站立在時代潮頭的企業,必然要在自我進化中實現自我超越。而這個過程,也必然充滿了不確定性和未知的挑戰。

專業化與多元化是硬幣的兩面,在一個面做到極致後,轉型做另一面,遇到的困難會比單做另一面更難。不少聲音從營收上就對格力的多元化布局下結論為「多元化困局」,未免過於武斷了。一個具備遠見卓識的企業家,從來不會將企業的未來綁定在「多收了三五斗」上。它瞄準的,應該是長遠的發展。

從我們耳熟能詳的「好空調格力造」到如今的「好電器格力造」,格力已經邁出了一大步,格力智能裝備、格力工業板塊都正在發生變化,釋放積極信號:

格力智能裝備如今已經為汽車、家電、電力、機械製造、食品、教育等諸多領域提供自動化系統解決方案,累計已申請專利3180項,2021年裝備板塊同比增長42.77%,2022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5%;

工業製品方面,格力旗下凌達壓縮機2021年實現銷售收入180億元,產品銷量達4604萬台,凱邦電機年產能8000餘萬台,產值40億元,躋身全國同行前列;

電子元器件領域,格力新元電子布局電容器、半導體功率器件及控制器三大領域,是中國電子元件行業百強企業成長性前十強中唯一的電容器企業,位列國內電容器行業前三名。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突破20億元,營收、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過18%,2022年營收有望繼續保持約20%左右增長。

新能源板塊,格力構建了涵蓋鋰電池材料、鋰電池、模組/PACK、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以及下游新能源整車、工商業儲能、能源網際網路系統的一體化產業鏈。依託新能源商用車製造企業與電池技術的優勢,格力鈦產品研發延伸至專用車領域並實現生產銷售,涵蓋公交車、公路車、機場擺渡車、城市環衛車、物流車、冷鏈車、礦用重卡、核酸檢測車、叉車等全品類產品,已在北京、哈爾濱、海口等全國220多個城市運營。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格力無疑是走上了一條難而正確的路。不妥協,不遷就,不等不靠,自我「折騰」,探索一個製造企業的最大可能性。

一直以來,優秀的企業家都有一個「愛折騰」的特質。如今,這種「愛折騰」正在企業家中變得越來稀缺,這是一個必須重視且需要引起足夠警惕的信號。因為,當企業家都不願意去折騰了,社會發展的動能也可能就真正熄火了。

在這條創新之路上,「愛折騰」是一個企業家責任與擔當的代名詞,是企業與企業家相互成就的連接器。

在與格力共同成長的31年里,董明珠一心所系無他,在國家責任與企業使命中擔當前行。無論是進軍智能製造還是開拓高端醫療,董明珠帶領格力不斷探索,打開創新的無限可能,同時她也實現了個人與企業、企業與社會在價值實現上的深度嵌合,這也正是企業家精神最生動的寫照。

在實現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的時代命題下,倔強的逆行者往往是行業的破壁人。無論是董明珠還是任正非、曹德旺,正是這些企業家身上的挑戰精神、不服輸的執念和信仰,造就了這些「國家臉面」企業的活力基因。正是依託於這些「愛折騰」的企業家,讓中國製造企業有堅實的基礎去探索出屬於中國光榮與夢想的創新之路。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02359c9698b5f8e0d5de0a55b726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