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這一「剪」,讓華晨宇「樂壇混子」的名號,現出了原形

2023-07-07     置身事內

原標題:央視這一「剪」,讓華晨宇「樂壇混子」的名號,現出了原形

自封為「華語樂壇之神」的華晨宇,脫離了「圈地自萌」的圈子後,被央視的一個舉動,打出了原形。

前兩天,央視上傳了「灣區升明月」音樂晚會長達3個多小時的錄播,但唯獨將開場歌手華晨宇演唱的那首《大地》剪掉了。

「六公主」面對「華語樂壇之神」時,真是一點面子也不給。

華晨宇被央視「一剪沒」的消息,迅速引起熱議,網友紛紛點贊稱:央視是懂網絡的。

大家有這種反應,是因為「苦華晨宇久矣」。

先說這次在音樂會上演唱的那首《大地》,確實水平一般,自詡實力派歌手,卻唱得有氣無力,自稱為了致敬家駒,卻毫無感情。

眾所周知,央視不會給明星修圖,也不會替歌手修音。

於是「華語樂壇之神」的真實唱功就被展現得一覽無遺,走調跑音氣息不穩,堪稱「翻車教科書」。

但這次音樂會,唱的難聽的不止華晨宇一位歌手,甚至還有疑似假唱的選手,為什麼央視只剪了華晨宇?

除了唱得確實難聽,主要原因是華晨宇自己「作」的。

首先選歌就有問題。

BEYOND有很多經典的歌曲,華晨宇偏偏選了這首歌詞有爭議的《大地》致敬,直播唱唱也就算了,但作為主流權威媒體,央視上傳錄播時,肯定是有這方面的考慮。

實際上,華晨宇經常干一些「自以為是」的事情。

比如他稱自己患有抑鬱症,從小遭受了家庭暴力,然後專門給抑鬱症患者寫了一首《好想愛這個世界啊》的歌曲。

結果那些患有抑鬱症的網友聽過該歌曲後,沒有得到治癒,而是心情更加低落。還有些患者覺得華晨宇並不懂抑鬱症患者內心的痛苦。

也許華晨宇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實際效果卻有點「華而不實」。

他身上的這種「華而不實」,也體現在他的演唱方式和舞台行為上。

他唱起歌來,時常是故作姿態。

要麼喃喃低語不知道在emo些什麼,要麼突然飆高音嚇人一跳,普通網友聽他的歌會有一種「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

舞台的行為,更是可以用詭異這個詞來形容。

翻滾跳躍是家常便飯,動不動突然倒地或者當眾抽搐,才是「硬菜」。

再加上舞台上各種怪異的裝扮,久而久之,華晨宇就有了「法師」的稱號。

其實剛出道時,華晨宇就表現出了「神叨叨」的一面。

當時是2013年《快樂男聲》,華晨宇亮相後唱了一首自己創作的《無字歌》。

曲調很是壓抑,歌詞全是呢喃,聽得觀眾莫名其妙,甚至連評委都不禁發問:你都經歷了什麼,才會創作出這樣的歌曲?

華晨宇笑著回答:自己是有一點孤僻,將自己關在房間裡半個月的時間,才創作出了這首歌。

當時華晨宇一副鄰家男孩的陽光模樣,和他的這首歌形成強烈的反差,筆者不想臆測他當時的真實想法,但這首《無字歌》確實脫離了普遍的音樂審美,並沒有得到大眾的認可。

但有些所謂的「音樂專家」,腆著臉稱華晨宇的歌是「先鋒音樂」,並將他捧上了「先鋒音樂的領頭羊」位置。

靠著這個名頭和優越的家境,華晨宇轉身成了熱門綜藝的嘉賓,並登上央視春晚舞台,獻唱了一首《在那遙遠的地方》。

如果能好好鑽研音樂創作,他可能會成為一名大眾喜歡的歌手。

但他似乎痴迷於「先鋒音樂人」這個稱號,然後在「神叨叨」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2014他創作了一首名為《癌》的歌曲,在他的「火星演唱會」上,華晨宇再次詮釋了「跳大神」式的表演。

野獸般的嘶吼,加上不斷抽搐的軀體,給人的感覺就是荒誕加詭異。

如果只是這種自嗨,網友也不至於對他發起群嘲。

讓他口碑下滑的,是他在某選秀綜藝中,對還是名不見經傳來參加選秀的新人毛不易,作出的評價。

明明毛不易的《消愁》曲調優美,歌詞動人,充滿了畫面感。但華晨宇卻給出了:「對你醒來沒有期待,你的曲子在我這就沒有過過一次關。」

但現實卻給華晨宇好好上了一課。

毛不易在薛之謙的力挺之下獲得節目冠軍後成功出道,然後創作出了多首膾炙人口且廣為傳唱的歌曲,成為如今華語樂壇的實力派歌手。

而提起華晨宇的代表作,普通人幾乎沒人說得上來。

他的那些傳唱度稍高的歌曲,如《我的滑板鞋》《悟空》等歌曲,幾乎都是改編其他歌手的作品而來的。

不知道如今華晨宇再看他自己說過的這些話,會不會臉紅呢?

事實上,華晨宇並沒有展現他的創作才華,總是改編別人的成名曲,又把高音技巧當成音樂才華,華晨宇給人留下了一種「德不配位」的感覺。

尤其是他獲得了《我是歌手》的冠軍這件事,在普通觀眾眼中就顯得更加離譜。

這種感覺,就像是當年「金鷹獎」將「雙杯」頒給了迪麗熱巴一樣,大眾感覺自己被戲耍了。

其實華晨宇的高音,也不怎麼靠譜。

有次節目中,張傑請華晨宇演唱自己的《這就是愛》,華晨宇可能自知唱不上去,索性就直接用「大喊」的方式來唱副歌。

專業歌手張傑在一旁聽後,笑而不語。

只追求能唱多高,但不管音準和音色,是華晨宇高音的特點。

換句話說,他就是不管聽眾的感受而已。

甚至和小品演員小瀋陽比歌,華晨宇全靠技巧的演唱,也被聲情並茂的小瀋陽碾壓。

為了彌補自己創作才能的不足,他只能通過花里胡哨的舞台,奇形怪狀的造型,以及荒誕怪異的歌曲,來展現自己的魅力。

這種方式,註定了不能長遠。

更令人詬病的,是華晨宇的人設。

出道後,他就給自己立了一個「純情大男孩」的人設,在接受採訪時,往往表現出一副「好羞澀」的樣子,給人一種「冰清玉潔」的感覺。

結果後來他和張碧晨的事情被曝光,無奈之下只好發文承認自己「已當爹」。

「是的,我有一個孩子」的動態,一度成為網友吐槽華晨宇的金句之一。

與此同時,華晨宇也身陷「動臉」爭議之中,他的臉型從原來的大方臉,變成如今的「錐子臉」,明顯的削骨,在他的粉絲眼中只是「哥哥瘦了」。

粉絲的無底線追捧,讓華晨宇產生了嚴重的錯覺,他覺得如今華語樂壇的領軍人物,除了自己別無他人。

為此他還發了一篇小作文,稱觀眾的審美是需要音樂人帶領來提高的,並表示十年前的音樂已經是明日黃花,他不想繼續再唱這些老調,他要為華語樂壇譜寫新曲。

實際上,華晨宇譜寫的新曲,多是將經典的曲目「降級改編」,然後通過「跳大神」的方式表現出來。

從他改編陳奕迅的《浮誇》以及周杰倫的《雙節棍》中,能看出「新曲」的真面目。

在粉絲的尬吹和自我催眠中,華晨宇終於走到了「瘋癲」的地步。

2023年3月的演唱會中,粉絲對著華晨宇高呼:「一朝君子一朝臣,華語樂壇永遠的神」。

華晨宇聽得很入迷,連續追問了粉絲好幾遍,然後滿意且自傲地回答道:「不然呢?」

然後他又稱「批評和嘲諷他的人,都是些什麼玩意兒」,此話一出,粉絲沸騰,瘋狂尖叫,如同大型C銷現場。

但時隔3個月之後,央視「六公主」就伸出大手,狠狠扇在「華語樂壇之神」的小臉上,將他的演唱過程全部剪掉。

「樂壇混子」到底是誰,也隨著央視的這一剪,現出了原形。

把修音當成自己的水平,把改編當成自己的創作,把荒誕當成一種美學,和專業歌手比流量,和流量明星比唱功,華晨宇已經陷入了自我陶醉中無法自拔。

希望這次央視的操作,能讓33歲的華晨宇,稍微清醒一點。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00f11313205834bb544272dfde2ff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