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嬰兒從床上掉下,家裡老人竟然幫倒忙,孩子不幸離開人世

2019-07-24     胖墩兒奶爸

文|胖墩兒奶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兩天,爺爺在家獨自帶孩子,看孩子在床上睡得正香,就走去廚房準備跟自己泡杯茶喝。誰知正倒茶葉的時候,突然聽到地板上傳來一聲悶響,爺爺當時就跑出來了,只看見自己的孫女趴在地上,一動不動。爺爺的心當時就咯噔一下,別是把孩子嚇傻了吧,一點聲音都沒有。

趕忙過來抱起孩子檢查一下,孩子的一張小臉憋得發紅,嘴張著就不哭,爺爺就覺得孩子嚇到了,趕緊抱著繞圈走著哄一哄。

過了好一會孩子才緩過來開始哭,哭過之後,孩子開始臉色發白,無精打采起來,爺爺越看心越慌,孩子的呼吸也微弱起來,趕緊帶著孩子去了醫院。

​結果是孩子沒有搶救過來,顱內出血,加上在路上顛簸的影響,一條小生命就這樣隕落了。孩子摔倒之後,很多家長的第一做法都是趕緊抱起孩子,檢查一下,然後安慰孩子,其實如果我們沒有看到孩子摔倒的姿勢與過程,直接抱起來這種行為真的是很危險。

孩子摔倒時應該怎麼做呢?

01.幼兒嚴重跌落,傷及頭部時

我們這裡所說的嚴重跌落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 1.幼兒高處無防備時墜落;
  • 2.平地滑倒時後腦勺著地;
  • 3.兩個小孩迎面奔跑時相撞,結果頭部撞到硬物造成的二次傷害;
  • 4.成年人沒有看到孩子摔倒的過程。

這幾種摔倒,家長們應該非常注意,切記不要直接挪動孩子,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對於可以溝通的孩子,可以試著讓他自己轉動一下頭部,如果沒有明顯不適,則24小時內,每小時觀察一次,孩子如果出現意識不清、無精打采、嗜睡、不願進食、嘔吐、吐奶、驚厥、抽搐等情況,應立即就醫

如果孩子太小無法溝通,或無法轉動頭部,應用硬物固定小孩頭部及身體,並撥打120,切勿自行挪動或開車送孩子去醫院,避免途中顛簸,造成二次傷害。

頭部輕微摔傷出現紅腫現象時,可對腫脹部位採取24小時內冷敷,24小時後熱敷的方式消腫止痛。

頭部外傷並小範圍出血時,可用生理鹽水清洗並用碘伏或創口貼包紮。大量出血時,送醫院急診科包紮止血。

02.幼兒其他方式跌落,未傷及頭部時

幼兒其他方式跌落,沒有傷及頭部時,應嚴肅的告訴孩子,停止哭泣,並且活動一下受傷部位,如果受傷部位可以自由活動,則傷害不大,進行普通的處理即可。如果傷害部位無法活動,則儘快就醫。

但不管哪種跌落方式,孩子在摔倒之後,父母都應該24小時內嚴密觀察兒童,觀察內容與上文所寫的頭部著地時的觀察內容一致。一般24小時之後出現問題的可能性不大,但也有少數孩子在24小時之後病情發生變化的。所以一般情況下,摔傷發生之後,72小時都是屬於重點觀察時間。​

怎樣避免孩子摔傷

相對於孩子的摔傷處理,避免孩子摔傷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下面我們講兩個避免孩子摔傷的辦法。

01.孩子還小的時候,在家裡加裝防摔裝飾

孩子還小的時候,在床旁邊加裝質量合格的防護欄

在桌子、凳子、門把手等尖銳的拐角處,或者是孩子比較容易撞上去的地方,加上防撞拐角或者是用布條、棉花包一下,起到緩衝作用;

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在地上鋪上地墊,旁邊加上安全圍欄,為孩子隔離出一塊專門的遊樂區域。

當然,所有的這一切都抵不上家長的精心照顧,需要你24小時精心看護的時間其實並不長,家長們也放下手機,安心的享受一下和孩子在一起的二人世界吧。

​02.孩子大一些的時候,告訴孩子,摔倒時優先保護頭部

當孩子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可以嚴肅而認真的跟孩子討論一下關於摔倒的問題,明確的告訴孩子,如果摔倒了,一定要優先保護頭部。

比如說後仰摔的時候,可以讓身體儘量控制住,頭部最後著地,如果頭部朝下跌落時,可以用手先著地以緩解身體對頭部的衝擊。總之,告訴孩子以一切辦法保護好自己的頭這樣一個重點部位,並且讓孩子在心裡默默的演練幾次。

事實證明,凡是討論過摔傷過程的兒童,摔倒時受重傷的可能性都會低於其他的兒童。

如果孩子摔倒無法避免,家長應及時而正確的處理孩子的傷情,切不可自作主張,或者以老觀念對待不當回事,以免延誤病情,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今日互動:你的寶寶摔倒後你是怎麼做的呢?歡迎評論分享

————————

在育兒生活中,有任何關於育兒的問題胖墩兒奶爸都願意為您出招,旨在為寶寶的生長提供一臂之力。

我是胖墩兒奶爸,一位願意分享自己育兒知識的奶爸。也歡迎各位爸爸,媽媽們進行點贊,轉發及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vfgJ2wBmyVoG_1ZeKb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