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多上魚,不僅釣魚人在努力,餌料廠商也一直在努力,這些年也確實開發出來,不少有意思的好玩意,比如蘸料,這種餌料剛一上市的時候,就有不少名字,如搖三搖、空鉤釣等,餌如其名,並不需要和其他餌料單獨使用,因為自帶極強的黏性、附鉤性,可以直接蘸酒米、顆粒,非常類似蘸麻團釣法,但是又不同於蘸麻團釣法。
要說這種釣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專攻滑魚、輕口魚,為什麼有這個特點呢?那就要說這種餌料的一系列特徵了;這種餌料一般都是白色的粉末狀,早期是無味的,後來估計是在成分中添加了香精,要麼聞起來是香蕉味,這些都屬於工業明膠製品,當然,也有釣友用蠶豆粉、芝麻分、花生粉等粘性大、油性大的材料,摻在一起,也能做出類似明膠類產品的特性,當然了,也有不少釣友,乾脆就直接用粘粉,也能使出效果來。
有一種目前流行的做法,是用咀嚼過的口香糖,完全脫水、曬乾,按照體積比3:1和粘粉混合在一起,然後再加水攪拌之後,也能起到搖三搖高黏性、高附鉤性的效果來;做法說完,咱們再說說釣法,一般是之按照大約是5:1的餌水比,當然,這個比例並不固定,一般是根據容器的大小來確定,同時根據調好的餌水混合物,根據其粘性再做微調;
使用起來是很簡單的,把鉤餌放置到攪拌好的餌水中,早期有些釣友為了空鉤能均勻的沾滿,所以會搖幾下,然後把空鉤取出來,直接蘸外料,一般是小米、藥米、酒米這種顆粒物,在使用的時候,也不一定非要搖幾下,也可以先蘸水,再蘸米,然後再蘸水,反覆2~3次,很快就能把魚鉤上沾滿酒米,然後在拋竿下釣;
隨著魚鉤下水的時間,魚鉤上蘸料的粘性越來越差,酒米會慢慢脫落,這樣能極大的降低滑魚、輕口魚的警惕性,如果使用釣離底的釣法,緩慢脫落的酒米,更是有極好的動態誘魚效果,而在小魚鬧窩頻繁的野釣環境中,這種釣法,不僅能誘聚大量魚群,還能有效避免小魚,因為小魚不吃酒米,所以不少夜釣的釣友,也非常喜歡這種操作簡單,見效快,連誘帶打的釣法。
那麼使用這種蘸餌釣,是不是全是優點沒有缺點呢?那肯定不是,有這麼幾個小缺點,在使用的時候必須要注意:
1、使用蘸餌的時候,雙鉤的鉤距不能太近,有時候操作的比較粗糙,鉤距3~5厘米這麼大的距離,蘸上酒米之後,拋竿的時候雙鉤都黏連,一直要到酒米全部脫落之後,才恢復正常,兩個魚鉤都粘黏了,餌團太大,別說小魚,就是大魚也吃不動,又或者吸食了又給吐出來了,所以這一點尤為要注意。
2、使用蘸餌,一般不建議在2.5米以上的水深作釣,水越深,蘸餌的黏性越差,粘住的顆粒就越容易提前脫落,有些釣友在3~5米水深的時候使用這種釣法,窩子裡因為都是酒米,魚群就來回在窩子裡游曳,但是因為顆粒脫落太快,空鉤不吃口,換短竿釣淺水,這種情況立馬就消失。
3、在低溫天,因為蘸餌蘸的顆粒餌,多是素餌,所以味型穿透不行,所以雖說這種釣法專釣輕口、滑口,但是在冬季、初春,這種釣法基本上就誘不來魚,這是實戰驗證過的,所以不建議在這兩個季節使用這種釣法。
4、這種釣法,嚴格意義上來說,餌料的比重極輕,在調釣上,要麼是蘸餌粘好了顆粒之後再調漂,要麼就是乾脆空鉤調好釣目之後,釣目放高一些,等到蘸好酒米之後,再微調釣目,這樣調漂會輕鬆一些。
總結一下,這種釣法,有說是自古有之,也有釣友說是興起於2014年前後,具體什麼情況很難有實物考究,但是不管怎麼說,這是一種操作簡單,對新手很友好的釣法,而且在夏秋季,不管是野釣,還是坑釣,對誘釣老滑魚、輕口魚,確實有非常不錯的效果,如果沒嘗試過這種釣法的釣友,不妨試一試,還是很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