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園】論:滲線的七扭八歪、模糊不清?不存在的!

2020-08-17     高達

原標題:【學園】論:滲線的七扭八歪、模糊不清?不存在的!

昨天的粉絲留言:

作者大大可以寫一篇關於滲線的嘛?我模型也做了好多個了,但是滲線一直沒處理好,經常模糊不清(好丟臉),不知道是不是我技巧不對還是什麼,謝謝啦

很多的高達模型的作者都會在模型表面製作各種不同樣子的刻線和滲線。一些新手也會效仿一下,畢竟有了更高對比度的線條划過模型的表面,模型的細節感也就直接提升了。

這是滲線的好處。

但很多新手會遇到一個門檻,也就是像是留言中的粉絲提到的問題「經常模糊不清」。這是一種階段性的問題,往往出現在新手正在通往大佬的路程上。

為啥這樣說?一般的情況下出現滲線不清的問題都會在作者加深刻線之後。如果是素組一個模型出現滲線不清晰的狀況只能證明你的滲線液沒有搖晃均勻或者已經過期了。

所以這件事並不應該讓「滲線」來背鍋。

滲線模糊和扭曲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你在滲線之前,應該加深過刻線!或者添加刻線的時候導致的「滲線問題」。

這裡是新手很容易發生滲線扭曲的一個環節。

其實不僅僅是新手,即便是熟練的代工也會出現這樣的疏忽。

因為不論是新手還是老手在刻線的時候都難以真正的刻出平滑的線條。這個問題和塑料本身的彈性是有關係的。你如果用刻線針或者推刀划過一個模型的表面的時候你會發現刻線針(推刀)都會有輕微的抖動。這是因為在一定深度下首先刻線針(推刀)在壓縮塑料,當壓縮到一定程度後塑料才開始斷裂掉一節然後又繼續壓縮塑料如此反覆,直到你劃完整個線路。

所以說在刻線的時候並不是在「切割」或者「劃開」塑料零件而是不斷的將塑料零件撕扯斷裂。

這樣一來,刻線痕跡的周圍就會形成大量的飛邊。如果是深色的零件可以看的比較清楚,但如果零件本身是白色的,這些飛邊並不容易察覺得到。尤其是使用刻線針的時候,不僅僅會撕扯飛邊,而且還會大幅度的擠壓刻線周圍的塑料形成較高的凸起。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滲線的話必然滲出的線條就會模糊、七扭八歪。那麼咱們就得說到如何「破局」的問題了。

首先掌握三個度的問題——角度、力度和速度。

首先是角度問題,越大的刻線角度刻線的效率就越高,但是很容易起毛邊;而越小的角度刻線,越不容易起毛邊,但是你的刻線效率會降低。所以找一個合適的刻線角度是刻線的關鍵因素之一,而且這個角度和材料的硬度息息相關,越硬的材料你就需要越小的角度。

再說力度,你以為的刻線的力度是推刀將塑料很整齊的壓了下去,而實際上由於塑料的彈性問題會導致推刀邊緣的塑料一起被壓了下去。這時任何的受力不均勻都會導致刻線的邊緣凹凸不平。所以以最小的力道進行多次刻線也是刻線過程中重要的一環。簡單的說輕輕的多劃幾次,是要比一次刻好後再去修邊省事得多。

然後是速度的問題,就不畫動圖了,慢慢的滑動推刀能夠讓塑料有自己回彈復位的可能性,但這裡有個度的問題,太慢或者太快都不是特別的好。iN自己的經驗,使用0.15mm的推刀,一秒鐘3-5mm的速度基本不會出太大的問題。

其實還有一個溫度的事情,塑料溫度越高就柔軟,刻線的時候也就越順暢,大家可以去實驗一下,將零件泡幾秒鐘熱水後再進行刻線會滑潤很多。同時出現問題的機率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當然了,之前咱們在講流縫膠的時候還講過流縫膠點一下刻線的位置後塑料可以軟化可以適度的提高刻線的順滑度。 但用這個方法的時候,最好只用在加深刻線的時候,同時不要在刻線邊緣有刻線膠帶或者遮蓋帶。否則的話很麻煩!

其次,即便你多小心也沒啥太大用,任何刻線操作之後在刻線周圍必然還會有一些凸起和雜邊,這時候最好用砂紙或者筆刀進行一下休整。否則的話這些雜邊依舊會在滲線之後特別明顯。

最後要說的是,雖然你看這篇開頭是說滲線的,但是看到最後你會發現是說刻線。在做高達模型的時候,有很多操作和方法其實是在不停的埋地雷。開始做著不會覺得有問題,但一旦後面的操作開始實施就會發現某一個步驟會做的不順暢。問題往往並不在你正在做的步驟上而是幸運的踩到了之前埋下的地雷。

所以在製作模型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並不可怕,多做分析,看看事情的前因後果,往往就能找到毛病所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fEA-3MBeElxlkka7mGS.html



【佳作】FREEDOM

202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