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芭比,他的芭比,好像不一樣。
從1995年芭比首次曝光,到現在真人電影上映,這個風靡全球的產品,幾乎成了「洋娃娃」的代名詞。其實玩具公司也為男孩子生產過類似的人形玩偶,叫兵人。或許,從玩芭比和兵人的那一刻起,兩性內心的頻道就開始分道揚鑣。
《芭比》真人電影將於21日上映。澳洲女演員瑪格特·羅比在還原了一系列芭比經典造型後,美泰兒公司很可能會反向還原,以瑪格特的形象推出一版芭比玩具。而這位女演員的另一經典熒幕角色——小丑女哈莉·奎茵早已有仿真可動兵人。同樣頂著瑪格特的臉,同樣是縮小的真人玩偶,本質上幾乎一樣又完全不同。
芭比之所成為20世紀最成功的玩偶,在於它為傳統的doll賦予了更多成人性。這不光是芭比修長的頭身比,更多在於玩具公司為她塑造的人設。但就像真人電影版宣傳里說的「芭比是everything」,金髮碧眼的經典原設,並沒有阻礙芭比這個名字無限的延生。她不同膚色、她嘗試不同職業,芭比之所以獲得everything,首先因為她可以成為everyone。也就是說,在芭比的世界,她是每個女孩都可以帶入的主角。
兵人玩具始於1962年的孩之寶公司,之所以叫兵人,是因為起初這種人形玩偶,大多是士兵的造型。這個階段的兵人可以說是男孩版「過家家」的道具。但大部分男孩子的遊戲里,不是扮演一個兵人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當爸爸。他們指揮兵人們打仗,征服想像中的星辰大海。
芭比對於成年女性依然有意義,芭比的帶入性成為一種勵志性。各行各業的成功女性,以自己的形象被收錄為芭比特別版而驕傲,芭比代表了夢想和去實現的力量。而兵人系列,通過精緻的頭雕刻,關節靈活的軀體,以及完美復刻影片造型的服裝,成為一種周邊收藏。它也會出現在成年男人的收藏櫃里,同高達們排放在一起。
男男女女或許就是從過家家的這一刻開始,分道揚鑣。
有條件的女生,會為自己的芭比打造豪華衣櫃,讓她從頭到腳不輸時尚達人。某些有條件的男孩,也收藏一種玩偶,同樣膚白貌美大長腿,雖然形象上多半來源於二次元IP,但主打的賣點不是還原造型,而是更換服裝,稱為可穿脫手辦。這兩個東西,完全不同。
芭比的衣服是為了穿,這些手辦的衣服是為了脫。
可穿脫手辦的價值是一種男性凝視。如果這種手辦不是等比微縮,而是1:1尺寸,那多半售賣渠道就是成人用品商店。
這些手辦的愛好者,會去玩芭比嗎?難免也有,但基本不會,因為芭比的製作,強調的是女性特徵,而非女性性徵。
女性也有男玩偶,例如芭比的男朋友肯。那麼肯呢?不會。因為,套用電影里的話「芭比是一切,而肯只是肯」。
但男生,想擁有一切,不基於自己是不是肯。
芭比和穿脫手辦,分別在女生和男生的手裡,玩玩具的男孩女孩,已經長大成人,此刻分處在兩個頻道。
女頻這個詞是網絡文學時代誕生的。女性在一個規避男性目光的環境里創作,而男頻反是應運而生的。它們不僅僅是「金手指」和「瑪麗蘇」這種表面套路的差別,是玩具時代業已分歧的慾望與訴求在此刻的天差地別:
男生分辨不出女孩是素顏或濃妝、濾鏡或動刀,他們就喜歡網紅臉,喜歡前凸後翹。女生對同性有審美,但是另一套體系。女生當然能分辨整容和化妝,但也喜歡網紅臉的男網紅或者明星,並且不承認他們動過刀。
擦邊現在不是說那些遊走在法律邊緣的,只是遊走在平台審核邊緣的。多半是關於所謂「性張力」。擦邊男女都愛看。但男生在乎的是邊的面積,女生喜歡的是擦的方式。
追星女孩在演唱會上,山呼海嘯般集體勒令愛豆脫掉外套。但即使私生,也很少像車展上的猥瑣男,沉默不語,蹲下一點,把鏡頭抬向模特的裙底。
說明現代女性消費男色,但依然保持了較高的道德標準?不,她們多數認為腹肌、鎖骨、喉結好看,但直接到一些器官,就太過了,犯不著。
女性知道男頻網大的看點,無非就是黑絲、深V、晃來晃去。她們不喜歡,但是一個女導演,甚至可以拍出來,只是拍得不好。
男性覺得女頻發糖不可理喻,諸如《祝你好運,里奧·格蘭德》這種片子,需要在另一個女性逐幀講解的情況下,才能看懂,假裝看懂。
說一個女人,性別女,愛好男男。那麼她可能留戀一些小眾論壇,磕一些完全沒有劇情聯繫的CP,看一些版權不引進的東南亞網劇。但平時她沒什麼特別,很正常。
說一個男人,性別男,愛好女女。他的硬碟里可能有一些視頻文件,可以舉報。他平時也很正常,非常正常。
真刀真槍的情況,數據表明很多女性並不享受。還有一些女性會覺得「就這麼點事」犯得上嗎。但她們很樂意為了一個新出道的男演員寫一篇兩萬字的小媽文,不在任何地方發表。
真刀真槍的情況,男性享受不享受,有明確的物理指標。指標到了,就至少享受到了。有素質的男生會問一下對方的感受。對方說很好,他們信,覺得自己很厲害,對方說就那樣,他們幻聽,然後覺得自己很厲害。
所以男頻女頻的概念誕生後,迅速從網絡文學席捲到整個通俗創作領域。因為太好用了,既然理解起來這麼難,乾脆各走一邊。沒什麼誰對誰錯,這就是兩性。
回到兵人和芭比。
男生,把電影里的角色,做成了玩具。
女生,把小時候的玩具,拍成了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