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今天,他們都是雷鋒

2020-03-05     浙江發布

​如果你是一滴水

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線陽光

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顆糧食

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這是雷鋒曾在日記里

給自己提的三個問題



他的人生坎坷而平凡

7歲時父母雙亡無人照顧

受盡了舊社會的萬般折磨


風餐露宿、伶仃無依

這個「苦命娃」

終於遇到了命中的那縷「火苗」

他的溫度融化了堅冰

他的光亮照亮了寒夜


  1940年12月18日,雷鋒出生在湖南長沙縣,乳名「庚伢子」。在舊社會裡,這戶貧苦的農民家庭受盡地主壓迫,家人先後慘死,不滿七歲的他獨自掙扎存活。



  解放後,鄉政府保送孤兒雷鋒免費讀書,不用再乞討、流浪。他如饑似渴學習著文化,也將這份恩情銘記在心底,用此後的每一天和滿腔的熱誠去報答。

  他是新中國的一顆「螺絲釘」。為了支持國家建設,成年後的雷鋒從湖南到鞍鋼當工人,又到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20歲,響應祖國號召,雷鋒參加了人民解放軍。


  無論在哪個位置,他都奉獻了全部的熱情,在自己的崗位上,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他是可敬可愛的「傻子」。天暖了,連隊里發放夏衣,每人兩套發到雷鋒的時候,他卻只肯要一套,要求把省下來的交給國家。他的襪子,補了一層又一層。搪瓷臉盆、漱口杯幾乎掉光了搪瓷,也捨不得買新的。


  火車上,雷鋒為老大娘讓座,打掃車廂、給旅客們倒開水。在刺骨的北風裡,摘下自己的手套送給陌生的老太太。人們都說他傻,他卻在日記里說:「我甘心愿意做這樣的『傻子』」。


  他向上的人生姿態,實踐著勤勉學習,樂觀有為;他向善的價值追求,闡述著愛國、奉獻、無私、正義。


今天

雷鋒精神

依舊激勵著

新時代的中國人

影響一批批年輕人

他們是80後、90後甚至00後


沒有生而英勇

只是選擇無畏

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

無數普普通通的浙江人

用實際行動

詮釋著新時代的「雷鋒精神」



  那天接到醫院通知,要組織一批醫療人員支援武漢。她主動請纓,馳援武漢。從大年初一工作到現在,已經40多天了。



  他是一名檢驗科醫生。這次疫情檢測中,他和同事一天要處理300個標本,24小時在崗。原本約定好過年去老家陪女兒,因為疫情的關係,他和同樣是醫生的妻子一直堅守崗位,只能失約了……



  在隔離病房做護理是異常辛苦的,在隔離衣、防護服等的層層包裹下,平時4、5分鐘可以完成的操作,此時要花上3倍甚至更多的時間。她的小女兒才四歲,已經快1個半月沒見到了。她自責不是一個稱職的媽媽,卻用大愛照顧了每一位小病患。



  她是一名社工,接到返崗通知後,第一時間取消休假,一直堅守至今。她負責的網格有319戶1200餘人。社區里也有很多感人故事,據她介紹,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愛心居民多方籌措購買8000隻口罩,免費捐贈給社區。還有老黨員主動找到社區要求捐款……



  他是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公司緊急復產至今,口罩產量從每天2萬到現在日產40餘萬隻,100%完成了調拔任務。坐下來就睡著的後勤保障人員、一天只吃上一餐飯的工作人員、每天只睡2-3個小時的董事長……他們很辛苦,卻沒有一句怨言。



  他是一名外賣騎手。杭州市丁蘭街道因疫情關係調整了管控措施,鄰居們出門買菜不方便。他有外賣的工作證明能每天出去,就幫大家免費代購生活物資。居家隔離的、腿腳不方便的居民,他都會送到門口,做到無接觸配送。



  他是湖州市吳興區「三服務」的駐企專員,職責是幫助企業在科學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地復工復產。像他一樣的駐企服務專員在吳興區一共有500多名,各自都在聯繫著近1000家左右的企業和項目,想方設法幫助企業解決困難,服務百姓。


部分材料來自人民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f23qnAB3uTiws8KyPz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