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友之家,以畫會友
關於出枝位置的選擇
創作一幅寫意花鳥作品,先是要根據花卉內容來決定如何出枝、構圖。
- 「八位出枝法」:要求儘量不要從畫面四個角上和四邊的中間位置出枝,其餘位置都可用來出枝。無論如何構圖,都要避免線條的對稱平行、井字形和米字形交叉。
- 三線構圖:最基本構圖樣式要有三條線,即主線:它是畫中的主要部分,形成畫面的大趨勢;輔線:附屬於主線,起陪襯和輔助的作用;破線:往往與主輔線相交,製造出矛盾,起到活躍畫面的效果。
這些出枝方式較好地處理了主次、大小、長短、多少、疏密等矛盾,使畫面達到幅式合適、天地空靈、賓主呼應、變化統一、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
不同類型的花卉,其出枝方法也是有區別的。
- 草本和灌木類花卉,如水仙、蘭草、萱花、鳶尾、牡丹、月季、杜鵑等,相對矮小,比較適合於從畫面左下角兩邊和右下角兩邊四個方位出枝,這比較有利於表現其積極向上的勃勃生機;
- 藤蔓類花卉,如紫藤、凌霄、牽牛等植物,都具有攀緣的特性,比較適合從畫面左上角的兩邊和右上角的兩邊四個方位出枝,便於表現它們飄逸瀟洒、蓬勃舒展的特性。
- 木本類花卉的出枝方面,則四面八方都可以出枝。 各種出枝方法,有時可以單用,有時也可以配合起來用。
關於花卉形態的表現
花朵必須形狀美觀、姿態動人。
- 既要對花卉的形態刻畫準確、符合生長規律,又要有所誇張、變形;
- 既要注意花卉的透視關係和動態方向,又要進行合理的增刪取捨、概括提煉;
- 既要出於構圖上的考慮添加一些輔助題材,又要適當地注意與環境和時令的統一。
花朵的外圍形狀不宜太圓,否則容易呆板機械。
- 根據畫面「勢」的需要,可採取增加或減少一些花瓣,延長或縮短某些花瓣,使花朵的外圍出現曲線變化,使其在形態上變化多樣。
- 也可採用以枝葉遮擋一小部分花瓣,以避免外形上的死板刻畫。在花頭的安排上,不論大小花朵,都要有含苞、盛放、高低、向背。
- 花卉的情趣和美麗,花朵的形態是重要的,但也要靠枝葉、干莖的勢態的配合,才能相得益彰,產生變化多端的畫面效果。
- 數花相聚要有聚散虛實、避讓穿插,花葉安排須相互映襯、疏密有致、正反相間、偃仰舒捲,使畫面整幅上下呼應、左右顧盼,形成一個有機的畫面整體。
關於葉子的組織
花卉葉子的組織,是整幅畫構圖成功的重要環節。畫葉子其實就是組織線條,長短粗細、寬窄疏密,能充分地表現出中國畫筆墨的韻致和線條的優美。
尤其是長葉類草木花的葉子組織,蘭葉最具代表性。傳統的經驗是「破鳳眼」法,第一筆和第二筆長短曲直不同地交搭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類似「鳳眼」般的橢圓形,第三筆從鳳眼中間穿過。更多的葉子要組織起來,道理是相通的。依據這一規律,我們可以舉一反三,生髮開去,把各類葉子處理得長短得體、疏密有致、穿插合理。
葉子的方向是千變萬化的,既要注意它們不同的透視關係,也要重視它們的組織安排,這些會直接影響到一幅畫的整體效果,切忌「粗枝大葉」,隨意為之,要做到「意在筆先」。
- 首先要抓住葉子的主要方向。絕大部分的葉子要順著「主線和輔線」的方向,起到統領的作用,將少部分的葉子順著「破線」的方向安排。這樣的組織才能達到統一中有變化的效果,增添畫面的生動趣味;
- 其次是突出葉子的主體部分。在變化萬千的葉子中,要善於從中選擇一兩組葉子進行重點表現,尤其是突出在畫面空白處的葉子,用筆要生動,組織要適當;
- 再次是注意葉子的掩映疏密。在葉子的組織過程中,要處理好葉與葉之間的交叉重疊關係。
- 在疏密關係的處理上,密處要敢於添枝加葉,疏處要減至又減,達到「密不通風,疏可跑馬」的藝術效果。
(文章均源自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