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書記又來啦!」「嚴書記,又在忙呢!」來到平橋鄉恆大社區,提到嚴敏,群眾都紛紛豎起大拇指。嚴敏,恆大社區黨總支部副書記。同時也是一名網格員,主要負責恆大御景30號樓和32號樓636戶的網格工作。她也是矛盾糾紛的調解員、政策法規的宣傳員、民情信息的收集員,工作雖然簡單平凡,但是卻心連千家,事連百姓。
恆大社區成立於2019年11月,以新商品住宅小區為主,現轄6個住宅小區,常住人口9714戶約26367人,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存在轄區外來人口多、地域文化差異多、群眾訴求多,鄰里交流少、居民參與少、社區認同少的「三多三少」現狀,基層治理難度很大。為此,恆大社區探索出了合力、合拍、合心、合群「四合」工作法提升社區自治管理的內生動力,推動「陌生社區」回歸「熟人社會」。
社區工作中,最難的就是調解群眾之間的矛盾。這不,居民小區里最讓人頭疼的就是樓道堆放雜物,30號樓二單元住戶多次反映該棟樓有一對老夫妻撿拾垃圾在樓道堆放,不僅氣味難聞還存在一定的消防隱患。且這對老夫妻脾氣非常暴躁,從不接受勸解,拒不清理,物業多次協調均無結果,鄰居們也怨聲載道。
嚴敏得知情況後,多次到老夫妻家溝通交流,做思想工作,輕聲細語地與他們話家長,講道理,宣傳樓道堆放雜物堵塞消防通道的案例及危害,為了增加他們的收入,讓他們減少牴觸情緒,嚴敏想了一個辦法一一她把平時收集廢棄的紙殼和報紙等送給他們……漸漸地,嚴敏用一顆真心感化了老夫妻,終於得到了他們的配合,及時清理樓道雜物。這件事傳開後,社區的同事也積極參與,只要看見不要的紙殼,就會提醒說:這都留下來給嚴書記。現在那對夫妻一看見嚴敏,都熱情招呼:「嚴書記,又來清理環境衛生啦!」。
無獨有偶,該棟樓還有一對喜歡亂堆雜物的老夫妻,物業清理不掉,嚴敏上門了解情況後得知老人家庭經濟不好,且自身還有病,嚴敏便在「兩委會」上提出把該戶列為社區重點幫扶對像,且在每年重要節日送去慰問品和慰問金,不僅解決了亂堆放問題,同時也照顧了困境居民。
推動「陌生社區」回歸「熟人社會」,離不開主動作為,為民解憂。自今年2月份起,嚴敏通過社區與物業組織的每月開展的「居民接待日」收集群眾的需求,共同協商解決,解決不掉的,及時向上級部門彙報。諸如樓上樓下漏水、流動攤販占道經營問題,這些都是通過「居民接待日」形式來解決訴求,拉近居民之間的關係,促進和諧,鄰里關係更加和睦。
此外,社區還通過「法治進校園」「跳蚤市場」、「夏日繽紛泡泡節」以及春節、端午等傳統節日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來消除鄰裡間的陌生感,創造鄰里守望和互幫互助的社區氛圍。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她看到了小區環境在居民的自覺維護下逐步變化,社區群眾精神面貌的變化,更是感受到了自我的價值。
「每個人都嚮往一個文明、和諧、美麗的城市,這樣的城市不僅讓我們生活得更加舒適還能讓我們感受到無盡的溫暖和幸福,讓我們一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爭做文明人,同時,通過我們不斷的努力,讓群眾感受到我們社區的溫度,提高認同感和歸屬感。」嚴敏表示。
來源:六安新周報融媒體記者陳媛媛 程繼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