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動漫因為走過不少彎路,現在整體產業發展是比較落後的,日漫和美漫的作業放在那給我們抄,總有一些模式是可以借鑑的。
因為國內盜版市場和消費習慣的不同,國漫想要賺到錢,確實不是很容易。
但即便如此,中國人口規模足夠大,喜歡動漫的群體也在增多,其中願意為正版付費的用戶數量是越來越多的,很多國漫是有盈利的空間的。
可是,這些願意支持國漫,為國漫付費的忠實粉絲,好像並沒有被有些國漫的運營方當成粉絲,而是當成了待收割的冤大頭。
01.給粉絲賣概念
這兩年元宇宙的概念突然火了起來,而動漫製作技術,又恰好能和元宇宙的暢想空間有所關聯。
於是,一些動漫的運營方也開始給粉絲畫餅:賣NTF數字藏品。
「你買了,這個圖片就專屬於你了。」
說的難聽點,叫賣個頭像,說的好聽點,叫給個皮膚,非得用一些新詞彙來包裝,來賣出更多的價錢,當他們的粉絲不是冤大頭是什麼?
你和人家聊情懷,聊作品,人家只盯著你的錢包,能多掏一點就多掏一點,這樣的國漫能發展好?反正我是不信。
你真有那本領,去給甲方畫餅呀!
XX年大製作,XX大佬加盟,XX新技術應用,這怎麼不得讓甲方多掏幾個錢?
給粉絲畫餅,就算把粉絲榨乾了,又能榨出幾滴油水呢?
02.給作品抬價格
從視頻平台超前點播的VIP中P,到漫畫平台的單篇價格越來越高 ,他們瞄準的,就是這些為正版付費的粉絲:反正都付費一次了,再多給點也沒什麼吧?
同樣一個工廠代做的周邊,粉絲粘性高的國漫賣出的價格就比其他國漫周邊的價格要高,粉絲們被割了還樂呵呵幫運營方宣傳……
搞飢餓營銷,抬價格,這都是某些國漫的運營方干出來的事。
有這個精力,去好好搞內容不好嗎?去給甲方畫餅不好嗎?
偏偏要忽悠最信任他們的粉絲?把粉絲的錢包掏空?
還是說,他們的能力就到這了,也就騙騙信任他們的人,賺點小錢,根本沒有能力搞定甲方?
沒錢?
沒錢的人多了,沒錢可以不做的,誰還沒有幾個有錢才能實現的夢想呢?總不能大家全都花別人的錢實現自己的夢想吧,那不亂套了?
人不能既要,又要,但可以先要,後要。
沒錢,就先去賺錢,再來實現夢想,有錢了,就不用想著掏空粉絲錢包來回本,可以耐心打磨作品。
有些作品,做的又爛,又想讓觀眾買帳,不買帳就怪市場不行,怪這怪那,就是不怪自己沒那兩下子,真是普通又自信~
結語
我們願意支持正版,願意看到國漫有更多資金去更好發展,但是,只想著怎麼在粉絲口袋掏錢,不想著怎麼去提高作品質量,能發展好才怪!
以前超前點播我們不認,漫畫漲價我們不認。
但我們說了不算,平台說了算,平台改個代碼的事,你愛看不看,連這點錢都不願意花,還說自己是真愛粉?
現在,超前點播我們認了,漫畫漲價我們也接受了。
但你看漲價,花更多錢,給粉絲的是什麼?
同樣價格的超前點播,有的國漫只有10分鐘正片,有的國漫能有近20分鐘正片,這一樣嗎?
同樣是單篇漫畫漲價,有的漫畫漲價後張數也跟著增加了,有的漫畫漲價後張數非但沒有增加,反而大幅度縮水,真拿粉絲當冤大頭呢?
平台想著多抽成,抬價格,創作者想著省力賺大錢,作品縮水,只有粉絲一個勁掏錢,一個勁幫著宣傳國漫不易,這樣的模式,你覺得能長久嗎?
國漫要是只能靠收割粉絲才能發展,這國漫,不發展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