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開啟二戰武器庫,德國援助烏克蘭170億,消耗戰誰先耗死誰

2023-07-29   小解說娛樂

原標題:俄羅斯開啟二戰武器庫,德國援助烏克蘭170億,消耗戰誰先耗死誰

俄羅斯也宣布了一項重要決定,為了穩定戰局,俄羅斯已經打開二戰武器庫,並將封存已久的老舊武器送上戰場。

在部分西方國家看來,俄羅斯此舉說明俄羅斯的武器彈藥已經損耗殆盡,堅持不了多少天就會輸掉戰爭。

相比之下,美國和西方國家一直在援助烏克蘭,武器導演從來沒缺過。

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西方國家為何支持烏克蘭,俄烏衝突最終會走向什麼結果?

戰局膠著,歐美國家援助烏克蘭

2022年2月,俄羅斯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俄烏衝突徹底爆發。

時至今日,這場戰爭的局勢依然撲朔迷離,沒有一個人能夠準確預測戰爭的結局。

俄烏衝突爆發後不久,美國和西方國家便表示會支持烏克蘭,雖然不會直接派遣軍隊參戰,但是會提供武器裝備以及其他的軍事支援。

一年多的時間裡,已經有三十多個國家公開表示會為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截至目前,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已經為烏克蘭提供了價值大約為1700萬歐元的軍事援助。

隨著時間的推移,位於東亞地區的韓國也開始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僅2022年一年的時間裡,韓國竟然送出去一億美元。

近日,韓國總統訪問烏克蘭,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會談,會談時,韓國總統表示會在2023年增加援助的費用,大約為1.5億美元。

相比於美國的援助,韓國的援助顯得有些小兒科。

畢竟韓國的國力就那樣,再多的援助也拿不出來,況且就算是現在的援助,估計有相當一部分還是美國的錢。

截至今年六月,美國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四十一次軍事援助,總價值大約為150億美元。

其中大多都是武器裝備,有M2步兵戰車、斯特萊克裝甲車、愛國者飛彈、戰機等,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彈藥。

美國為烏克蘭提供的援助是多方面的,為了提高烏克蘭軍隊的戰鬥力,美國還免費幫助烏克蘭訓練士兵,指導烏克蘭士兵使用美式裝備。

繼美國之後,北約成員國也大都開始援助烏克蘭,其中德國是援助較多的一個國家。

今年七月初,德國就送給了烏克蘭價值大約為6億歐元的武器裝備。其中有德國自主生產的步兵戰車、坦克,還有數量極多的炮彈。

按照先前德國的說法,德國將在四年的時間裡,為烏克蘭提供價值約為170億歐元的軍事援助,幫助烏克蘭贏得這場戰爭。

如果以先前的數據為標準,那麼德國大概會在四年的時間裡,為烏克蘭贈送700輛坦克、1000輛步兵戰車、70萬發炮彈、50套愛國者飛彈系統。

以德國的實力,170億歐元的軍事援助其實並不算太多,如果俄烏衝突局勢發生變化,或許德國會在此基礎上增加援助。

目前,已經有三十多個國家公開表示支持烏克蘭,並為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

反觀俄羅斯,既沒有國家公開表示支持,也沒有幾個國家公開為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

同樣是東歐國家,為什麼待遇差別這麼大?

維護利益,俄羅斯的表現也不太好

援助烏克蘭的國家大都是歐美國家,且都是一個陣營的,北約成員國基本都表示支持烏克蘭。

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之所以援助烏克蘭,是因為如果烏克蘭被俄羅斯吞併,那麼西歐國家的發展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受到影響最大的國家,是位於美洲的美國。

一直以來,美國和西歐地區的國家來往密切,每年的貿易數額大約為十萬億美元。

對於歐美國家來說,烏克蘭是抵禦俄羅斯的一個軍事緩衝帶,不到萬不得已,歐美國家是不會輕易放棄烏克蘭的。

這也是為什麼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後,首先站出來支持烏克蘭的國家是美國,因為烏克蘭一旦戰敗,美國在西歐地區的經濟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其次是俄國和北約組織長年積累的矛盾,導致歐美國家都將俄羅斯視為敵人。

從體制上看,俄羅斯和歐美國家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是資本主義國家。

然而俄羅斯曾經是蘇聯的一部分,這在歐美國家看來,無論俄羅斯是什麼樣的政治體制,都無法和歐美國家成為朋友。

蘇聯解體後,歐美國家一直在關注俄羅斯的變化,不斷限制俄羅斯的發展,甚至有時候還會在軍事上挑釁俄羅斯。

對於歐美國家來說,支持俄羅斯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至於世界上其他國家為什麼不支持俄羅斯,主要的原因是俄烏衝突所產生的影響太大,一般國家不願意插手此事。

還有一部分國家和中國一樣,堅守和平發展的原則,不參與其他國家的軍事衝突。

除此之外,俄羅斯軍隊在俄烏戰場上表現不佳也是一大原因。

俄烏衝突爆發初期,很多人的觀點是俄羅斯會在極短的時間裡攻占烏克蘭全境,就連美國對烏克蘭都沒有多大的信心。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俄羅斯不僅沒有迅速解決烏克蘭,反而越陷越深。

發現這些情況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迅速為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幫助烏克蘭抵抗俄羅斯軍隊的進攻。

事實證明,俄羅斯軍隊的實力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樣強大,反而在數十年的發展中,已經有些落後於時代。

一些國家已經發現這一情況,於是不再購買俄羅斯的武器裝備。

例如印度和越南,先後放棄了俄制武器系統 ,然後使用美國或者以色列的武器裝備。

不久前的華格納事件,對俄烏衝突也有相當大的影響。華格納事件,說明俄羅斯的內部出現了一些矛盾,至少不像看上去那樣是鐵板一塊。

雖然這一問題最終得到了和平解決,但是一些原本還在觀望的國家,開始轉向烏克蘭,俄羅斯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儘管俄羅斯的情況不是很理想,但是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俄羅斯還不至於迅速落敗,但是想要取得勝利,還有一定的難度。

近日,俄羅斯宣布一項重要決定,為了穩定戰局,俄羅斯決定開啟二戰武器庫。

二戰武器庫是什麼,俄羅斯為什麼要開啟它,二戰武器庫能否支撐俄羅斯堅持到最後?

開啟武器庫,為新式武器爭取時間

所謂的二戰武器庫,實際上是蘇聯時期製造的武器裝備,從未投入使用,一直儲存到現在。

俄羅斯二戰武器庫中的裝備比較老舊,有莫辛甘納步槍、波波沙衝鋒鎗、卡賓槍等活躍於二戰時期的武器裝備。

除了槍枝,還有步兵戰車、坦克和裝甲車,無一例外,都是二戰時期製造的裝備。

根據俄羅斯的說法,這些二戰時期生產的武器裝備,將在不久後送上前線。

不難看出,俄羅斯的武器裝備暫時出現了供應上的問題,否則不會退而求其次,使用老舊的二戰時期的武器。

相比之下,烏克蘭的情況要好得多。三十多個國家公開支持烏克蘭,為其提供了大量的先進的武器裝備。

不僅如此,以美國為首的三十多個西方國家,還組成了專門援助烏克蘭的組織,定期舉行會議,商討如何幫助烏克蘭贏得戰爭。

除了援助武器裝備,他們還幫助烏克蘭訓練士兵,指導烏克蘭軍人如何正確使用先進的武器,替烏克蘭制定收益更高的戰略戰術。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烏克蘭是不缺武器裝備的,他們缺的是軍人。

現在的俄烏衝突比拼的已經不是哪一方的軍事實力更強大,而是哪一方武器彈藥的儲備量更多,哪一方先消耗完,哪一方基本就輸了。

和烏克蘭不一樣的是,俄羅斯基本繼承了蘇聯的軍工基礎,無論是槍枝彈藥、坦克、戰車以及飛彈,在資源充足的情況下,都可以大批量生產。

俄羅斯有一千七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礦產資源的數量遠在烏克蘭之上,如果沒有西方國家的支持,烏克蘭根本撐不了多久。

不過武器裝備的生產需要時間,不是一夜之間就可變出來的。俄羅斯開啟二戰武器庫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武器裝備的生產爭取時間。

等到新的武器裝備製造出來,俄羅斯軍隊就不用使用老舊的二戰時期的武器,然後再度取得戰場的主動權。

至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這些國家的軍工生產水平雖然不低,但是在經過去工業化改革後,產能已經大大下降。

短時間內,西方國家想要提高軍工的生產水平,難度是相當大的。

如果操之過急,就會發生像美國彈藥庫爆炸那樣的不安全事件,不僅無法援助烏克蘭,對本國的發展也會產生不小的負面影響。

北約劣勢,俄羅斯或將取得勝利

單看軍工產能的話,其實俄羅斯是有優勢的。一年半的時間裡,俄烏衝突基本已經耗光了西方國家的庫存。

近日,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一部分的武器裝備已經宣布停產,短時間內無法恢復,這意味著烏克蘭的武器彈藥越用越少,且很難得到補充。

雖然歐美國家打算在烏克蘭本地建設軍工廠,直接使用烏克蘭的礦產資源生產武器彈藥,但是以烏克蘭的礦產資源儲備量,是無法支持太久的。

7月7日,美國宣布將為烏克蘭提供集束炸彈。集束炸彈是一種殺傷力很大的武器,最大問題是可以在地面存留十年以上。

即便戰爭結束,依然會對平民造成極大的傷害,戰後重建時需要花費極大的代價清理。

對此,俄羅斯表示如果烏克蘭在戰場上使用集束炸彈,那麼俄羅斯將採取同樣的軍事措施。

除此之外,美國總統拜登還向歐美國家派遣了三千名預備役軍人。

雖然看上去是增強美國在西歐地區的軍事力量,但事實上很多人都認為這是美國軍事實力不足的一種表現,美國已經現役軍人的數量已經嚴重不足。

如果兩國之間的衝突不升級,彈藥消耗戰一直打下去的話,俄羅斯的贏面更大一點,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