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鋰龍頭無懼被立案 65億大筆買礦

2022-08-04     英才雜誌

原標題:千億鋰龍頭無懼被立案 65億大筆買礦

本文作者 | 顧天嬌

近日,贛鋒鋰業公告擬以不超過9.6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億)收購位於阿根廷的鋰鹽湖項目,這是它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收購項目。

2021年歸母凈利潤達52.28億,2022年上半年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72-90億,僅半年時間盈利就超過去年全年,急速膨脹的財富也讓贛鋒鋰業的投資熱情空前高漲。

而這不是贛鋒鋰業第一次在阿根廷買鋰礦,也不是中企第一次在阿根廷買鋰礦,事實上,紫金礦業、西藏珠峰、金圓股份等也已紛紛布局阿根廷鋰礦項目。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爆發,鋰逐漸成為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和石油一樣成為戰略級資源,而近年來我國與鋰資源富國阿根廷的來往日益密切,也為中企前往阿根廷投資鋰礦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布局阿根廷鋰礦的黃金窗口期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21年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球鋰資源量為8600萬噸(金屬噸,下同),主要集中在南美「鋰三角」,即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三國交界處的普納高原地區,該地區蘊含全球58%的鋰資源量,其中阿根廷的鋰資源量為1930萬噸,占全球鋰資源量22.4%,位居全球第二。

礦產資源是戰略商品,世界各國無不把礦產資源安全作為國家政治經濟中的重要問題。

比如我國就將稀土、鎢、鉬、錫等部分跨產的勘查、開採、選礦納入禁止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中;俄羅斯也禁止外國國有企業或國有投資基金在黃金、銅、鋰和其他一些礦產領域收購地下資源戰略實體25%以上的表決權的投資。

隨著鋰資源的戰略位置越來越重要,在今年4月,墨西哥通過法案,金屬鋰「是國家資產,其勘探、開採、提取和使用是為墨西哥人民而保留的」。也就是說,墨西哥將不會向外國或私營公司發放新的鋰礦開採許可證。

而就在一個月前,智利制憲議會也給出促進銅礦、鋰礦和其他戰略性礦產資源國有化的提案,這一提案在5月7日的表決中因沒有獲得足夠贊成票,需進行重新談判並進行第二次投票。如果該提案被通過,那麼無疑外企將無法再在智利獲得任何鋰礦的開採權。

可以看到的趨勢是,一些具有豐富鋰礦資源的國家正在限制外資投資。

不過,阿根廷的鋰礦投資在這方面的政策風險相對較小。

如果對阿根廷有一些基礎了解,就會知道這個國家過去幾十年一直深陷財政赤字和通貨膨脹的困境,政府並沒有錢,包括今年7億美元從我國採購的12架梟龍戰機,背後也是我國幫忙融的資。而能源產業耗資巨大,如果本國資金儲備不足,那麼國有化政策反而會傷害本國能源工業的發展。

因此對於迫切希望走出財務困境的阿根廷政府來說,吸引國際投資者、大力發展本國能源工業,以此獲得稅收、保障就業,才是更好的策略。

另外,占據了豐富資源的阿根廷實際鋰鹽湖開採程度卻很低,根據USGS數據,2020年阿根廷鋰產量占鋰資源量的比重僅為0.03%,相比之下澳大利亞和智利則分別有0.63%、0.19%。這也和阿根廷本身的工業基礎薄弱有關係,外資的進入,不僅能帶來資金,還將帶來技術和經驗。

綜合來看,隨著國際鋰礦投資的限制增加,具備豐富資源和更友好政策的阿根廷正處於一個適合投資布局的黃金窗口期。

迄今最大一筆收購

贛鋒鋰業對阿根廷並不陌生,在其他中國企業還沒進入的時候,贛鋒鋰業就已經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了。

2014 年它便與國際鋰業公司成立合資公司開發Mariana鹽湖項目,並在2021年進一步增持Mariana的股權已實現100%持有。

另外,贛鋒鋰業還擁有位於阿根廷西北部胡胡伊省(Jujuy)的鋰鹽湖Cauchari-Olaroz。目前項目規劃一期年產4萬噸碳酸鋰,贛鋒鋰業擁有76%的產品包銷權,預計今年實現投產,這也將是阿根廷第三座投產的鹽湖鋰項目。

7月12日,贛鋒鋰業公告,擬收購Lithea公司不超過100%股份,本次收購總對價不超過9.62億美元,該收購總對價包含Lithea公司全部股權價值及公司將承擔的Lithea公司相關債務的價值。

Lithea公司主要從事收購、勘探及開發鋰礦業權,旗下的主要資產PPG項目是位於阿根廷薩爾塔省的鋰鹽湖項目,包括Pozuelos和PastosGrandes兩塊鋰鹽湖資產,主要產品為含鋰鹽湖滷水生產的碳酸鋰,主要作為生產鋰電池正極材料的原材料。

PPG項目的總資源量約為1106萬噸LCE(碳酸鋰當量),介於Mariana的812萬噸和Cauchari-Olaroz的2458萬噸之間。資源量頗為可觀。

參考過去24 個月阿根廷鹽湖項目收購案例以鋰資源量計算的估值情況,贛鋒鋰業本次收購PPG項目的估值也處於正常水平。

根據贛鋒鋰業透露,PPG項目規劃了一期年產3萬噸碳酸鋰的產能,並且視項目所在地自然資源條件情況而定,可擴建至年產5萬噸碳酸鋰的產能。

不過據悉,阿根廷鹽湖鋰項目每萬噸碳酸鋰的投資額均值為1.77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超過 11 億元,投資強度顯著高於硬岩鋰礦和中國的鋰鹽加工廠。假設按照這個數據,那麼贛鋒鋰業PPG項目一期3萬噸碳酸鋰產能,從收購到投產,除了要花費近65億人民幣的資金,還需要陸續投入約33億元,合計約98億元,在PPG項目真正產生收益之前。

所以,對於贛鋒鋰業來說這次收購之後確實會有一定的資金壓力,加上之前贛鋒鋰業因江特電機事件而被立案調查,也使得它一年內的再融資受阻,因此不少人並不看好這次大手筆併購。

然而,從贛鋒鋰業披露的半年報不難看出,公司目前上半年凈利潤就已達72-90億,目前現金流凈流入額正處於高位、在手資金充足,同時一季度末資產負債率只有32.78%、處於歷史低位,也有很大的舉債空間。資金壓力並沒有外界想像得那麼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d7f72ac05ff6e336d05f2b34e953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