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吃素致孩子身高遠低於平均水平17厘米,媽媽卻不想打生長激素

2023-05-30     GiHOME

原標題:長期吃素致孩子身高遠低於平均水平17厘米,媽媽卻不想打生長激素

最近一則關於「長期吃素致孩子身高遠低於平均水平17厘米,媽媽卻不想打生長激素」的話題衝上了熱搜榜,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

孕期吃素,三個月就開始給寶寶喝粥,導致孩子營養不良,發育矮小。醫生建議打生長激素,媽媽卻不願意打。深圳衛健委5月24日的科普紀錄片中就講述了這種聽起來令人血壓上升的育兒方式。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故事中的媽媽帶著自己6歲3個月的孩子前來就診,稱自家孩子在體檢時被告知身高發育落後。經醫生測量,這個孩子身高只有102cm,而同齡正常孩子的平均身高為119cm,他比平均身高落後17cm。

醫生稱該身高已經達到「矮小」,甚至「比矮小還要矮」。據此估測,孩子未來身高可能僅有150cm左右。

經過詢問醫生才知道這位母親在懷孕時吃素比較多,導致孩子營養不夠,生下來時僅有4斤8兩;隨後,在孩子3個月時,這位媽媽又因為「吃母乳上火」,就降低了孩子的母乳攝入量,轉而給他喂養米粥等食物。加之公婆家裡以素食為主,孩子從小也是飲食清淡,鮮少吃葷。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於是醫生立刻建議這位母親,回當地給小孩打生長激素,促使他每年增長3、4公分,彌補營養不良導致的生長遲緩。結果孩子母親聽完卻陷入猶豫,表示「不想打」,因為平常聽到的信息是要避免飲食中含有激素,所以她覺得打激素不利於孩子身體健康。

看到這裡家裡有小孩的母親們是不是會對這位無知的母親感到很惱火。同時可能也會存在疑問,對於對於生長遲緩的孩子,要怎麼通過食養還補足生長遲緩的缺陷呢?

今年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食養指南(2023年版)》,從食物選擇和食養方面,為改善兒童生長遲緩提出了相關建議。

1、食物多樣,保證營養攝入充足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每餐的食物要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畜禽魚蛋、奶和大豆等食物中的3類及以上;每天的食物種類達到12種以上,每周25種以上。注重同類食物互換,豐富食物品種,讓食物的顏色和品種互相搭配、豐富多彩。

2、選擇高營養素密度食物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在平衡膳食基礎上,選擇高營養素密度食物。適當增加瘦肉、水產品、禽類、蛋類、大豆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每天食用奶及奶製品等富含鈣的食物,注意攝入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同時,吃足量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3、合理安排三餐,早餐要吃好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2~5歲兒童每天3次正餐和2次加餐;6~17歲兒童青少年要合理安排三餐,注意吃好早餐。孩子要做到儘量少吃或不吃零食,儘量不要挑食,確保飲食均衡。

除此之外,要進行適量的身體活動,不但能增強食慾,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功能,還能夠強壯骨骼和肌肉,促進生長發育。

家中有孩子發育遲緩不知道怎麼改善的朋友可以私信或留言,專業的健康管理團隊為您和家人定製貫穿全生命周期的專屬健康管理方案。

寫文不易,希望大家可以點贊、收藏、留言支持一下。

我是GiHOME,你身邊的健康管家,關注我獲取更多健康生活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d2127d04c38c72863f1499105438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