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博弈,較量是常態,最關鍵是「熬」的階段

2023-06-27   泥腿看客

原標題:大國博弈,較量是常態,最關鍵是「熬」的階段

高手較量從來不直接對抗,而是幕後操縱「棋子」反覆橫跳,但真正衝突發生後,有的「棋子」直接就當了炮灰。

現在看我國周邊局勢,有些「棋子」開始蠢蠢欲動了,而且不斷出現挑釁行為。老美的「棋子」不斷「起跳」,從北到南,挑釁行為很危險。但看看老美的動作,一邊打壓,一邊喊話交流,制裁我們防長,還要與我們見面,這簡直就是侮辱我們。老美甚至親自出動偵察機到南海上空挑釁,被我戰機尾流警告後,還倒打一耙。

如今的形勢並不是緩和,真正較量才剛剛開始,會有不同的手段試探,當然我們也處於一個最關鍵的階段。

上半年,我們外部發生很多事,都不簡單,而且是漂亮國攤牌戰略行動的一環。復盤半年以來周邊局勢會發現,漂亮國的戰略準備全面鋪開,等到全面布局後,真正的兇險才會出現。

從北部韓國的「起跳」來看,韓國已經被漂亮國綁上戰車。以往韓國因為歷史問題,與日本關係不好,對中國有所忌憚,為了從中國撈取貿易利益,韓國親美,但遠日。如今韓國主動跪日,對我們威脅越來越大。

韓國不僅低三下四的親日,還不斷對中國做出挑釁行為。派政客竄台,尹錫悅公然稱「台灣問題不是中國內政」,公開反華。

日本動作更為危險,購置美國巡航飛彈,而且在其小島上部署大量武器彈藥。也派政客竄台,而且還派艦船進入台海。借G7峰會,拿台灣問題挑釁中國。日本企圖不僅想阻撓我們收台,而且想借中美之爭另有他圖。

南海風向突變,新上任的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不斷在南海挑釁,在我們強硬反擊下,這段時間才消停。

但越南又在南海與我們對抗了,占我們島嶼不知足,還想進一步侵占其他島礁,甚至對我艦船做出危險的動作。

中印雖然要談領土問題,但莫迪訪美後,大國心理膨脹,得到了籌碼,必然在邊境再挑起一波衝突。中印邊境坦克對峙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樣的衝突?

從印度不斷增兵中印邊境來看,印度已經把我們當成主要對手,此後中印邊境不僅會發生衝突,不排除會有一場邊境戰爭。

巴阿兩國也不穩定,阿富汗不用說了,塔利班與美國關係很神秘。但巴鐵國內混亂,前總理與現總理之間矛盾,並不只是巴鐵的內部矛盾。沒有大國在巴國攪動,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局勢。「俾路支解放軍」再次出手,與伊朗邊防軍發生衝突,在美國支持下的「俾路支解放軍」不僅搞恐怖行動,而且企圖建立一個地跨伊巴阿三國的「俾路支斯坦國」,「中巴經濟走廊」必然會受到干擾。

我們與中亞召開了峰會,中亞五國與我們關係拉近。但各自都有目的,美國不會看到中國與中亞關係太近,必然會出手,所以中亞也存在變數。

從我們周邊的局勢看,其實我們面臨的壓力與風險,並不比俄羅斯輕。俄羅斯出兵烏克蘭,打到現在反而打出戰略機遇,對西方國家形成反噬。

美國消耗俄羅斯的方式雖然沒有失敗,但目前看,雙方都需要耗下去。不過老美對我們卻始終沒放過,從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對中國挑釁頻度加快,對中國步步緊逼。不要以為老美會在台海逼我們出手,如果台海出問題,其他方向也會出問題。

當前,我們的確保持了定力,老美也藉機武備台灣,現在普遍認為,美國要把灣灣打造成「豪豬」,阻止我們收台,即使收也要打爛,成本很高。

對漂亮國的戰略,只要反著來看就行了。越是對台灣問題上挑釁,越不可能與我們在這裡攤牌。有可能中日先攤牌,這就是為什麼日本不斷武備的原因。

中日必有一戰,美國想看到,日本也想出手。對於中日衝突很少有人談,總認為不可能。其實中日衝突的可能性極大。

我們收島時,日本必然介入,中日戰爭也必然爆發。漂亮國的戰略目標就實現了,但主要戰場既包括灣灣,也包括日本。

現在正處於「熬」的階段,小日子現在公開向我們挑釁,已經表明日本要與我們一戰的決心。

小日子為什麼這樣猖狂?

日本對中國滲透很嚴重,而且培植了大量的「內鬼」,前不久我們抓捕了GM報社的日本間諜董郁玉,日本培植的「內鬼」竟然滲透進中國官媒,令人震驚。還有多少日本「內鬼」隱藏在我們重要部門呢?

我們「毒教材」事件屢屢出現。有資料甚至稱,中國教材居然讓日本人審定。看看日本對我們滲透有多嚴重,還有日本某外務省資助中國那些人,已經露出尾巴。

小日子為何敢和我們叫板,我們都被滲透成篩子了,小日子當然不怕。所以我們現在警醒並清除日本「內鬼」還為時不晚,如果再任由小日子滲透下去,不要談中美、中日一戰。

如今我們外部局勢很危險,而且內部「內鬼」眾多,間諜對我們滲透很嚴重。所以老美不斷挑釁我們出手,正是看到我們內部存在的問題,認為培植的「內鬼」已經差不多,可以起作用了。

我們現在不出手,是正確的選擇。並不是我們不敢出手,既然美日培植的「內鬼」不斷出現,必須先清除「內鬼」,這也是較量的。只有內部凈化,才可以外部用力。

當然面對挑釁,我們及時做出反擊,很多反擊已經見到效果。我們要知道對手是誰,但我們也清楚,未來亞洲或許出現一個或者兩個「烏克蘭」,面對如此兇險的局勢,每一步走得都必須紮實,也是我們常說的「熬」的階段。

既要打好「太極」,也要四面出擊,轉移對手的視線,確保主要戰略方向勝利。所以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哪些漂亮國的「棋子」想當烏克蘭?恐怕有些國家冷靜後會發現損失太大。

較量開始,熬的階段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我們既要看清,也要保持定力,不能輕易上套,否則很危險。

就如一個大V所說,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在內部,面臨主要危險也在內部,內部問題解決好了,外部並不是問題。

因此,外部驚濤駭浪,內部也暗流涌動,要防止「管涌」,就必須先解決內部問題,比外部挑釁還難解決,所以必須保持定力熬過去。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