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到多方面的反對和質疑後,日本還是啟動了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計劃,將大量的核污水排向太平洋。
翻看了很多新聞,這件事目前確實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種是以國際原子能機構為代表的不少西方國家,對日本政府的「處理水」表示認可,認為其符合原子能機構安全標準,排向太平洋後會被海水巨大的體量稀釋到忽略不計,西方媒體對這件事情也鮮有報道。
一種是以我們為代表的堅定反對,民眾也非常關心這件事,認為放射性物質將會隨著洋流擴散到整個海洋,擔心對健康產生影響,上下一心的譴責日本,反對將核污染誰排入大海。
但無論如何,大海不是垃圾場!排放核污染水肯定不會有任何好處,當時日本也提出了5個解決方案:排入海洋、蒸汽排放、注入地層、電解釋放、固化填埋。
這5個方案除了排入海里,剩餘的4種對全球環境污染都比較小,但日本選擇了一種最便宜,最直接,污染面積最大的解決方案:排入海洋,到底孰是孰非,一目了然,負責任的國家會選擇最安全的,對環境污染最小的,而不是有風險的,最便宜的。
現在社會上有個奇怪的現象,一碰到事情就先囤鹽!整箱整箱的往家裡囤,這次日本核污水事件也是這樣,鹽一下子就又賣脫銷了。
大家可以仔細回想一下,無論以前發生過什麼緊急的事情,大家可能其他物資會短缺,但短缺過鹽嗎?
一包2塊錢的鹽大約是400克,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每人每天攝入食鹽的含量不要超過6g,也就是一包鹽可以夠一個人吃兩三個月。
而鹽的儲備量對人類來說幾乎是無限的,先不說大海中的鹽,僅僅青海一個察爾汗鹽湖的鹽儲量就接近六百億噸,足夠全人類吃上一千年的,而察爾汗鹽湖鹽田在中國還排不上號,所以永遠不要擔心鹽的產量問題。
不過有個好消息是,海鹽的占比並不高,包裝袋上有標識,而且鹽屬於礦物質,理論上是不存在保質期的,你囤上幾箱鹽吃個十年八年也沒太大問題。
如果你對核污水比較擔心,可以提前囤一些相關的食物,吃的時候也會放心一些。
1、海蝦海魚
喜歡吃蝦的可以優先選擇南美大蝦,南極磷蝦等距離日本比較遠的海蝦,我們近海的海魚目前也都是可以的,非洲、歐洲等地捕撈的魚也是沒問題的,現在市場上出售的基本上是排污之前的海產品,可提前購買,冰鮮的冷凍到冰箱中,味道也不差,可以吃上一段時間。
2、海產品乾貨
海產品乾貨類也可以多囤一些,如海參、鮑魚、干蝦仁等是一些家庭的剛需,干海貨貯存時間長,保持乾燥和密封狀態可以食用很長時間,趁著窗口期多採購一些也是可以的。
3、海藻類產品
海藻類包括海帶、紫菜、石花菜、裙帶菜、龍鬚菜等,這裡食材一般都是乾貨,生長分布面積比較廣,對環境要求較高,不容易產生污染物累積,食用風險還是比較小的,如果不放心可以提前採購一些,這類食材也是相當耐存儲的,且對儲存環境要求也不高。
最痛恨日本排放核污水的應該是漁民和經營海貨的商家,短期內會對他們的營生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但事情已經發生,也無力改變,只能靜等一些風險的評估,期盼大自然的力量可以凈化這些污染,總不能因噎廢食,畢竟大海還養活著很多依靠它的人。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和市井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