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 | 雲搖
今年亞運會期間最火的頂流,非全紅嬋莫屬。
全紅嬋完美一跳,再現水花消失術,贏得了現場7名裁判的一致滿分。
7個十分,放在奧運會上也是十分炸裂的存在。
一時間,所有的讚美之詞都向她湧來:
全紅嬋這一跳,沒有驚動水,卻驚動了全世界;
小小年紀掌控全場,稱霸跳水界;
未來20年都是她的;
全紅嬋火到什麼程度?
她的一舉一動都能登上熱搜,僅全紅嬋的小烏龜就連排8次。
比賽後記者想採訪全紅嬋,要提前2個小時排隊。
過去兩年里,她經歷了爆火,低谷,被群嘲,如今再次被捧上「天才少女」的神壇。
殊不知天才的標籤背後,全紅嬋更喜歡別人稱她為」強者「。
寒門不再,全紅嬋卻更強了
2020年全紅嬋在東京奧運會,獲得女子10米板跳台奧運冠軍。
這個入選國家隊僅9個月的小女孩,靠「逆天」的成績出現在大家面前。
7個裁判共為五輪動作打出35個分數,其中23個是滿分。
按照計分規則計算後,五跳里有三跳是滿分動作。
奧運比賽後的發布會上,記者請她介紹跳滿分的秘訣。
全紅嬋先是說「練唄」,然後說起媽媽得了病,自己要賺錢給她治病。
這個回答在之後也多次出現在她的採訪中。
一時間寒門貴子,為媽媽賺藥費,和天才少女一起,成為全紅嬋身上的標籤。
不少人把全紅嬋當成「勵志」偶像,全紅嬋家的「窮」也成了她成功的一大推手。
有媒體採訪到,全紅嬋家裡卻是很差:
全村有38個低保戶,紅嬋家是其中之一。
全爸爸凌晨兩三點拉了300斤的菜心去賣,一車賣二三十還是沒人買。
最後,他寧願倒掉整車的菜回家,只為省點油。
窮人家的孩子+奧運冠軍的巨大反差,完美的契合了網際網路的邏輯,讓全紅嬋紅極一時。
今年亞運會,再次成為頂流的全紅嬋更強了。
作為奧運冠軍,全紅嬋的技術直接達到天花板級別,實現了「滿分突破」。
決賽第二跳,全紅嬋再次完美演繹了她的獨門絕技,一口氣拿下7個滿分。
這一跳是史無前例的,直接震驚了體育界。
日本跳水運動員荒井祭里哭著夸全紅嬋:「完全是另一個次元,我無法理解。」
甚至連她的師姐郭晶晶都非常羨慕,稱自己跳了20年的水,都沒有跳出過這麼多的滿分,全紅嬋一場比賽就全部跳出來了。
但這次,很少有人再提及他的「寒門」身份,因為她們家終於有錢了。
爸爸發的社交媒體中,家裡蓋了新房子,院裡停著50萬豪車;
哥哥成了電商網紅,直播間裡賣水果賣得風生水起。
媽媽的病也治好了,一家人經營著水果園。
因此,在冠軍光環之外,大家發現全紅嬋更多讓人最意想不到的討喜能力。
在賽場之外,全紅嬋畫風突變,表現的就像一個「社恐」的小女孩。
只要下了跳台,她就像個風一樣的女子,永遠一路小跑躲避採訪。
被記者抓住了不是經典的「挺好的」三字訣,就是讓隊友代表發言。
最後逼得在場記者面對面建了一個群,不求獨家,只求有句話。
和她相關的熱搜,也大都可可愛愛。
賽場內外,她更成了迪士尼烏龜玩偶的形象代言人,走到哪裡帶到哪裡。
觀眾和記者都知道,想吸引全紅嬋的目光,只需要一隻小烏龜。
當不再執著於「寒門」和「天才」的人設後,全紅嬋7個滿分背後的光環,終於被看到了。
水花消失術背後,是「狠人」紅姐
全紅嬋的天才故事,並非熱搜上單一的爽。
在過去兩年里,她經歷了6連敗,距離上一塊金牌到手,相隔572天。
在亞運會之前的兩個月前,她還因為輸了比賽,埋在師兄懷裡哭。
跨過這些不那麼爽的瞬間,全紅嬋全靠一股狠勁。
1.特別潑辣,比別人訓練都沖
很多人把全紅嬋的「水花消失術」歸咎為她骨架小,認為這是她成功的關鍵因素。
確實,全紅嬋能從農村走出來,離不開她的身體天賦。
全紅嬋出生在廣東湛江市,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住在一個只有2000戶人家的小村子。
因為身材瘦小,跳繩動作優美,被教練相中,從而走上跳水的路。
但從一個不會游泳的旱鴨子到跳水冠軍,全紅嬋靠的不僅僅是天賦,還靠她強大的內心。
全紅嬋是同伴中第一個登上3米板的人,接下來無論是5米、7米還是10米跳台上,她都是第一個跳的。
在廣東省條件最差的跳水訓練基地,讓全紅嬋比別人更能吃苦。
露天游泳池的跳板是鐵制的,夏天被曬得滾燙,她就用毛巾擠水給跳板降溫。
除了膽子夠大,她日常訓練也夠狠,都是以男隊的標準要求自己。
無論是翻轉,體能,她做的次數估計都是同隊人的好多倍,一個簡單動作每天訓練兩三百次。
僅槓上卷腹這個動作,每天就要練1000次。
這股潑辣勁,讓她的天賦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2.特別倔強,可以認輸但不服輸
全紅嬋最驚喜的點是,總能絕地逆襲。
比如這次打出7個10分背後,全紅嬋克服了兩個檻。
一個檻是這次得到7個10分的207C動作。
短短兩秒之內抱膝、展開、入水,發揮不好的時候,令人驚嘆的水花消失術,會變成炸魚現場。
這個全紅嬋之前在東京奧運會拿滿分的動作,在近兩年的大賽上,卻成為她的最大「心魔」。
全紅嬋接受採訪時說道:「可能在跳那個動作的時候,自己很緊張,然後很害怕。
今年3月的全國跳水冠軍賽中,全紅嬋第四輪的動作207C失誤了,只得到了銀牌。
賽後全紅嬋不承認自己落了淚,努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說「我沒哭,我沒哭。」
說著下次贏回來的全紅嬋,這次比賽靠著這股動作絕地反擊把短板變優勢,在這個「走鋼絲」的過程,不斷考驗她的技術和力量。
全紅嬋的第二個檻是發育。
2021年,全紅嬋爆紅的時候,跳水女皇高敏就「預言」過,她接下來會遇到最大的困難——發育。
杭州亞運會之前,全紅嬋因身體發育,已經經過一段波動期。
3月,2023全國跳水冠軍賽女子10米台決賽中,亞軍;
4月,2023年跳水世界盃西安站女子10米台決賽,亞軍;
7月,2023年世界游泳錦標賽跳水女子10米台決賽,亞軍;
8月,跳水世界盃女子10米台決賽,亞軍。
在一系列亞軍的打擊下,全紅嬋也沒有被壓垮,而是戒掉了自己最喜歡的辣條零食,加倍投入到訓練當中。
為此全紅嬋一天3次稱體重,平時半飯都不多吃半口。一旦體重超標,她就自覺去操場跑步。
全紅嬋的水花消失術背後,成功公式是天賦+努力+機會。
極致專注,是全紅嬋的必殺技
很多人喜歡全紅嬋,除了令人驚嘆的跳水技術,還有她的單純。
全紅嬋每次面對採訪,表現出的單純和樂觀,也成了她的一個標籤。
贏了比賽,她一定會滿臉笑容,比心、比剪刀手,對鏡頭前的觀眾致意。
把賽場變成跳舞的廣場,揮手跳躍,扭腰狂歡。
被問到自己性格怎樣,她會天真的問「杏哥是誰?」
東京奧運會奪冠後,被教練激動托舉的名場景,她會小聲說:「胳肢窩好疼。」
這些場外互動的」天真「瞬間,大家才能看到屬於十六歲孩子該有的樣子,因為她為了跳水「專注」到令人心疼。
加入省隊後,全紅嬋一年只回家一兩次。
一次採訪里,全紅嬋面對著鏡頭說,放假就回家也沒別的地方玩,連遊樂園都沒去過,動物園也沒有。
在這段採訪出圈後,廣州長隆贈送VIP年卡,歡迎全紅嬋去遊玩。
但哪怕有了遊樂園的超級VIP,全紅嬋還是沒去過遊樂園。
而是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訓練和比賽上。
這大概也能解釋為什麼一個小烏龜玩偶,就能讓全紅嬋那麼快樂。
全紅嬋的專注除了體現在她面對誘惑上,在面對外界的惡評上也可見一斑。
奪冠之後的兩年里,全紅嬋經歷了低谷期,不少網友惡意揣測。
成績不佳,是因為「錢賺多了,廣告贊助多了,心不在焉了。」
得亞軍被質疑是奧運會之後驕傲了,落戶廣州,也是太虛榮。
她還被造謠成績太差被退回了省隊,遭遇職業生涯的至暗時刻。
面對這些質疑,全紅嬋什麼都沒說,而是用更完美的成績回擊。
無論是高光還是低谷,全紅嬋的想法都很單純,專注的把跳水練好。
就像她在採訪時說的,「每次比賽的目標就是超越自己一點點,跳好自己的,專注去比賽,去做動作。」
全紅嬋用實力證明:對一件事專注到極致,便有無窮的能量。
沒有天才和寒門的人設標籤,全紅嬋的成績更能體現她的厲害。
畢竟,只吹天才也太小看紅姐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