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龔俊,像極了「227」時期的肖戰
頂流小生龔俊又雙叒叕被推上風口浪尖了。
近日,前頂流張某的一封手寫信曝光,其中內容引髮網友熱議。
這位前頂流與龔俊是前同事,二人因為出演同一部劇《山河令》爆紅。
但遺憾的是,前頂流張某因為一些爭議事件在短暫紅了一陣後就遭到抵制。
不過仍有部分粉絲和CP粉依舊初心不改,選擇相信和支持張某。
此番張某的手寫信能夠在發布後迅速於網絡上發酵,離不開粉絲的助力。
信中張某揭露了台上「深情」的內幕,稱除了工作時間外,私下與前同事並無交集。
言外之意,就是所謂的「深情」戲碼都是工作時間限定,在私下裡並沒有。
這番話算是扯下了「營業式CP」的遮羞布。
隨著CP經濟的盛行,拍一部劇就組一對CP,圈一批CP粉的現象已經見怪不怪。
為了給作品增加熱度,主角之間往往會有配合式的營業,比如男、女主的高甜互動,雙男主或者雙女主間的「深情厚誼」片段等等,營造出一種讓人上頭的CP氛圍。
這些「粉絲特供」的內容,很多都是演出來的。
台上深情相擁的兩個人,台下可能形同陌路。
或者明明只是單純的朋友,台上卻要刻意曖昧。
旁觀者一看就明了的事情,但對那些真情實感嗑上頭的CP粉們來說就是找到了「實錘」。
張某的話語直接戳破了CP粉的幻想,可憐了那些真情實感的粉絲。
隨後他又表示對龔俊商務中屢屢出現與自己相關的元素表示無法理解,讓前同事龔俊陷入單方面「捆綁」的質疑當中。
不少網友在社交平台上曬出CP粉「磕糖」的例子。
比如龔俊的某個代言卡兩個人的生日發文,代言文案里包含著張某三首歌的名字和相關元素,代言的產品購買後送張某代言的配件、雙人立牌等等。
還有龔俊曾在情人節當天發布與張某同一地點的打卡照片。
這些內容都讓CP粉們腦補出一場「深情」大戲。
基於以上內容,就有網友質疑龔俊是在「捆綁」張某來鞏固CP粉。
對此,龔俊到底是否有心為之我們不好下定論,但有些CP粉的腦補能力確實很強。
為了滿足自己的YY心理,哪怕在「玻璃渣」中也能撿到「糖」。
他們絞盡腦汁去找可能的一絲絲關聯,然後大張旗鼓的當作是嗑點。
這種粉絲行為屢見不鮮,並不能上升到正主的身上。
但某些正主對此雖避之不及,自己卻無可奈何。
這一點在流量明星身上體現得最為明顯。
流量們的走紅離不開粉絲支持,他們作品不夠硬,路人緣比不上實力派,商業價值、各項數據等都要靠粉絲來維護。
簡言之,粉絲就是流量明星的「衣食父母」,在沒有足夠的底氣前,明星只能當個「乖寶寶」。
選擇當「逆子」,就要做好承受粉絲怒火的準備。
「粉絲回踩」的威力已經有不少流量明星見證過。
但順從的結果,就是導致粉絲的話語權越來越大,不僅插手明星事業規劃,還出現了很多網暴事件的發生。
此番張某之所以發布手寫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家人和朋友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網暴。
他也呼籲粉絲不要被別有用心的人煽動,去傷害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觀看那些網暴內容,言語尺度令人咋舌。
旁觀者看了都忍不住蹙眉,更別提被網暴的當事人。
張某忍受如此長的時間才發聲,看來也是情緒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
有網友同情張某,但也有網友覺得他在沒有真憑實據的時候把龔俊牽扯進來有些不妥。
作為公眾人物,口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張某固然已經暫別演藝圈,可龔俊正當紅,這些內容已經對他的口碑產生影響。
但從根源上看,即使張某不提龔俊,他也很難不被牽連其中。
網暴張某家人和朋友的截圖中,很多都是張某和龔俊的CP粉。
張某已經暫退娛樂圈,要為粉絲行為「買單」的就剩龔俊。
不可否認,大部分粉絲都是理性的,但仍有部分人「無腦」追星,不僅讓網絡烏煙瘴氣,也給偶像增加了困擾。
此前經歷了「227」風波的肖戰,就是「粉絲行為偶像買單」的典型,「後遺症」至今仍在。
如今龔俊的處境,像極了當初的肖戰。
最近龔俊似乎一直都在「水逆期」。
他的前幾部作品《沉睡花園》、《你好,火焰藍》等播出成績並不理想,沒能為他的爆紅添磚加瓦。
就連最基本的演技也受到群嘲,讓溫客行一角帶來的好感損耗不少。
前不久「僅龔堂食」風波鬧得沸沸揚揚,導致龔俊路人緣大跌。
還有「表哥」事件以及曾在某會所工作、內涵過肖戰等多個質疑,讓龔俊的口碑遭遇危機。
儘管風波後續被澄清,可造成的影響卻沒有完全消除。
如今龔俊又因為前同事張某的一封手寫信被推上風口浪尖,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由於此番風波與粉絲網暴有關,有網友提出是否頂流都逃不過「成也粉絲敗也粉絲」的命運。
雖說世事無絕對,但已經有不少明星嘗過「苦果」。
明星在享受粉絲帶來的紅利時,也有義務引導他們保持理性的態度。
不然,最後買單的還是自己。
前車之鑑猶在,希望明星們能引以為戒。
對於張某的手寫信,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