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一個從東北農村走出來的農民藝術家,憑藉自己獨特的表演方式受到全國觀眾的喜愛。
他從一個大字不識、從一個的農民開始逐漸聞名全國,招收幾十名各路有絕活有潛力的二人轉演員當他的弟子,然後創立"劉老根大舞台",在東北逐漸建立自己的"喜劇王國",可以說成就是了不起的。
但是,隨著名氣和軟硬實力的逐漸提升,有一些關於他的作為和事件卻受到很多人的反對。
首先是立雕像事件,在鐵嶺文化公園內,有一座趙本山的雕像,雖然不像其他雕像那樣高大偉岸,但是也非常醒目,底座下面的簡介更是讓人以為"趙本山已故"了。
那麼,作為一個在世的人有資格被立雕像嗎?
大家都知道,只有已故偉人才會被立雕像,目的是為了紀念他為國家創造的偉大功績,供世人瞻仰之用。
立雕像,肯定是被趙本山老師默許的,只有已故之人才會被立雕像,可是,趙本山現在還是活蹦亂跳的,立雕像是不是有點不吉利呢?
此外,他何德何能被立雕像?說到底他只不過是一個有所成就的藝人,為國家做了多少貢獻呢?他能否和偉人功績並駕齊驅?
顯然,相去甚遠,所以,立雕像實屬不應該,但是,還有的人會覺得趙本山在藝術領域的貢獻也很突出,立雕像也不算大事,該立。
你們怎麼看?顯然,筆者是反對的。
趙本山幾年前一直在為他的"二人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而四處遊說,但是受到很多人反對而告終。
但是,他仍然沒有就此放棄。
現在的本山集團在趙本山的帶領下正發展的如火如荼,名氣有了,錢有了,趙本山老師也是惦記著能"永垂青史"。
一直抓著這個繼承人不放目的就在於此。
關於這個話題,各路藝術工作愛好者也是發表了不同看法。
吉林文聯副主席曹保平認為趙本山作為"二人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非常合適,因為他認為:之所以二人轉現在這麼火趙本山的貢獻首屈一指,尤其他提倡綠色二人轉也受到很多人肯定,可謂功不可沒;
張藝謀也為趙本山搖旗吶喊,認為:二人轉藝術被全國觀眾所熟知,並且推向了一個新高度,趙本山應該成為繼承人。
可以說,沒有趙本山就沒有二人轉藝術。
也有的人持反對意見,認為:二人轉在趙本山手裡已經成為了他賺錢的工具,更加商業化了。
雖然趙本山提倡綠色二人轉,但是實際效果微乎其微。
傳統的二人轉在劉老根大舞台更是極少演出,更多的還是二人"說學逗唱"的近乎小品的表演風格,正戲早已被拋棄。
現在很多人一聽到二人轉兩個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一男一女在舞台上扯犢子取悅觀眾",請問這是真正的二人轉嗎?
再有,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重要的是通過自己的名氣去推廣藝術,通過自己專業的藝術水準去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更多的人喜愛和了解這項藝術。
但是,趙本山恐怕整天忙於自己的"私事"根本無暇顧及這些費力不討好的事兒吧!
所以,顯然,筆者認為,趙本山還是不合格的。
很多人痛批趙本山和他的弟子們的表演方式過於低俗,經常拿病患和殘疾人開涮,難登大雅之堂。
時至今日,雖然有所克制,但是風格上除了不開葷段子,但是老毛病還是沒有改變。
小瀋陽說過,只要觀眾喜歡看,低俗藝術也是藝術。
但是,這種所謂的藝術在表演時趙本山的徒弟曾經多次被電視台攆下台去,更是在外國演出被觀眾抗議不尊重人。
這,真的是藝術嗎?
立雕像,想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相信有的人會非常排斥,因為認為自己不夠格。
但是趙本山做到的,因為人的意識不僅與他社會經歷有關,還與他教育經歷息息相關的。
如今趙本山都達到自己目的了,不管怎麼說還要恭喜他。
罵名,留垂千古,任憑後人評說,反正我成功了。
編輯:易閱(原創內容抄襲必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僅供閱讀參考,如有涉及到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