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陽春市合水鎮緊緊圍繞打造中心鎮、鄉村振興農文旅創意小鎮定位,打好「產業發展」「農文旅融合」「鎮村建設」三套組合拳,著力打造「漠水風情、人文合水」,推動「百千萬工程」不斷走深走實。
堅果是陽春市的八大精新特優產業之一。位於合水鎮茶河村的陽春市星寶堅果加工中心,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的模式,以產前提供種苗、產中技術指導、產後保底收購為舉措,帶動越來越多的農戶種植陽春堅果,進一步推動合水鎮堅果全產業鏈發展。
合水鎮委書記 林斌:陽春堅果產業在合水鎮已初具規模,全鎮種植堅果總面積超一萬畝。總投資約6000萬元的陽春市星寶堅果加工中心項目於今年9月開始投產,預計達產後項目銷售收入每年可達4億多元,創稅規模躋身全國前列。
合水鎮是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蠶桑)專業鎮。近年來,合水鎮黨委、政府把蠶桑產業作為重點產業來抓,在做實蠶桑產業上下功夫、做文章,引進國家級「非遺」香雲紗產業,以非遺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擦亮省級蠶桑專業鎮「金字招牌」。
合水鎮委書記 林斌:現在我們合水鎮是省級蠶桑專業鎮,蠶桑產業是我們鎮的重點產業,近年來,我們想方設法大力推動蠶桑產業發展。加強與駐鎮幫鎮扶村單位省政府參事室和省廣新控股集團銜接賦能,建成香雲紗曬莨場和蠶桑香雲紗產業生態農業示範園,打造出蠶桑香雲紗產業與歷史、文化、休閒互相融合的特色旅遊新名片。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圍繞打造特色文化名片,合水鎮全面加強高流河墟非遺瑰寶的保護傳承和挖掘利用,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
被譽為「嶺南第一墟」的「高流河墟」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並於2009年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合水鎮投資2252萬元大力開展高流河風貌帶建設,先後建成了魚鱗壩、文化活動廣場、高河村史館等設施。2023年,陽春高流河墟非遺文化系列活動進一步把傳承民俗文化與發展旅遊經濟有機結合,讓千年古墟在新時代中展現魅力、綻放光彩。
合水鎮高河村黨總支書記 村委會主任 陳釗:高河村依託高流古墟大力發展旅遊業、餐飲業,現已形成了以風姜雞、艾頭雞等特色菜品為引領的飲食產業和鄉村特色美食一條街。下一步,高河村將牢牢把握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機遇,繼續提升一河兩岸環境風貌,充分利用好千年古墟文化和冼夫人歷史文化資源,深化「高流古墟+文旅餐飲」發展模式,打造陽春市「農文旅融合」的典範。
以高河村為樣板,合水鎮正全域實施18個行政村人居環境整治及風貌提升工程,目前已完成200條自然村美麗宜居鄉村項目建設。下一步,合水鎮將深入貫徹落實陽江市委「433」工作安排,緊緊圍繞發展定位,推動「百千萬工程」見行見效、走深走實。
合水鎮委書記 林斌:接下來,合水鎮將立足區位和資源優勢,圍繞蠶桑、春砂仁、陽春堅果等精新特優產業,夯實產業振興基礎,加快農業品牌增值增效體系建設。
來源: 陽春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