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就隱約感覺折扣零售的風很大,但著實沒料到,時間來到今年,折扣零售的熱度還能再度攀上新高。
數據顯示,從年初開始折扣賽道佼佼者奧萊業態,業績就迎來了全線大反彈。僅1-2月,首創奧萊全國十五城就取得銷售額22億元的好成績,同比增幅高達25%。其中北京首創奧萊,業績更是一騎絕塵,近7億元的銷售額,直接創下開業十年來最高。
後來的幾大節日加持下,奧萊的業績更是水漲船高,以五一為例,假期間奧萊就再次迎來流量高峰。僅長沙友阿奧萊園區,客流量就超30萬+,車流量也累計高達7萬+。總銷售額更是實力見證,同比增長高達35%。
素有「線上奧萊」美譽的唯品會,業績同樣「能打」。這家正品特賣電商,今年開年來,在全國多個省市的銷售額均已增長超30%。五一消費黃金周同樣表現上佳,線下實體店人頭攢動,不少門店內大排長龍。
線上電商同樣熱鬧,多個產品品類喜迎翻倍銷量。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在該平台眼下大熱的戶外桌椅、戶外營地車等產品都至少獲得了300%的漲幅,預製菜銷量增長更是達6倍以上。
理性消費浪潮下,這家特賣電商眼下對年輕人無疑有滿滿吸引力。前不久唯品會遭遇意外崩潰,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它竟已成年輕人最喜歡購物APP第二名。
不少人將折扣零售取得的成績歸功於消費復甦,但奇怪的是,為什麼是折扣零售先吃到第一波紅利?
縱觀眼下國內消費環境,年輕人確實一定程度在報復性消費,但總體還是休閒娛樂領域的消費多,折扣零售的異軍突起難免讓人意外。
還是網友總結到位,經歷過去幾年後,年輕人更加明白生活務實的真諦,更多偏向性價比,消費態度更加理性,大牌低價就恰好戳中了這種普遍的心理變化。
其實早在去年就有大量調查表明,理性消費的時代已經到來。北師大調查顯示,近7成新青年時尚消費者首要考慮性價比。眼下放開到來,理性的消費習慣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在年輕人中更甚。
相信這正是諸多券商、投行紛紛押寶折扣零售的原因。自2022年四季度以來,瑞銀集團、里昂證券、野村證券、Benchamark等機構紛紛將唯品會評級上調至「買入;今年以來,更有國信證券等大量機構看好唯品會全年業績增長,預料公司市場份額保持穩定……
折扣零售在經歷過過去幾年的鋪墊後,眼下已經來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並且在消費復甦大勢下,還將進一步實現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