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新版問界M7,知道年輕人的好了?

2024-05-17     雷科技

作為問界「當紅炸子雞」的M7系列,近期也迎來了全新改款,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任余承東親自為煥新版問界M7 Max預熱,售價為29.8萬元起,新車發布時間定在了5月31日。

市場沒有永恆的爆款,強如特斯拉Model Y這樣的標杆,不靠點優惠補貼,銷量也免不了下跌。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必不可能出現永遠的贏家。問界新M7的銷量連續5個月沖高之後,在2024年1月份達到頂峰,隨後開始走低,如今被「死對頭」理想L7贏了一頭。

問界M7系列的改款車型迫在眉睫,好消息是,問界並沒有讓我們等太久。除了價格這一亮點外,新車還全系標配HUAWEI ADS 2.0高階智駕,而且最終上市的價格或許會更低。設計上,煥新版問界M7也做了一些調整,可以說更時尚了一點,不知道這樣一款改款車型,能否復刻去年的銷量傳奇?

褪去「中年色彩」,迎接年輕人

余承東於5月16日發起了一個關於新款問界M7升級的投票,得到許多網友的參與和反饋。投票結果顯示,大家對外觀和內飾的升級有更高的呼聲。投票不過是賣個關子,實際上煥新版M7 Max早在4月份就蓄勢待發,最明顯的升級就在外觀和內飾。

問界M7 Max煥新版改款思路與問界新M5類似,前臉換上了「小嘴」格柵,看起來更像是新能源汽車。相比於現款問界新M7,煥新版問界M7 Max增加了星際藍車身配色、赤茶橘內飾配色以及一款新設計的20英寸七輻星爍輪轂可選。煥新版內飾設計也做了調整,主要體現在材質和配色,換上星環散射體,跟上了問界最新車型的設計語言。問界M9近期也更新了一款輪轂樣式,往商務風更進一步了。

根據一些門店提供的信息,問界M7目前消費群體的年齡段主要在30-50歲之間,通常是華為手機的用戶,對華為品牌認可,也希望體驗更流暢的車機系統。由此能看出,問界M7並沒有覆蓋到20-30歲的主流年輕消費群體,提振銷量只能走年輕路線。

更年輕化的設計語言往往能吸引年輕家庭的青睞,至少問界新M5的改款方向也是如此。問界M7系列的產品力十分均衡,華為的高階智駕能力有目共睹,改掉車上的「中年氣息」,在肉眼可見的地方實現「減齡」,在撬動更龐大的年輕消費群體上有積極意義。

新上的4個版本,主要區別還是座位數量、動力配置、零重力座椅、百變空間之類的,並提供了一個可選的科技舒享包,選裝價格未知,預計會是15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鴻蒙智行App當中(官網尚未更新),煥新版問界M7 Max與問界新M7分開顯示,並且全系標配華為高階智駕。不過,小通認為問界29.8萬元起步的煥新版M7 Max的目的並非是覆蓋原有的產品線,現款的Plus版大機率會被保留,改款不過是時間問題。前陣子智界S7入門版提供了基於視覺的HUAWEI ADS基礎版服務,可以預見的是,入門版本的煥新版問界M7也會搭載,替換掉原有的非華為智駕版本。

至於底盤和動力方面的改進,目前官方並沒有做進一步說明,可以確認的是加入了CDC可變阻尼懸掛。小通認為,問界M7的升級空間主要圍繞在內飾和智能化,逐步完善老款缺失的用料和設計細節,並通過軟體優化駕乘感受,下放問界M9上的一些特性。不過,作為一款主打百變空間的車型,問界M7的軸距不算很有優勢,給下一次大改款留了升級空間。

如此說來,「完全體」的問界M7目前就是小號問界M9,大家覺得這個比喻恰當嗎?

智駕才是問界的金字招牌

一款中期改款車型,外觀和內飾的升級是必要的,小通認為老款問界M7系列的內飾和外觀還有一些看似「趕工」的成分,細節處理還有些許粗糙,改款之後的確能滿足消費群體對新款問界M7的需求。不過在小通看來,談問界必然要提及HUAWEI ADS,這是大部分消費者選擇問界品牌最關鍵的因素。

煥新版問界M7 Max提供的依舊是HUAWEI ADS2.0高階智駕能力,車頂上的雷射雷達升級成問界M9同款的192線雷射雷達,雖然識別精度還無法跟256線雷射雷達比,但也強於當前主流的128線產品,可以識別到路面更多細小的障礙物。再加上多個版本OTA之後,HUAWEI ADS的算法更成熟穩定,在國內坐穩第一梯隊陣營。

華為和問界自然是懂得消費群體的需求,能選問界車型的消費者,基本上都是預算比較充裕,而且衝著華為高階智駕來的,至於駕駛樂趣應該需求不高。

問界新M5沒有用智駕版和非智駕版做區分,起售價為24.98萬元的增程Max版本就配備了帶雷射雷達的HUAWEI ADS 2.0高階智駕,基本上做到了全系標配。好處當然有很多,消費者可以體驗到高階智駕,又省去了在非智駕和智駕版本之間糾結的功夫,有更強的主動安全性能和更大的後期升級空間,試問誰又不想要呢?

另一方面,此前全網關注的問界M7事故風波,讓大家逐漸意識到問界非智駕版和智駕版之間的差距,基礎版的輔助駕駛方案來源於第三方供應商,而且AEB有嚴格的觸發條件,使得外界對入門款駕駛輔助持懷疑態度。在此影響之下,不配備HUAWEI ADS高階智駕的Plus版本車型恐怕難再被市場所接受,想要維持入門款的銷售,還得靠基礎版的華為視覺智駕了,價格上還能與老款持平,甚至有下探的空間。

配備高階智駕能力的煥新版問界M7 Max的售價的確不菲,但換個角度想,配備AD Max 3.0的理想L7要價更高,從智駕車型入手門檻的角度來看,煥新版M7還稍低一些,得看消費者更偏好華為的高階智駕還是理想的舒適駕乘了。

落後也要挨打

問界M7事故仍然歷歷在目,對新車銷售沒有影響是不可能的,這也為改款車型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性能更好的主被動安全。小通認為,華為高階智駕是問界汽車的金字招牌,要避免類似的事故再次發生,要麼增強用戶對輔助駕駛的認知,要麼將HUAWEI ADS高階智駕做到全系標配,不讓消費者有糾結的機會。

用戶對車輛的安全性十分敏感,也更看重問界汽車背後智能化的含金量。如今看來,問界選擇了後者,直接拆掉了非智駕這塊短板,換上更長的高階智駕長板。

鴻蒙智行必定十分重視問界M7的競爭力和銷售情況,這是問界最為熱銷的車型,曾經靠著問界M7一款車型,超越了理想品牌所有車型一個月的銷量。另一方面,中國消費者普遍對大尺寸車型情有獨鍾,問界M7依舊會是鴻蒙智行的銷量大頭。不過落後也要挨打,理想L7剛剛更新,去掉了Air版本,並把高配的硬體下放到低配上,做到了加量不加價,理想L6的性價比也很高,二者對問界M7形成合圍之勢,壓力算不上小。

但問界M7會因此敗下陣來嗎?可以放心,華為和問界的影響力仍在,M7這款車型通吃5座、6座新能源SUV市場,前期大賣也積累了市場口碑,而且華為高階智駕的表現力足夠拔尖,依舊會是很多消費者的購車首選。

真正要擔心的,可能還是處在轉型之中的合資品牌車型,以及沒有對應產品布局的新勢力品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a78ec0f5b0e769f099e47f61bd18e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