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中大型SUV,軸距近3米+6K大屏,只要17萬還免購置稅?

2023-10-27     汽車之家

在不了解車型產品力的情況下,以銷量作為購車決策的參考依據其實也算是一種最為奏效的方法,畢竟銷量可以衡量一款車型的受歡迎程度,更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該車型的認可度。所以人云亦云的購車行為踩坑幾率還是相當低的。當下,正值「金九銀十」銷售旺季的尾聲,我們不妨回過頭來看看9月份在炙手可熱的新能源(純電動)SUV領域中,各個細分級別的銷冠都是誰,以及它們到底有何等的誘惑力。

按照級別來看,小型SUV銷冠為哪吒AYA,月銷5225台,相比第二名的吉利幾何E螢火蟲高出近900台;緊湊型SUV和中型SUV領域都是老面孔了,比亞迪宋PLUS新能源、特斯拉Model Y,領先第二名一大截,並且二者都是網上沒贏過線下沒輸過的選手,需要注意的是,造車新勢力的相關產品都沒有進入前三;來到中大型SUV榜單,傳統車企出身的別克E5竟然奪冠了,相比第二名的銷量近乎翻倍。大型SUV銷量排名為何沒有出現在上圖?因為僅有紅旗E-HS9一款,其9月銷量為281台。

哪吒AYA——上市兩月連續奪冠

9月銷量:5225台

售價:7.38-8.88萬元

作為哪吒V的改款車型,哪吒AYA的成功並非偶然,因為V車型在此前就有很不錯的群眾基礎,當然,網約車的訂單也功不可沒。此外,其自身的性價比也非常不錯,都為銷量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為此也能看出,部分消費者在購買10萬元以下車型時,不會再將品牌放置首位了,更看重車輛的使用感受。

作為接替者,AYA設計進行了優化,說到設計,就不得不提它的主刀設計師常冰,紅旗L9、L5、H7、奔騰B30的造型都是他的作品,曾兩次被國家領導人選為檢閱車的CA7600J也是由他的團隊負責設計。

長寬高:4070/1690/1540mm,軸距:2420mm

AYA前臉設計靈感來自宇宙,新加入了點陣式格柵與鍍鉻飾條,整體精緻感有所提升。進氣口尺寸也有所增加,同時兩側還增加了通風口,運動屬性有所提升。其餘部分,最大的改變在於採用了雙色車身和貫穿式尾燈,車尾也去除了繁瑣的設計,高級感有了不小的提升。

內飾還是熟悉的配方,也是時下主流的設計,取消物理按鍵,只留一塊或多塊螢幕,整個車內相當簡潔。哪吒AYA主要對木紋飾板的配色進行了優化,車機系統也有升級,使用MT8675晶片,速度更快,並增加車載K歌、無線投屏功能。

不過在其他配置上哪吒AYA相比哪吒V有所調整,包括車道偏離預警、前方防碰撞預警、前駐車雷達、併線輔助、自動泊車等等配置都變成了選裝,雖然在哪吒V上有提供上述配置,但想實現L2級別駕駛輔助還是要花4000元選裝,目前哪吒AYA也同樣如此,也就是說同樣是花4000元,哪吒AYA能得到上述配置+L2級別駕駛輔助,性價比如何各位自行判斷。為何會有此般操作,不難理解,一方面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競品均是如此。

續航方面,哪吒AYA的NEDC工況續航里程為301km和401km,全系標配直流快充,30分鐘電量即可由30%充至80%。支持3.3kW對外放電。哪吒AYA優勢不少,售價、設計、智能化、續航均競爭力十足,原本的高性價比現在卻搞了些小「手段」,但配置表現仍可圈可點。總的來說,哪吒AYA在其所在的細分領域還是很值得入手的一款小車。

常勝將軍——比亞迪宋PLUS EV

9月銷量:36773台

售價:16.98-20.98萬元(冠軍版)

純電動緊湊型SUV常年霸榜的選手了,冠軍版車型出現拉低售價的同時,訂單也隨之激增,可以說是現階段最熱門的SUV車型之一了,近幾個月都有著3萬台左右的表現。不僅僅是宋PLUS車型如此,比亞迪其他車型也紛紛推出了冠軍版,價格戰也再次打響。

看膩了比亞迪王朝系列的龍顏「Dragon Face」設計語言?那不妨看看宋PLUS冠軍版的新樣貌,眾所周知它隸屬於王朝系列,如今卻頗具「海洋」氣息,線條圓潤流暢,更加簡潔,也更時尚運動。而令人不解的是,它掛靠在比亞迪海洋網進行售賣。

長寬高:4785/1890/1660mm,軸距:2765mm

外觀方面,EV車型採用封閉式格柵,是純電車型慣用的設計方式,簡潔也不失設計的整體性,加上海洋系列」X」設計元素的運用,又多了一份優雅。細節部分,車頭的品牌Logo由此前的「宋」更改為「BYD」。車身側面線條流暢且富有肌肉感,腰線從前燈組一直延伸到尾部,在C柱部位還有上揚式的設計。尾部方面,採用貫穿式尾燈組,並進行燻黑處理,搭配兩側C字形導流槽,與車頭遙相呼應。

車內是經典的家族式設計,祖傳的旋轉大螢幕尺寸因版本不同也有差異,DiLink智能網聯繫統也升級至最新版,並搭載5G技術,常規的娛樂和車機功能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同時,該車還換裝了與比亞迪海豹同款的水晶擋杆,精緻感順勢提升。方向盤中央的Logo與外部保持一致,均更換為「BYD」。配置層面,除最低配車型外,都有著喜人的表現,若想體驗L2級別的駕駛輔助,就需要選擇高配車型了。

宋PLUS EV的CLTC續航里程有520km和605km兩款,動力同樣有兩種可選,150kW和160kW,不過該車型全系均為前驅,想要性能的話,它無法滿足。關於比亞迪的三電技術就不必多說了,業內的大哥。綜合來看,宋PLUS EV稱得上是一位穩中求進的選手,依靠自身技術優勢,配合性價比獨步純電動緊湊型SUV市場。

網上沒贏過,銷量沒輸過——特斯拉Model Y

9月銷量:41428台

售價:26.39-34.99萬

你永遠不知道特斯拉車型的成本有多少,但不管它如何調整價格,銷量始終都高高在上,更誇張的是,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僅用30個月就完成了100萬輛Model Y的新車下線,可見其暢銷程度。縱使在新勢力品牌以及中國品牌車型的猛攻下,也未能將它拉下銷冠的位置。

時間可以改變一切,也能讓你適應很多事物,其中就包括Model Y的造型。起初看到Model Y 總會覺得它有些不協調,不過現在來看其實還不錯,若是不信,可以翻看市面上在售的部分新勢力車型,看它們是否也有著圓潤飽滿且無犀利線條車身。

長寬高:4750/1921/1624mm,軸距:2890mm

Model Y的造型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了,也無太多需要回顧的點,不過我們也預判下新款車型的樣子,按照特斯拉一貫的做法,Model 3與該車就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最大的不同或許僅在於整體高度。若還是此般路數的話,就可以預見新款Model Y的模樣了,整體更加簡潔,燈組狹長、凌厲。

以「毛坯房」著稱的Model Y時至今日依舊不變,幾年前,特斯拉車型的內飾可以說走在了時代的前沿,如今看起來確實有些素了,所有的功能都集成在中控屏上。不過,這種風格卻是被越來越多的車企效仿,難道時尚真的是一個輪迴?玩笑而已,現階段車型雖有模仿,但均進行了「精裝修」,通過設計和用料去提升座艙的高級感。

在智能化方面,Model Y目前在智能座艙以及智能駕駛方面,相較中國品牌車型,確實沒有優勢了,尤其是面對造車新勢力的產品時,然而在媒體的測試中,其智能駕駛似乎又有著優於它們的表現,FSD駕駛晶片的實力著實不容小覷。

目前,Model Y共有三個版本,每個版本對應的動力以及續航都不一樣。其中,後輪驅動版電動機功率為220kW,CLTC純電續航里程554km;長續航全輪驅動版對應的數據則為331kW、688km,高性能全輪驅動版為357kW、615km。說了這麼多,各位是不是會覺得Model Y的暢銷似乎和產品力的關係不大,的確如此,其品牌才是主要原因,簡單來說,就是大多數消費者更加信任特斯拉是高端新能源車型的「開山立派」品牌。

合資車新卷王——別克ELECTRA E5

9月銷量:4868台

售價:16.99-27.89萬元

作為別克基於奧特能平台打造的首款純電動車,別克E5相比於品牌此前的純電動產品,可謂是全新的開始,也是別克在電動車市場發力的支點,成果正如各位所見,別克E5多月蟬聯中大型純電SUV銷冠。首戰告捷,原因離不開出色的產品力,也要得益於其售價,能做到油電同價實屬難得,而這也使其在傳統車企的產品中難覓對手,當然了,面對新勢力產品,它的價格也有優勢。

或許是因為新平台首款車型的緣故,抑或是考慮到受眾群體的接納程度,別克E5的整體設計風格沒有太多新能源味,更像是一台傳統的SUV車型,不過時下流行的元素它一應俱全,不乏時尚氣息,而別克所擅長的高級感也依舊在列,故相比新勢力產品它更易被接受。

長寬高:4892/1905/1681(1684)mm,軸距:2954mm

具體來看,前臉採用封閉式格柵,飛檐展翼式前臉搭配車身同色的數字波浪陣列格柵,再配合兩側的深色鍍鉻,令其高級感不俗。車側短前懸長後懸的車身結構,賦予了車輛一定的動感感,另外,多條凸起的腰線也化解了車輛的臃腫感。車尾造型飽滿,亮眼之處在於貫穿式尾燈和領航燈風格的高位剎車燈,與全新Logo相呼應更顯精緻。

車內截然不同,新能源氛圍烘托到位,主要歸功於VCS智能座艙,科技感與現代化並進。6K 30英寸大屏、驍龍8155晶片、5G通訊技術都是座上客,智能車機的表現在合資車型中也算第一梯隊了。配置層面同樣不含糊,入門車型即可配備L2級別駕駛輔助、30英寸大屏、前排隔音玻璃、自動大燈等功能。

動力方面,分別有150kW、180kW、211kW可選,有前驅與四驅之分,CLTC續航里程分為三種,545km、603km、620km。同時,別克E5搭載通用汽車自研的三電系統,電芯熱穩定性提升10%,電池還採用了氣凝膠隔熱牆獨立式模組液冷板、電芯模組上蓋排氣道等熱失控防護措施,安全性方面值得信任。

此外,對於等等黨來說還有一個炸裂的消息,別克E5先鋒版的上市直接將售價拉低至16.99萬元,該價格買合資中大型SUV,相比於自家同級別燃油車售價還要低,還有更卷的嗎?別克E5原本就低於競品的售價,先鋒版上市後,已經能追平部分中型甚至緊湊型純電SUV了,再加之其自身產品力以及品牌口碑,相信銷量繼續上揚以及霸榜也並非難題。

寫在最後:

行文至此,相信各位對於上述銷冠車型也有了明徹的了解,它們能成為銷冠或是長期位居銷量榜單前茅,都有各自的「玩法」。此外,通過這些車型我們也看到了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變局,哪吒AYA讓我們看到消費者在購置10萬元以內車型時,更注重性價比,而非品牌;比亞迪宋PLUS EV冠軍版則讓展現出了中國品牌邊努力邊「卷」的一面;特斯拉Model Y就很明顯了,品牌的先入為主為其帶來了長期的利好,當然了,其產品力也夠強;至於別克E5,讓我們看到了老牌傳統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奮力一搏,以及技術的沉澱。

對於上述車型,各位有何看法,不妨評論區聊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a4d5aeccea02f59df741e7a8c2ca9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