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傑
時光的列車緩緩駛向2024年。回顧剛剛過去的一年,有太多身影、太多瞬間,讓我們難以忘懷。時光如炬,過往的腳步聲清晰從容,一些溫暖感動的場景歷歷在目,激勵我們不斷前行。
在回望中前行,在希望中起航。本報盤點2023年度菏澤新聞人物,分享他們拼搏奮鬥的精彩故事,充分展現新時代創業者、奮鬥者的時代風采和精神面貌,激勵全市上下凝心聚力、爭先出彩,向社會公眾持續不斷傳遞正能量。
傑出企業家代表
1月28日,全市企業家隊伍建設暨菏澤市傑出企業家頒獎大會舉行,市委、市政府授予李湘平、徐文芹、徐承秋、彭繼先、趙菁5人「菏澤市傑出企業家」稱號,記個人二等功一次。
企業興則經濟興。2023年春節後上班的第一天,我市召開高規格頒獎大會沒設主席台,讓5位傑出企業家「站C位」「當主角」,在我市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給予高度評價的同時紛紛表示,此次會議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傑出企業家、優秀企業家的關心關愛,向全社會傳遞了致敬企業家、關心企業家、支持企業發展的強烈信號。
卓越貢獻獎獲得者
牡丹產業發展類獲獎者:李曉奇牡丹創新研發團隊
牡丹文化藝術類獲獎者:上官超英、王超英夫婦
立足資源稟賦優勢,李曉奇牡丹創新研發團隊積極探索牡丹產業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在牡丹、芍藥的種植、出口、深加工和盆栽、鮮切花領域發揮各自的專長,各盡其能,完成一次次牡丹產業的破冰和重塑,講述新一代「牡丹人」的創新與前行。
一對藝術伉儷,兩顆赤誠匠心。上官超英是國家一級美術師,提出超大寫意畫論,從巨幅宣紙牡丹,到布上牡丹、瓷上牡丹,堅持不懈宣傳菏澤牡丹文化,作品被國內外各大博物館收藏。王超英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多年來發表近萬件攝影作品,獲獎百餘幅。她用鏡頭講述菏澤歷年來的大事件,定格菏澤牡丹的雍容和美麗。
巨野工筆牡丹畫領軍人物 程軍偉
巨野縣是全國唯一一個中國農民繪畫之鄉,也是中國工筆畫學會命名的中國工筆畫之鄉。這裡的工筆牡丹畫文脈流長、底蘊深厚,工筆牡丹畫創作量、銷售量在全國占80%以上。
巨野縣書畫院院長程軍偉介紹,他們創作的《花開盛世》《錦繡春光》《冠艷群芳》《國寶獻瑞》《盛世中華》《盛世長虹》等作品,先後亮相上合青島峰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東協博覽會、世界牡丹大會等重大活動以及人民大會堂、國家會議中心(上海)國禮展廳、美國紐約廣場等場所。
巨野縣書畫院開設了「陪伴花開」工筆牡丹畫專項培訓班,強化書畫技能培訓,打造「陪伴花開」志願服務品牌。經過系統培訓,幫助普通農民向專業畫師轉變,讓每一位書畫愛好者都能學上畫、畫好畫,吃好書畫產業飯。
「平原森林啄木鳥」 王海明
參加工作38年來,市林業局首席專家、二級研究員王海明一直奮戰在森林保護、濕地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第一線,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科技為筆、自然為墨,把論文寫在菏澤大地上,被譽為「平原森林的啄木鳥」和「生態文明的守護者」。
他始終堅持工作在一線,常年與病蟲害為伴,矢志不渝遏制蟲災;堅持送科技下鄉,走進田間地頭,面對面地向群眾傳授防治技術;注重科技人才培養和教育,努力把科技優勢轉化為育人優勢;致力於野生動植物保護,大力推進濕地保護與恢復,踐行生態文明,推動綠色發展。
亞殘運會舉重冠軍 崔哲、崔建金
2023年杭州第四屆亞殘運會舉重項目女子45公斤級決賽中,我市殘疾人體育中心運動員崔哲以116公斤的成績奪得冠軍,並創造新的亞殘運會紀錄。舉重項目女子61公斤級比賽中,我市殘疾人體育中心運動員崔建金四破亞洲紀錄、亞殘運會紀錄,最終以135公斤的成績奪得金牌。
「山東好人」 張濤、呂文傑
一倉庫突發火情,張濤、呂文傑沉著果斷,合力搭出救生通道,利用長梯營救被困人員。平凡人物演繹溫情故事,張濤、呂文傑兩人火場救人的過程,被現場市民拍下來並傳到短視頻平台,凡人善舉得到網友的一致點贊。
匠人匠心 牛德成
國網成武供電公司汶上集鎮供電所所長牛德成,長期紮根基層供電一線,技術精湛,善於創新,先後研發設計了「電力多功能施工車」「電桿旋切機」「電桿鑽孔機」「微型遙控開溝機」「自動伸縮鐵鞋」等28項實用創新成果,並成功應用到電力施工現場,有效提升了電力服務水平,節約了施工成本,取得了良好經濟社會效益,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泰山產業領軍人才」「齊魯首席技師」「齊魯大工匠」「齊魯工匠」「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他創建的牛德成技能大師工作室,入選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項目。
衝鋒一線的科技「偵察兵」 趙建
科學技術發展到哪裡,技偵工作就拓展到哪裡。從警18年,「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市公安局技術偵察支隊五大隊副大隊長趙建一直奮戰在技術偵察工作最前線,摸索創立多項克敵制勝技戰法,在重特大案件的偵破上發揮了關鍵作用,累計辦案1800餘起,打掉團伙1200餘個,抓獲嫌疑人3000餘人。
黃河灘區鄉村振興耕耘者 車發展
東明格魯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車發展返鄉創業十餘年,選擇了市場大、前景廣、產業鏈長、安全環保的虎杖深加工項目,開發了白藜蘆醇高端系列產品,實現單一產品向多元化產品發展。
該公司以「農民訂單種植、企業精深加工」的運營模式,堅持科技為鄉村振興服務,建設高標準種植基地1.3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虎杖種植示範基地。基地相繼帶動1000餘人靈活就業,為黃河灘區高質量發展積蓄力量。
拄拐農民畫師 馬凡葉
17年前那場意外,帶給馬凡葉的遺憾歷歷在目,右下肢的高位截癱讓他消沉了許久。朋友看他一直不出門,便帶著馬凡葉去參觀畫展。那一次參觀,為他打開了「重生」的大門。
馬凡葉通過苦學工筆繪畫技術成功創業,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在家鄉創辦了一家書畫院,免費開辦工筆牡丹畫培訓班,讓附近村民學習工筆牡丹畫。在巨野縣麒麟鎮,這個建在路邊、占地200平方米的書畫院,成為附近農民畫家夢開始的地方。
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 趙文雙
山東盛世芍花智慧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文雙,成長於牡丹芍藥種植世家。通過創新研發,他在國內率先培育出多頭芍藥,一棵莖上長出三頭花蕾,廣受市場青睞。
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菏澤鮮切花邁出國門、走向世界。發起成立了菏澤市牡丹區牡丹產業協會並擔任協會秘書長,創辦「花王牡丹產業園」和「盛世芍藥園」項目。「盛世芍藥園」的鮮切花項目在拉動就業的同時,還帶動了觀光農業的發展。成立「牡丹區青年創業示範基地」,為青年培訓搭建平台,廣泛開展牡丹芍藥公益性培訓。 記者 張嘯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