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在上汽臨港基地,70秒下線一台汽車

2024-05-23   澎湃新聞

70秒,一個人大約眨眼17次;70秒,也是上汽集團臨港基地下線一台車的時間。

其實這個速度還可以提高到60多秒,甚至更快。但在平衡質量、成本、效率、安全等因素後,上汽集團——這家中國銷量最大的汽車製造商認為,這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速度。

5月22日,澎湃新聞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走進上汽集團臨港基地,在距離臨港海岸線不遠的地方,諾大的智能汽車工廠里,工人、產線、機械臂、智能物流運輸系統,一刻不停地共同支撐著汽車製造高效運轉。

過去的2023年,上汽集團累計銷售汽車502.09萬輛,連續十八年穩居中國汽車銷售第一。上汽集團同樣是國內汽車出口的領跑者,2023年出口銷售量120.82萬輛,已連續八年位居中國車企出口銷量第一。

上汽集團臨港基地,是上汽乘用車在國內布局的四大工廠之一,主要承擔上汽集團旗下智己、飛凡、榮威、MG四大自主品牌乘用車產品的生產製造。

此番記者深入上汽集團臨港基地總裝車間,近距離感受智能汽車工廠的生產線,也見證了上海乃至中國現代化產業體系迅猛發展的一個側影。

上汽集團臨港基地。資料圖

進入海外100多個國家市場

走進上汽臨港基地總裝車間,龐大車間內分布著眾多生產線,如新能源車線、底盤一線、物料區域等,在智能化物流運輸車、機械臂等裝置和工程師輔助下,一輛又一輛汽車穿過流水線,完成裝配。

上汽集團臨港乘用車基地分黨委書記、臨港整車廠總監陳培鋒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臨港基地於2008年9月建成投產,總占地面積超過120萬平方米,包含了整車和發動機製造,是國內率先達到傳統技術和新能源技術全覆蓋的高柔性化製造基地。

作為上汽乘用車最核心的生產基地之一,臨港基地在過去的十餘年中,承載了上汽四大自主品牌與主銷車型的製造重任,其中既有高端新能源汽車智己、飛凡,也有暢銷海外的MG。

「目前,上汽集團已進入海外100多個國家市場,體現中國汽車的競爭力。」上汽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管熠中說,上汽為全球消費者提供了上海製造、質量可靠、品質卓越的中國自主品牌產品。

以MG為例,2024年1至4月,MG在歐洲市場銷量超過6萬輛,實現「量質齊飛」,躋身英、法、德、意、西等歐洲多國純電細分市場前列。澳新市場,MG颳起「中國智造」旋風,在澳大利亞乘用車市場、紐西蘭總市場繼續保持領先。

上汽集團臨港基地,車間流水線。資料圖

截至2023年,MG海外累計銷量已超220萬台,5年蟬聯「中國單一品牌出口冠軍」。

陳培鋒說,目前,上汽乘用車在國內擁有臨港、南京、鄭州、寧德四座全球領先的數字化工廠,臨港是規模較小的,這些工廠堅持以高端製造引領中國汽車產業不斷邁向發展新路徑,代表了中國汽車品牌先進位造水平。

「當前,上汽乘用車還在不斷擴大新能源版圖,鄭州、南京基地電池工廠已相繼啟動建設。」他說。

汽車產業智造升級

值得關注的是,以上汽集團為代表,中國汽車工業在數字化、智能化上不斷創新突破。

比如在上汽臨港基地,陳培鋒表示,近年來,工廠聚焦製造全業務鏈數字化運作,構建完善的數字化平台並落地應用,形成驅動自身內生動力,為企業製造全方位賦能。

上汽智能化的汽車製造車間,融合了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通過打造「智工藝、智生產、智物流、智品質、智運營」的應用生態圈,實現人、機、料、法、環、測系統互聯互通,實現工藝規劃、排產、內物流運作、生產及供應商端到端打通、從而助力實現製造效能飛躍式的提升。

「簡單來理解,我們在工廠里把負重最大、精度要求高的工序都交給機器人,比如裝配汽車輪胎、搬運、塗膠、噴塗。」陳培鋒說,「一方面人是有疲勞的,另一方面人是寶貴的資源,應該做更有技術的工作。」

目前,上汽乘用車已逐步形成廠內外業務高度融合的智能物流生態系統,同步打造了引領行業的創新轉型和能力外溢平台,制定企業級標準和規範,助力行業中小供應商構建輕量級數字化工廠,從而帶動全產業鏈降本增效,並形成高效協作、互利共贏的新型行業生態。

成效方面,臨港基地單車能耗降低3.8%,單車物流成本下降6%,潛在呆滯庫存資金減少2%。通過智能設備與數字化平台協同,完成生產開動率提升2%,小時產量提升了5JPH,生產效率提升了10%以上。

上汽集團臨港乘用車基地分黨委書記、臨港整車廠總監陳培鋒。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圖

新賽道核心優勢

目前上汽乘用車持續夯實純電和混動的雙線布局,以核心技術驅動核心市場,引領中國品牌向上突圍。

上汽集團已構建三大整車技術底座,分別是「上汽星雲」純電專屬系統化平台、「上汽珠峰」機電一體化架構、「上汽星河」氫能源專屬架構。多年來,上汽持續在純電、混動和氫燃料電池三條技術路徑上前瞻布局和長期投入。

同時,上汽形成了四大關鍵系統技術底座,分別是和「藍芯」動力總成系統、平台化「魔方」電池系統、「綠芯」電驅動系統、「銀河」全棧智能車解決方案。

具體來看,比如在純電技術領域,「上汽星雲」純電專屬系列化平台是中國汽車行業首個純電專屬系列化平台,具備「長軸距、主後驅、超薄電池模塊」三大專屬特徵,可覆蓋緊湊型車、中型車、中大型車和轎車、跑車、SUV、MPV等多級別、多種類的整車產品,技術水平國際頂尖。

而基於星雲平台開發的全球首款電動鋼炮MG4 EV,成為首個攬獲「英法德年度車型大滿貫」的中國電車,海外累計銷量超14萬輛,成為歐洲緊湊型純電銷冠。

對這家中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而言,這些關鍵技術創新不僅顯示雄心壯志,更重要的是,只有核心技術才能驅動市場,上汽必須加速智能電動化轉型,積極完成智能製造體系建設、提升智能製造能級,以核心技術為創新驅動完善高價值產品矩陣,從而推動中國汽車行業邁上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