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吳立新(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
藍色夢想 無限可能
1968年10月,美國阿爾文號深潛器的鋼纜突然斷裂,導致它在沒關艙蓋的情況下沉入1500多米的深海。萬幸的是,工作人員全都逃生,可深潛器里的蘋果等食物卻被直接浸泡在了海水中。
1969年9月,深潛器被打撈上來後,科學家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在深海浸泡了10多個月的蘋果等食物居然沒壞——從外形、味道到細菌分析都顯示其保存完好!而在隨後的對照試驗中,同樣的食品放在同樣鹽度的海水及同樣溫度的冰箱中,4~6周內就會完全腐敗。
海洋之神奇,不但賦予地球珍貴的生命,而且供給人類無盡的資源。在伴隨著地球形成以來的45.67億年間,它不斷刷新著我們的認知。
海洋有多大?地球表面的70.8%都是海洋,總面積約3.6億平方千米。海洋有多深?平均深度3688米,最大深度11034米,遠遠超過陸地的高度。地球上最大的山脈藏在海洋里——擴張洋脊,長度綿延可達6.5萬千米,而陸地上最長的安第斯山脈只有7000千米。按照海洋平均深度計算,海洋的體積約13.3億立方千米。近10年間,長江平均年徑流量約為9400億立方米,如果要用長江水灌滿海洋,需要流140萬年左右。
一望無際的廣闊海洋,還包含著生物、物理、化學、地質等各種複雜現象,對整個地球有無比強大的調節作用。可以說,地球生態系統和人類生存環境都要靠海洋來維繫。
研究海洋,就是在研究地球,研究人類的未來。保護海洋,也是在保護人類的家園,保護文明的可持續發展。
前文提到的故事,就涉及海底微生物分布、深部生物圈(存在於陸地地表和海洋底部1米以下的生物棲息地)等生物資源開發。此外,還有海底石油和天然氣、多金屬結核(裸露生長在大洋底部海山上的、殼狀的鐵錳化合物,富含鈷等多種金屬)、海底熱液硫化物(由高溫黑煙囪噴發構成的富含金屬元素的硫化物、硫酸鹽等礦物集合體)等礦物資源開發,足以在陸上資源已趨枯竭的形勢下為人類提供巨大寶藏。
而保護海洋環境、利用海洋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溫差能和海水鹽差能等,將為人類的技術革新開拓科學視野,構築一個壯闊浩瀚的藍色海洋夢!
2023年世界海洋日主題為「海洋星球 潮流之變」 (Planet Ocean: Tides are changing)。2023年6月《知識就是力量》,會帶領大家擁抱海洋,從淺海到深海,從環境到能源,逐一探索關於海洋的神奇奧秘和無限可能!
本文來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原標題《藍色夢想 無限可能》,撰文吳立新,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