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是世界上最高貴、最令人欣然為之付出的事物,地球上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與之相比;永遠不要低估孩子對你的愛,他們的愛比我們想像中要多得多。
作者:林小果(爸媽精讀主筆)
近日,被一個視頻暖心了。
北京天安門廣場上,一名男子為了讓父親清楚地看升旗儀式,讓老爺子坐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男子穩穩扶住父親的雙腿,堅挺地站立著。
升旗期間,老爺子激動地不斷鼓掌。
網友紛紛點贊留言:小時候你背我,現在換我了。
男子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對父親深沉的愛。
很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一點:孩子對父母的愛,往往超乎我們的想像。
國慶期間,讓全國網友關心的男孩路子寬,終於乘坐火車返鄉上學了。
這個11歲的孩子,在此之前,為了救爸爸,用了3個月拚命增肥36斤。
8年前,路子寬的爸爸不幸患上白血病。
為了治病,先後花了50多萬,錢花完了,病情也加重了。
醫生說:要想活命,必須進行骨髓移植。
不幸的是,全家人只有兒子路子寬和爸爸配型成功。
而爸爸堅決不同意,寧願放棄治療選擇去死。
「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我怎麼可能拖累他?」
但兒子聽說自己是唯一可以救爸爸的人,非常高興,一拍小胸脯:
「不就是抽點血嗎?我不怕,我們家不能沒有爸爸。」
爸爸可能不知道,兒子非常崇拜他。
在兒子眼裡,爸爸會騎摩托車,會修很多東西......
電影《找到你》有一句台詞:
我們最要感謝的其實是孩子。是他們帶父母成長,讓我們體驗到一種毫無戒備的,甚至可以獻出生命的愛,那是一種自由。
你永遠不知道,孩子在怎樣用力愛著我們。
孩子對父母的愛,永遠都是那樣的自然純樸。
前段時間,被一個來自醫院產房外的小小背影深深感動著。
小男孩的媽媽剛生完二胎。
弟弟先被抱出來,但是始終不見媽媽出來。
他非常擔心媽媽,想進產房裡看看,就對護士說:「我媽媽還沒出來。」
被告知不能進去,小男孩就站在產房門口,用手扒著門縫拚命往裡看。
很多網友看到這一幕,感動到熱淚盈眶......
小男孩的媽媽事後發朋友圈說:
「寶寶抱出去了,產房裡就一個人,冷冰冰的,這就是產房外的大寶。
聽到你的聲音,媽媽心裡暖暖的!」
我們常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有多麼的無私和偉大,其實,孩子對父母的愛,一點也不遜色。
我們給了孩子生命,孩子給了我們生活的色彩。
國外有一個採訪節目:如果選擇一個人共進晚餐,你選誰?
節目組邀請了幾對夫婦,告訴他們有機會和想要的人一起共進晚餐。
大多父母都選擇了偶像或者名人,比如歌手凱莉米洛、演員瑪麗蓮夢露、澳洲前總理霍克等等。
節目組也拿同樣的問題問他們的孩子。
孩子們都堅定地選擇和父母或者整個大家庭共進晚餐。
節目中的父母都沒有想到,自己在孩子的眼裡竟然比任何人都重要。
我們有時會因為孩子調皮、貪玩、不好好學習,而責備孩子,對孩子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
而孩子呢?
無論何時何事,他們都會全心全意地愛著我們。
丹·阿蘭德在《在養兒育女中長大》一書中說:
親子關係是世界上最高貴、最令人欣然為之付出的事物,地球上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與之相比。
永遠不要低估孩子對你的愛,他們的愛比我們想像中要多得多。
前不久,一個小男孩對媽媽的暖心表白視頻刷爆了朋友圈。
小男孩奶聲奶氣地說:
媽媽,我做你孩子時間很短,我一下子就長大了。
你做我媽媽的時間很長,你一輩子都是我的媽媽。
所以愛我的時候,別忘了愛自己!愛你哦……
說完,還比了一個甜甜的心。
網友說:心都被萌化了。
生活雖苦,但每想到,我的孩子,正滿懷期待地等我回家,生活也多了一絲絲的甜。
作家馮塵曾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相互滋養。我原本以為自己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後才發現,成全的,原來是我自己。
雖然孩子的愛,有時候很笨拙,不易察覺,但他們的愛,是那麼的純粹、簡單和美好。
知乎上有人提問:你的孩子做過最讓你感動的事是什麼?
有一個高贊回答是:
暑假,我腿被車撞了,臥床,哪裡也不能去。
七歲的女兒全程陪著我。
倒水盛飯,給我的腿按摩,幫我抬腿,翻身,洗腳......整整兩個月。
我媽和我老公要幫忙她都不讓,怕他們弄痛了我。
我對女兒說:「對不起啊,媽媽不能帶你出去玩啦。」
女兒說:「沒關係啊,反正我喜歡的是媽媽這個人,不是那些風景。」
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說:和小孩在一起,可以拯救你的靈魂。
很多時候,不是父母在教孩子,而是孩子在教我們如何愛自己,如何愛他人,愛整個全世界。
正如孫儷所言:孩子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完美,因為深愛著他們,所以願意把我們最好的一面呈現給他們。
不久前,蘭州市一輛公交車上,一位媽媽因為太累了,正在低頭熟睡。
7歲的兒子擔心媽媽磕著碰著,用胳膊默默撐著她的下巴,保持了近20分鐘。
孩子有時不知如何用語言表達愛,他們在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偷偷地愛著我們。
3個方法,讓孩子擁有愛的能力
1、學會向孩子「示弱」
有些父母很「勤勞」,他們包辦孩子的衣食住行。
覺得孩子還小,很多事情沒辦法自己完成,就幫他做好。
有些孩子,在家沒有洗過一次碗,掃過一次地,甚至穿衣服都是父母幫忙。
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3》里,霍思燕需要和嗯哼獨處48小時。
期間,嗯哼一直保護著「柔弱」的媽媽,幫媽媽倒水,揉腳、拿行李。
很多網友問霍思燕:「你是如何把嗯哼養成貼心的情話boy?」
霍思燕說:「我的秘訣就是撒撒嬌,說自己這個不行那個不行。」
只有父母懂得示弱,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才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愛。
2、學會向孩子「索愛」
很多時候,父母總以為能為孩子一輩子遮風擋雨,硬逼著自己無所不能。
對孩子來說,父母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父母如果有需要,孩子會不假思索、毫不猶豫付出自己全部的愛。
世界著名幼兒教育專家瑪麗亞·蒙台梭利曾說:
兒童,有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我們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內在的潛能和優點,而父母,就是幫助他(她)把這份能量有效地釋放出來的主導。
父母向孩子常常「索愛」,可以增加孩子的存在感、滿足感和幸福感。
比如下班回家後,和孩子「索」要擁抱;打掃衛生時向孩子「索」要幫助;受傷後向孩子「索」要安慰。
只有孩子知道自己是被需要,他才會主動付出愛。
3、 學會「享受」孩子的愛
孩子對父母的愛,是無條件。
父母的一個微笑,一個擁抱,都會讓他們開心半天。
曾看到一張暖心的照片:
一個背書包的小男孩蹲在地上,認真地為媽媽系上鬆開的鞋帶。
雖然媽媽手上提滿了袋子,但疲憊的臉上,充滿了幸福的笑容。
孩子的愛,可以給予父母溫暖和撫慰,讓父母在前行的路上充滿力量。
我們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也不要拒絕孩子愛。
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瞬間。
作者簡介:林小果,富書專欄作者,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高校教師,熱衷於兒童心理學研究,左手教育,右手寫文;本文首發爸媽精讀(ID:bmnfrc),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媽,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