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親坐在兒子肩頭看升旗:孩子對父母的愛,遠超出我們想像

2019-10-12     爸媽精讀

親子關係是世界上最高貴、最令人欣然為之付出的事物,地球上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與之相比;永遠不要低估孩子對你的愛,他們的愛比我們想像中要多得多。

作者:林小果(爸媽精讀主筆)

近日,被一個視頻暖心了。

北京天安門廣場上,一名男子為了讓父親清楚地看升旗儀式,讓老爺子坐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男子穩穩扶住父親的雙腿,堅挺地站立著。

升旗期間,老爺子激動地不斷鼓掌。

網友紛紛點贊留言:小時候你背我,現在換我了。

男子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對父親深沉的愛。

很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一點:孩子對父母的愛,往往超乎我們的想像。

國慶期間,讓全國網友關心的男孩路子寬,終於乘坐火車返鄉上學了。

這個11歲的孩子,在此之前,為了救爸爸,用了3個月拚命增肥36斤。

8年前,路子寬的爸爸不幸患上白血病。

為了治病,先後花了50多萬,錢花完了,病情也加重了。

醫生說:要想活命,必須進行骨髓移植。

不幸的是,全家人只有兒子路子寬和爸爸配型成功。

而爸爸堅決不同意,寧願放棄治療選擇去死。

「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我怎麼可能拖累他?」

但兒子聽說自己是唯一可以救爸爸的人,非常高興,一拍小胸脯:

「不就是抽點血嗎?我不怕,我們家不能沒有爸爸。」

爸爸可能不知道,兒子非常崇拜他。

在兒子眼裡,爸爸會騎摩托車,會修很多東西......

電影《找到你》有一句台詞:

我們最要感謝的其實是孩子。是他們帶父母成長,讓我們體驗到一種毫無戒備的,甚至可以獻出生命的愛,那是一種自由。

你永遠不知道,孩子在怎樣用力愛著我們。

孩子對父母的愛,永遠都是那樣的自然純樸。

前段時間,被一個來自醫院產房外的小小背影深深感動著。

小男孩的媽媽剛生完二胎。

弟弟先被抱出來,但是始終不見媽媽出來。

他非常擔心媽媽,想進產房裡看看,就對護士說:「我媽媽還沒出來。」

被告知不能進去,小男孩就站在產房門口,用手扒著門縫拚命往裡看。

很多網友看到這一幕,感動到熱淚盈眶......

小男孩的媽媽事後發朋友圈說:

「寶寶抱出去了,產房裡就一個人,冷冰冰的,這就是產房外的大寶。

聽到你的聲音,媽媽心裡暖暖的!」

我們常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有多麼的無私和偉大,其實,孩子對父母的愛,一點也不遜色。

我們給了孩子生命,孩子給了我們生活的色彩。

國外有一個採訪節目:如果選擇一個人共進晚餐,你選誰?

節目組邀請了幾對夫婦,告訴他們有機會和想要的人一起共進晚餐。

大多父母都選擇了偶像或者名人,比如歌手凱莉米洛、演員瑪麗蓮夢露、澳洲前總理霍克等等。

節目組也拿同樣的問題問他們的孩子。

孩子們都堅定地選擇和父母或者整個大家庭共進晚餐。

節目中的父母都沒有想到,自己在孩子的眼裡竟然比任何人都重要。

我們有時會因為孩子調皮、貪玩、不好好學習,而責備孩子,對孩子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

而孩子呢?

無論何時何事,他們都會全心全意地愛著我們。

丹·阿蘭德在《在養兒育女中長大》一書中說:

親子關係是世界上最高貴、最令人欣然為之付出的事物,地球上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與之相比。

永遠不要低估孩子對你的愛,他們的愛比我們想像中要多得多。

前不久,一個小男孩對媽媽的暖心表白視頻刷爆了朋友圈。

小男孩奶聲奶氣地說:

媽媽,我做你孩子時間很短,我一下子就長大了。

你做我媽媽的時間很長,你一輩子都是我的媽媽。

所以愛我的時候,別忘了愛自己!愛你哦……

說完,還比了一個甜甜的心。

網友說:心都被萌化了。

生活雖苦,但每想到,我的孩子,正滿懷期待地等我回家,生活也多了一絲絲的甜。

作家馮塵曾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相互滋養。我原本以為自己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後才發現,成全的,原來是我自己。

雖然孩子的愛,有時候很笨拙,不易察覺,但他們的愛,是那麼的純粹、簡單和美好。

知乎上有人提問:你的孩子做過最讓你感動的事是什麼?

有一個高贊回答是:

暑假,我腿被車撞了,臥床,哪裡也不能去。

七歲的女兒全程陪著我。

倒水盛飯,給我的腿按摩,幫我抬腿,翻身,洗腳......整整兩個月。

我媽和我老公要幫忙她都不讓,怕他們弄痛了我。

我對女兒說:「對不起啊,媽媽不能帶你出去玩啦。」

女兒說:「沒關係啊,反正我喜歡的是媽媽這個人,不是那些風景。」

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說:和小孩在一起,可以拯救你的靈魂。

很多時候,不是父母在教孩子,而是孩子在教我們如何愛自己,如何愛他人,愛整個全世界。

正如孫儷所言:孩子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完美,因為深愛著他們,所以願意把我們最好的一面呈現給他們。

不久前,蘭州市一輛公交車上,一位媽媽因為太累了,正在低頭熟睡。

7歲的兒子擔心媽媽磕著碰著,用胳膊默默撐著她的下巴,保持了近20分鐘。

孩子有時不知如何用語言表達愛,他們在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偷偷地愛著我們。

3個方法,讓孩子擁有愛的能力

1、學會向孩子「示弱」

有些父母很「勤勞」,他們包辦孩子的衣食住行。

覺得孩子還小,很多事情沒辦法自己完成,就幫他做好。

有些孩子,在家沒有洗過一次碗,掃過一次地,甚至穿衣服都是父母幫忙。

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3》里,霍思燕需要和嗯哼獨處48小時。

期間,嗯哼一直保護著「柔弱」的媽媽,幫媽媽倒水,揉腳、拿行李。

很多網友問霍思燕:「你是如何把嗯哼養成貼心的情話boy?」

霍思燕說:「我的秘訣就是撒撒嬌,說自己這個不行那個不行。」

只有父母懂得示弱,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才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愛。

2、學會向孩子「索愛」

很多時候,父母總以為能為孩子一輩子遮風擋雨,硬逼著自己無所不能。

對孩子來說,父母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父母如果有需要,孩子會不假思索、毫不猶豫付出自己全部的愛。

世界著名幼兒教育專家瑪麗亞·蒙台梭利曾說:

兒童,有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我們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內在的潛能和優點,而父母,就是幫助他(她)把這份能量有效地釋放出來的主導。

父母向孩子常常「索愛」,可以增加孩子的存在感、滿足感和幸福感。

比如下班回家後,和孩子「索」要擁抱;打掃衛生時向孩子「索」要幫助;受傷後向孩子「索」要安慰。

只有孩子知道自己是被需要,他才會主動付出愛。

3、 學會「享受」孩子的愛

孩子對父母的愛,是無條件。

父母的一個微笑,一個擁抱,都會讓他們開心半天。

曾看到一張暖心的照片:

一個背書包的小男孩蹲在地上,認真地為媽媽系上鬆開的鞋帶。

雖然媽媽手上提滿了袋子,但疲憊的臉上,充滿了幸福的笑容。

孩子的愛,可以給予父母溫暖和撫慰,讓父母在前行的路上充滿力量。

我們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也不要拒絕孩子愛。

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瞬間。

​作者簡介:林小果,富書專欄作者,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高校教師,熱衷於兒童心理學研究,左手教育,右手寫文;本文首發爸媽精讀(ID:bmnfrc),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媽,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X8-xG0BMH2_cNUgPD4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