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紅了,西紅柿紅了,村民們忙起來了。近日,景泰縣漫水灘鄉的田間地頭,紅艷艷的果實映紅了村民的笑臉,特色種植鼓起了群眾的腰包。
這裡是漫水灘鄉富民村的西紅柿種植點,一片片綠油油的西紅柿田裡,兩米多高的西紅柿秧子搭在整齊的架子上,一顆顆果實大小分層,掩映在綠葉下,成就了別樣風景。如今,頭茬果上市,村民們正忙著採摘。今年,富民村種植西紅柿六百多畝,目前,收購價錢穩定,出貨量每日近百噸。
漫水灘鄉富民村西紅柿收購點負責人王建恆:8月3號開始收,每天基本上都發個30多噸40噸,收了這十天時間,發了三四百噸貨。
集中收購西紅柿的王建恆也是最早在富民村種植西紅柿的人,他發現商機後通過建立合作社,帶動了更多群眾種植西紅柿。
漫水灘鄉富民村西紅柿收購點負責人王建恆:帶動農戶發展當地經濟,種西紅柿這個產業,規模越來越大,種西紅柿的農戶越來越多,也能帶動地方的經濟發展。
西紅柿產業發展前景好,風險也很大。為了更好地抵禦風險,提高收入,富民村的群眾們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積極加入合作社,從種植到銷售,全力合作,抱團發展。
漫水灘鄉富民村黨支部書記 徐國景:(合作社)提高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在購買農資這一方面能夠降低農資價格,在銷售這一方面以合作社形式銷售,價格相對來說好一些。
正在地里忙活的王斌年是從天祝藏族自治縣搬遷到富民村的。在這裡,他努力學習種植技術,家裡收入逐年提高。今年,他種了九畝多的西紅柿,長勢良好。
漫水灘鄉富民村村民王斌年:有問題我們就拍照片,我們現在的技術後盾是甘農大的教授,給他發照片,他給我們解決。通過微信,推薦我們用啥藥,還有化肥經銷商、農藥經銷商都有技術員,請到田間地頭看,然後我們對比,看哪一個說的準確,哪一個方法比較合理,我們就推廣。
富民村的西紅柿收購點上堆滿了貨品,工人們有的撿拾裝筐,有的裝車起運,一片忙碌景象。同樣,在枸杞地里忙活的群眾也是滿滿的收穫感。一顆顆枸杞從枝頭匯聚到筐里、桶里,帶給群眾豐收的希望。
(融媒體記者 丁維濤 陶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