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今生抹不去的遺憾:母親離世時,我沒能陪在她身邊!

2020-03-24     愚伯的自留地

文:田建新

圖:來自網絡


我小的時候,母親是如何親我的,我已大多不記得了。但母親是如何疼我的兒子,親她的孫子的,我卻是難以忘懷。母親不但養育了自己的兒子,有生之年裡,也時刻關注著孫子的成長與快樂。



我小的時候,物資還貧乏,經濟很貧弱,除了緊張的吃的糧食,也沒有什麼可以可口養胃的。母親愛我們兄弟姐妹的形式,就是不分晝夜的勞作,甚至在疾病中,也力爭我們得以吃飽穿暖,和父親一起教我們學勞作、學知識、學做人,在她的嚴厲要求和監督下,盼望我們趕快成長起來,特別是兒子們,要成為她心中盼望的家裡的頂樑柱。


到了母親疼孫子的時候,我們已經接替了她的勞動任務,物資豐富了,條件改善了,沒有什麼後顧之憂。可完成了任務的母親,卻沒有心思安享晚年,她在關愛著下一代的健康和成長。然而她此時已經沒有了嚴厲的要求,她日日盼著周末孫兒來看望她。


她把所有的兒女們、親戚們孝敬她的那些好吃的,積攢起來留給孫子,每次見到孫子都噓寒問暖,還給孫子零花錢,只為博得他的高興,能多到她眼前轉轉,陪她說說話。兒子的這種待遇,是我小時候求之不得的夢,然而年少的兒子卻幾乎不懂得珍惜。



母親還是悄悄地走了,在病魔的肆虐與折磨下,堅強了一輩子的母親沒有顯示痛苦地離去了。可是母親卻留給我一輩子也抹不去的遺憾,就是在我離開她病榻才兩個多小時,她就停止了呼吸。雖然之前她已經不能完整說清楚一句話,但我還是希望聽到她最後的哼哼聲,如我小時候咿咿呀呀學語時,旁人誰也聽不懂的聲音,但我知道,母親一定能聽得懂。


我十分後悔那天晚上回學校值夜班,我甚至有些痛恨學校為什麼非要上晚自習。我之所以能回去值夜班,也因為母親的病榻前還有她別的兒女在,母親是一直希望我安心努力工作的。


等我接到電話急匆匆趕回家的時候,母親已經帶著慈祥的面容,溘然長逝。我摸著母親留有餘溫的的手臂,柔柔的軟軟的,有一種小時候的赤子之身被抱在她臂彎里的感覺。


我撫摸母親的面容,盯著母親的儀容,任憑眼淚流淌,母親面色紅潤如生人,白髮絲絲縷縷非常的整潔。母親把這樣安詳的神態留給我們,這是多偉大的母愛啊,她以為這樣就會減少我們失去她的痛苦,永遠記住她堅強與慈愛的一生。


我默默看著母親躺在床上,我在輕聲埋怨母親,為什麼不等我回來?僅僅兩個多小時,她就離我而去,而且再也不能開口說話了。我不能嚎啕大哭母親的離去,她一生信神,樂善好施,為了我們的健康幸福,誰也不知道她曾在神靈面前有多少奉獻,有多少祈求。我只相信,母親旳誠心早已感天動地,她的靈魂已經被引進天堂,去了她一生都想去的樂園。


在母親去世後的日子裡,我夜夜都想夢見母親,更希望母親能給我說些什麼,哪怕就像小時候不聽話惹急了她,她也會用手而不用心揍我也好。兩個多月後,終於有一夜我夢見了母親,宛若多少年前跟隨母親學習勞作的場景,母親是那樣的能幹,家裡家外都收拾的停當,田間的她,不遜色於任何一個人。



第二天早飯時,我興奮地說與妻子聽,我說我還夢見母親還在收拾堂屋後的院子,她彎腰除草平地,拾掇通向房後小院的小路。母親說,這樣好讓我們回家時有個安心停車的地方。夢就是夢,妻子也知道我們家本沒有這樣的場景和後院,但她知道,母親生前能動的時候,總會將自家門前被過往車輛壓毀路面想法子鋪平,時常打掃的乾乾凈。


我們擔心她的勞累和身體,母親總是說:「誰從這樣的路上經過,都不會罵咱。」母親,是歷練過來的人,所以,母親從沒有說過她病的痛苦。


妻子說:「要不,到母親墳前看看她吧,你大概是太想念她了。」我在母親墳前禱告,讓母親有什麼想法一定告訴我,給我託夢。妻子說:「你不能這樣亂說,母親在另外一個世界,母親應該很愉快很幸福的。她不給你託夢,說明她很開心。」我當然希望母親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有了我們對它的思念和祈禱,母親一定會更踏實而幸福的。


母親在世的時候,母親的虔誠大家有目共睹,總是為我們祈禱,請求上帝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安幸福,也保佑全村的人都能早點過上好日子。母親也許不知道,不,母親一定是知道的,因為母親在天堂,天堂的人能俯視人間一切。我從不認為母親迷信,那是母親的虔誠和善良,也是母親與命運抗爭的另一種精神形式。


我想再次夢見母親,告訴她我依然記得清楚,30年前,夜幕降臨時她在村東口等我從十幾里外的中學放學回家的情態。我的貪玩讓她揪心地久等了,看到我一步步走近她,母親焦急的神色舒緩了,直罵我不早點回來。


我也希望如妻子所說,母親在那邊過得快樂幸福,母親是不忍打擾我的睡眠,才不輕易入我的夢,不願我時常因想到她而忽然忘了自己正在幹什麼,忘了自己需要幹什麼。


母親啊,雖然您離去了這麼久,但我們依然思念您,揮之不去的是您的音容,您的教誨的聲音。



我在用文字記述我的心跡,我也在想念您,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出,擦了還有。母親啊,請你走進我的夢裡,這樣我就會回到童年,在你的教誨下,在您的責罵下,在您的保護下,重新成長起來。


母親,願您安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V_7D3EBrZ4kL1Vic9h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