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新,西工大團隊研發消防滅火無人機

2019-11-26     西安封面

向火而行,在濃煙和烈焰之中以生命護衛生命……消防員無疑最危險的職業之一。能否用現代科技產品直接代替人工滅火?西工大科研團隊研製的「消防滅火救援無人機」把這個想法變為現實。日前,在山東青島舉辦的2019中國通用航空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上,「消防滅火救援無人機」榮獲大賽科技創新組一等獎。

西北工業大學消防滅火救援無人機項目獲團隊

由西工大航空學院李占科老師團隊研製的 「消防滅火救援無人機」還有著響亮的名字:「天龍1號」、「天雷1號」。「通俗地講,『消防滅火救援無人機』是利用航空多旋翼無人機技術與微型火箭彈技術、消防滅火技術相結合,研發出一種機動靈活、操縱簡單、響應迅速、投彈精準、「察滅」一體、成本低廉且安全可靠的新型消防救援裝備。」李占科介紹說,他們研製的「消防滅火救援無人機」的最大優勢在於:可以直接代替人在各種複雜的環境中,出現在任何火情現場;可垂直起降和懸停,不受樓宇高度、樓間距以及森林複雜地形環境限制,響應速度快,發射/投彈精度和滅火效率高,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察滅一體化」。

「我們團隊依託西北工業大學多年的無人機及相關技術研究積澱,在高抗風穩定飛行平台設計技術、高精度滅火彈發射技術、高效滅火劑彌散技術和避障技術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使得「天龍1號」和「天雷1號」滅火無人機具有明顯的優勢。」據李占科介紹, 「天龍1號」特點是高精度射彈式滅火,主要應用不同的高層建築,其難度在於一是要保證無人機可以靈活、準時、準確到達火情點;二是發射滅火彈時,要保證高的命中率和滅火彈的有效破窗效率、爆破率。

為保證無人機可以適應複雜的建築環境,團隊在飛行器平台設計上充分考慮不同樓層、樓群的風力影響,包括無人機的穿越、避障,在飛行器外形設計、動力設計、自動控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創新與改進,保證了無人機可以在各類複雜的建築環境中完成任務。

同時在複雜的環境中穿越飛行,懸停瞄準後高速發射滅火彈,這一系列的操作都是在空中進行的,在保證高命中率的前提下,巨大的「後坐力」衝擊對設備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團隊在無數次的試驗嘗試中,創新性的提出『滑軌式無后座力』的發射技術,徹底解決了這一難題。」李占科告訴記者。

目前高層窗戶絕大多數採用的是「鋼化玻璃」,無人機由於動力和載重有限,會遇到無法穿透窗戶的情況。針對這一難題,團隊改良了滅火彈彈頭,發明滅火彈的二次衝擊破窗技術,在不增加動力載重的情況下實現滅火彈的高「破窗率」。同時,為了避免「啞彈」的出現,提出了「雙保險」的導爆技術,保證 高「爆破率」。

「它是『轟炸』投彈式滅火,主要針對類似森林火災的火情現場」談到另一款產品「天雷1號」的特點,李占科介紹說,針對大規模火情,團隊採用多架無人機「編隊集群」式滅火。同時還採用了高精度雷射瞄準測距、輕質脆性可降解阻燃彈殼和任意高度滅火劑彌散技術等,保證了滅火的效率和效果。

團隊還為設備設計了「彈藥」,經檢測試驗,這種特製的「彈藥」的滅火效果遠超一般的滅火劑。李老師還告訴我們,團隊研發的設備不僅僅只是滅火,還可以在火場等特殊環境中投放藥品、食品等救援物資。

據了解,「消防滅火救援無人機」無論從滅火的效率效果,還是在成本上,對於傳統的滅火方式具有明顯優勢。目前團隊研製的設備已經在多地的森林火災、高層建築火災測試中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各項指標都遠遠優於傳統的消防滅火方式。

談到團隊後繼研發規劃,李占科表示說,將重點開發大載重無人機,進一步提高滅火效率,發展更便攜、更易於操控的小型化滅火無人機。「未來每一個高層住宅小區都可以配備和使用滅火無人機,這樣在專業消防人員到達前,可以有效抑制火情或滅火。」李占科和團隊對無人機滅火的應用前景充滿期待。

來源: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姜泓 圖/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楊力

編輯:芥末花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QcYqG4BMH2_cNUgeCx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