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平價品牌與大牌合作聯名款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合作花樣也在不斷變換,由最初的同領域合作再到現在根本無法想像的跨界合作,設計師們把時尚玩出了風采。儘管我們時不時就能看到品牌設計師合作出聯名款,但還是能吸引到源源不斷的消費者,甚至還會出現「瘋搶」的現象。為什麼這種合作現象會演變成一種潮流趨勢了呢?而消費者為什麼會爭先恐後地去購買聯名款呢?
香水品牌祖馬龍(Jo Malone)與快時尚品牌ZARA聯手推出ZARA Emotions香水系列,依舊採用Jo Malone一向的極簡風設計以及高級的香氛味道,但價格卻十分親民。
據了解,Jo Malone為了與ZARA更好地合作,親自前往不同國家的多家ZARA門店尋找靈感,想要在香水產品中融入ZARA的品牌特色,與服裝聯繫在一起,從而連通視覺和嗅覺的感受,打造Jo Malone不同於以往的風格。其中「VETIVER PAMPLEMOUSSE」香水靈感來自於白色棉質汗衫,是葡萄柚、香根草香味的結合體;「FLEUR D'OANGER」香水調和了橙花、橙花油、伊蘭,就像是一條表明態度的金色亮片禮服;而「AMALFI SUNRAY」為清新的佛手柑、柑橘、橙花組合而成,就像是一件件印染的,流動的襯衫或裙子。
除此之外,還有融合佛手柑、薄荷、麝香帶有中性香調的「WATER LILY TEA DRESS」,淡雅的「TUBEREUSE NOI」和幽香的「BOHEMIAN BLUEBELLS」等一共八款香水。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味道的香水,但如果是「選擇困難症患者」,可以考慮購入8款香水的收藏禮盒,一次滿足8種需求。
據悉,Jo Malone與ZARA的這次合作不僅會停留在香水,明年還有可能會增加蠟燭香薰的合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近年來,大牌與平價品牌的合作越來越多,同領域或跨領域聯名合作層次不窮,如同樣是快時尚品牌的H&M,幾乎每年都會與大牌設計師聯名合作。去年與Moschino聯名之後,今年又轉向與Giambattista Valli合作聯名款。再如Dior與Nike聯名的鞋款,Goyard與Vans的跨界聯名合作的鞋款。
那麼這種現象為什麼會頻頻出現在時尚界呢?對消費者又有什麼樣的好處呢?
給消費者帶來新鮮感
不同品牌間元素和文化的相互碰撞和融合,給品牌本身注入了新活力。人本身就是一個好奇動物,會對新鮮的事物產生好奇心,於是萌生探討新事物的想法。而品牌之間的合作,正是抓住消費者好奇的心理,因為無論是同領域還是跨界的合作,都能給原先的品牌帶來新鮮感,不同設計師在合作中不斷嘗試新的東西,這過程中會碰撞出火花,從而激發年輕消費者的熱情。
如不同品牌合作衍生的新產品系列、新包裝、新創意等,可以給原先一成不變的品牌形象帶來新的動力,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十足的新鮮感,從而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慾。
平價購買高級感
現實生活中,存在著許多時尚追求者,也許他們熱愛各大奢侈品牌,認同並追求其品牌的時尚理念,但由於自身條件的限制,並不能隨心所欲地購買大牌,而平價與大牌的合作正符合這部分消費者需求,他們以親民的價格買到高品質的時尚單品,以平價購買的高級感讓更多消費者滿足精神層面的追求。
共有的時尚追求理念
兩個品牌的合作一般都基於有共同的時尚品味追求,這樣才會讓合作變得有價值,這種價值有利於企業本身,更有利於消費者,因為品牌的合作會融合兩種相似但不相同的時尚風格,消費者在追求與自身相符合的時尚理念的同時,又可以體驗到其他品牌的新穎。
再者,對於本身是高消費水平的受眾來說,價格並不是大牌與平價的聯名合作的吸引點,吸引他們注意並產生購買慾的一定是獨特的設計或時尚品味。
熱議話題的驅使
如今,各種品牌之間的聯名都會迅速成為網絡熱議話題,而熱議話題的形成會驅使著人們購買慾望,尤其是年輕消費群體,甚至還會出現「跟風」現象,因此品牌會順勢推出符合目標消費群體的產品。
正如剛退伍的GD權志龍將自己的時尚品牌PEACEMINUSONE與Nike合作聯名鞋款。小編預測這聯名鞋款將會掀起強勁話題。
「物以稀為貴」
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追求的不僅是物質,而上升到精神層面的追求。越是限定款,越是想要得到,當自己擁有一件難求的時尚單品時,就會產生一種精神上的滿足感。而品牌之間的合作正是抓住消費者「物以稀為貴」的心理,來順勢推出限定款系列。
除了平價品牌與大牌合作之外,還有大牌與潮牌之間的強強聯手,如Supreme與RIMOWA合作的蜘蛛網旅行箱。又或是平價品牌之間的各取所需,當然還有品牌與名人之間的合作聯名,甚至還出現了三方品牌聯名合作,如CLOT x fragment design x Nike。但無論是什麼方式的聯名合作,歸根結底還是互相能找到與對方合作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