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存款怎麼處理?自己養老還是全留給孩子,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2019-06-09     識物集

現在父母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了,很多父母手上多少都會有些存款,存款是留給孩子還是自己?這樣的選擇會對孩子的將來產生深遠的影響。李嬸是這樣的一個媽媽,她與丈夫打拚了30個年頭,終於在60歲時有空閒時間休息了。近來,李嬸就面臨這樣一個選擇,老兩口已經把之前的積蓄在城裡給兒子和媳婦買了套房,老兩口在鄉下住著。但兒子還常回家問她要錢,李嬸覺得兒子實在不像話,活活的就是啃老族。那老人的存款該怎麼處理呢?自己養老還是全留給孩子,聰明的父母往往會這樣做。

1、把存款全部留給子女

大部分的中國父母都是這樣的想法,這種做法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畢竟子女是自己最親的人,不留給他們,那留給誰呢?把錢留給子女,等他們買房,也可以和子女繼續住在一塊。我們知道人老了,就會比較孤單,總想和自己的兒女住在一塊兒。

但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喜歡和父母一起住,與父母的思想,生活習慣合不來。年輕人做點事也會受到父母的指指點點。然而,辛苦養到大的子女,還幫他娶媳婦,買房子,最後卻只能落到自己以前的老房子裡。一年到頭只能盼著子女回來看他們幾次,折都是奢侈的事。對於這種情況,把存款留給子女,父母也根本享不到福。

2、把存款留給自己

有些父母認為子女已經成年了,將來的生活還是要靠自己,不能再依賴父母了。多給自己留點存款是增加安全感的一種方式。人老了就沒有賺錢的能力,向子女要錢,子女未必每次都願意給。

另外,如果有存款,老人也可自由支配生活開支,比如參加什麼團體活動,去一些好玩的地方旅遊,結伴喝點早茶等,日子會過得休閒自得。但這樣一來,也難免會些子女認為父母很自私,什麼都只想到自己,不顧子女的感受。在親朋好友之間,也會常常說自己的父母怎樣怎樣。久而久之,子女與父母就會產生矛盾,一旦父母生病,子女不願意來照顧父母。到頭來,父母只能孤獨後半生。

3、真正理智的父母通常這樣選擇,需要時部分給予,但不是全部給予

其實,父母對子女不要過於寬容才是處理與子女關係的比較好的的方式。如果子女在某段時間,生活出現了困難,那麼,父母可以慷慨解囊。如果,子女生活十分富裕,那麼肯定是沒有必要給予了。總之,子女有需要就給予,不要不捨得。子女沒需要,也不用硬塞,留著給自己花,過好自己的晚年生活很重要!

把存款給予孩子,還是給自己養老,希望父母都能理智地選擇,千萬不要因為處理不好,而影響了父母與子女的感情,大多數子女肯定也都希望父母能有個幸福的晚年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L7sv2wBJleJMoPMvRZ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