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褲可以說是時尚界一個偉大的誕生。當你不想穿leggings或裙子的時候,一條帥氣的牛仔褲就能解決一切搭配難題。
牛仔褲這種單品可追溯到19世紀,原先是指褲子的斜紋棉布料,但因這種布料很容易與其它常用的服裝混為一談,所以多被稱作丹寧(Denim)。
我們最耳熟能詳的第一條牛仔褲是由美國裁縫師Jacob Davis和最開始做布料批發商Levi Strauss發明的。
當時由於美國西部興起淘金熱潮,工人們常抱怨褲子容易撕裂,因此耐磨、而且口袋上又用了銅質鉚釘做固定的牛仔褲深受他們的喜愛,這也讓丹寧布料聲勢大漲。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牛仔褲幾乎成為了所有參與戰事人員的標準配備。
1920年到1930年期間,隨著好萊塢偶像熒幕的經典穿搭,讓牛仔褲開始火遍全世界,休閒中帶著點瀟洒的味道,讓觀眾感覺穿上牛仔褲仿佛就像他們一樣,可以展現出內心的自信與洒脫。
(好萊塢影星John Wayne影片中穿牛仔褲的造型)
牛仔褲引發的這一波熱潮,在20世紀30年代時,被時尚雜誌《Vogue 》加予了「西方時尚」的稱號,鞏固了它在時尚界的價值和地位。
到了50年代,隨著經典影片《養子不教誰之過(Rebel Without a Cause)》的熱映,片中詹姆斯·迪恩穿著牛仔褲展現叛逆不羈的一面,由此牛仔褲又多了一重野性的標誌。
而搖滾明星則為牛仔穿搭塑造出酷炫張揚的風格。
隨時間演變,1960年開始,牛仔褲就已成為反主流文化的標誌。
嬉皮士和反戰抗議者穿著牛仔褲,表示對工人階級的支持;女權主義者和女性自由組織者選擇藍色牛仔褲作為性別平等的象徵。
時尚偶像格蕾絲·凱利、奧黛麗·赫本和美艷的夢露也曾塑造出牛仔褲的經典造型。
就連黛安娜王妃和威廉王子小時候的牛仔褲造型也超時尚超nice。
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早期,休閒、自由、洒脫、不羈的牛仔褲又多了一絲性感的意味。
其中以Brooke Shields穿著牛仔褲拍攝的一支性感廣告,以及超模Claudia Schiffer代言的牛仔褲奠定了基礎,兩者為牛仔的時尚形象增添了性感的一面。
到90 年代,由牛仔褲掀起的熱潮更是有增無減,更多高定時裝公司紛紛跨足牛仔褲市場,其中包括DIOR、VERSACE等大牌。
數十年來,牛仔褲的類型和風格在各種群體之間也有著明顯的差異,早期的嘻哈風格以超大號低腰寬鬆牛仔褲為代表;
時髦人士則喜歡深色牛仔布最原始的樣貌;
有個性的追求酷的潮人會更喜歡抽鬚毛邊等時髦的款式來表達自己想像力和創造力。
而資深的牛仔迷除了各種經典款,還會青睞復古和塗鴉的牛仔褲。
如今,除了在各路品牌和時裝的伸展台上見到更多穿牛仔褲的身影外,牛仔褲更是無縫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成為無可缺失的一部分。
早期單一的款式也日漸變得更加豐富:寬鬆、修身、高腰、低腰、連體、深淺皆有,其中還不乏其他的顏色。
時髦人都愛它,因它有型、耐穿、百搭……數不清的優點讓她們一年四季都能夠輕鬆駕馭它。
在配色上,丹寧牛仔的包容性也極大,就連今年流行色的搭配難題也不在話下。無論是帶著生命底色的珊瑚橘,還是熱烈喜慶的嘉年華紅,與牛仔單品搭配在一起,時髦力都滿分。
如果只想體現在風格上,一條簡簡單單的牛仔褲也能塑造出自己的個性與特點。
潮流浩蕩向前,很多單品轉瞬即逝,但牛仔褲不一樣,它一直在不斷被挖掘和創新。
經典的基本款、時髦的破洞款、復古的喇叭款、帥氣的工裝款、利落的闊腿款……任何時候,當你穿上它,都能找到自己出色的一面。
正如Yves Saint Laurent於1983年11月在紐約雜誌訪談中說:「我常常希望我是發明牛仔褲的那個人,牛仔褲有各種風貌,謙虛、性感、簡約,正是我對衣服夢寐以求的元素。」
單品推薦:on&on牛仔褲
許多個即將出門的清晨,當你覺得沒衣服穿的時候,不妨學著用牛仔褲和其他的時尚元素重新組合,享受牛仔褲給你帶來獨特而美好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