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代 | 潯陽街巷——芝麻壠的傳說

2023-03-19     馮曉暉

原標題:陳新代 | 潯陽街巷——芝麻壠的傳說

說明:「潯陽文史」系列發布老一輩九江文史專家們的文章,為的是使他們的研究成果得以更廣泛傳播。除修訂個別標點,適當添加分段和圖片外,編者不對文章做更多修改。為尊重原作者,文章首發於「潯陽敘話」公眾號,再由編者的公眾號「馮曉暉」轉發。

本篇選自2020年出版的潯陽文史參考資料叢書《潯陽軼聞》。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陳新代(作者像)

九江市城區三里街中段東北面,原有一條壠地,現屬白水湖街道三里村。以前這帶均是城外的荒地,因為壠地里生長著一種天然野芝麻而稱之為芝麻壠。又因壠地彎曲地形像條龍,也叫芝麻龍。

這條龍身上建有兩座廟,一是靠今油泵廠職工宿舍處的叫娘娘廟,另一處靠龍頭的叫龍王廟,即後來的白龍壇寺。原來壠底有條小溪流,水注入老鸛塘,是為龍尾。1959 年九江大華機械廠(後廬山木工機械廠)在三里街建廠,徵用了芝麻壠中段的四山坡。此後陸續有人進入芝麻壠擇地建私宅,隨之商業網點也在附近相繼設立,從此芝麻壠逐漸成為一個居民群落,並以此為道路名。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原文配圖

傳說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建立明朝後,為表彰周顛仙當年助風施藥之功,親自擬了一篇《周顛仙人傳》文,用巨石刻碑,運上廬山,在仙人洞旁峰為此碑建了一座御碑亭。軍師劉伯溫看了建好御碑亭後對朱元璋說:「亭子四面門皆開,北方壬癸水,南方丙丁火,火起水泄,恐對九江不利。」果然其後九江城內常發火災,一次大火燒了幾天也難撲滅。朱元璋知道後問劉伯溫應如何解救,劉伯溫說:「陛下乃真龍天子,可下一道旨意傳給九江芝壠龍王廟的那條白龍,命它汲取白水湖之水,撲滅大火。另外將御碑亭的北門閉塞,即可災滅民安。」朱元璋依計而行,潯城內外果然下了三天三夜大雨,將火澆滅。而廬山御碑亭也只剩東南西三面有門了。自此,九江如遇乾旱,附近老百姓會常到這龍王廟來求雨。芝麻壠一帶也有春節都要耍龍燈的傳統習俗。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原文配圖

如今,芝麻壠一帶因規劃需要,建築大多拆去,現成為廢舊待處理車輛的停車場,地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白龍壇寺也在 2009 年下半年被拆遷,只有芝麻壠這個老地名保存下來了。

讀後記:陳老師講述的芝麻壠,我不熟悉。查地圖,如今這地名在長虹北路與通往長江大橋的高速公路之間,不知是不是文章所介紹的地方。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編者配圖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潯陽敘話:記錄贛鄱歷史,講述潯城故事,品鑑風俗滋味,漫記百態眾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907baeb850a77da04b0e56f9b88f8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