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華為的上汽,距離成為第二家做手機的中國車企,還有多遠?

2022-07-01     科技真探社

作為中國老牌車企,上汽並不缺乏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

去年6月,在上汽集團的股東會上,董事長陳虹針對市場熱議的「與華為深度合作自動駕駛」類似的傳言進行了回應,他明明白白的拒絕:

「與華為這樣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動駕駛,上汽無法接受。這好比一家公司為我們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如此一來,它成了靈魂,而上汽成了軀殼。對於這樣的結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雖然這樣的表態一時間在網上爭議不斷,對此,上汽表示並不是不與華為合作,而是要堅持自主創新和品牌自主。

但毫無疑問,上汽思考汽車的角度已經不單單著眼於汽車本身,而是跨過了汽車產品形態的桎梏,開始思考更深層次的軟體生態,雲計算、人工智慧等融合領域。

所以對上汽來說,華為伸過來的,不只有橄欖枝,同時也有可能束縛上汽未來發展的荊棘。不得不說,由於用戶數上的天然劣勢,國內汽車企業正在面臨著越來越大,來自手機廠商的競爭壓力。

因此對汽車品牌來說,反攻切入手機市場,構建自有車機智能生態,就成為了可能的競爭手段。

根據媒體報道,到了七月初,上汽就有可能披露與手機相關業務的新進展,對於手機,上汽有著清晰判斷,他們已經確定手機與汽車的深度融合將成為行業的大勢所趨。但目前還不清楚,上汽是打算自己做手機,還是會與某家手機製造業深度合作。

目前來看,上汽與其他手機品牌合作的可能性會更大,而不是親自切入手機市場。

因為就在去年8月份,OPPO就與上汽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車機互聯、車端生態等多個領域,進行深度合作,不排除這次,上汽會與OPPO建立更加深度合作的可能性。

眾所周知,如今國內知名車企吉利即將把魅族收入囊中,成為國內第一家同時橫跨了手機和汽車兩大產品形態的車企,而當下,行業都在等待,誰將會成為第二家。

你們說,會不會是上汽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8e8dfec61591444c1c90080a9736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