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規劃是指根據國家或地區的發展戰略和政策,對不同產業進行分析、評估和規劃,以促進產業結構優化、提高產業競爭力、推動經濟增長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過程。
區域型產業經濟規劃,一般指在特定的區域空間範圍內,對未來經濟建設的總體部署,以區域為規劃對象從總體上進行綜合協調,不同於行業規劃、部門規劃、專題規劃,需要對經濟、人口、社會、環境、資源等進行統籌規劃,規劃考慮因素更加繁雜。
城鄉控制性詳細規劃作為控制建設用地的性質、使用強度、體型空間和環境管理的依據,會對目標區域進行從功能、經濟、環境、景觀等效果和建設次序、周期等方面進行綜合的比較和論證,然後選定各地塊的主要用途、建築密度、建築高度、容積率、綠地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規定都應作為強制性內容。可以看出傳統的詳細規劃編制過程,對產業的考慮較少,往往都是從土地及城市功能拓展出發,缺少對區域細分產業的深入研究,最終落在空間上就會出現地產泡沫泛濫、有城無人等現象。
所以在國土空間規劃這個大環境下,產業規划起到的影響越來越大,選擇對的產業方向,可以:
1,有效減少建設過程中的成本浪費,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
2,最大程度激活目標區域的經濟活力,疏通地方產業肌理,最終實現經濟突破發展。
案例連結:赤峰元寶山高鐵片區產城融合項目
我院圍繞「聚人才、興產業、鑄新城」的理念,以產教實訓為核心,聯動布局生命健康、低碳環保、都市新經濟產業業態,著力打造生態、人文、品質的蒙東產教城融合示範區。打造「一核兩心,一軸一帶」的功能結構,發展以城市共享服務核心為基礎,聯動高鐵低碳發展中心,配套生態涵養服務中心,達到城鄉融合,城市拓展的發展目標。
我院形成了「產業篩選—功能定位—用地建議—產品形態—招商落地」的產業空間規劃一體化編制體系,明確了元寶山高鐵片區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及空間用地規模調整,最終保障項目順利落地。
四、結語
隨著各地國土空間規劃基本完成,地方各類型規劃之間的界線開始逐漸融合,在未來城鄉規划過程中產業規劃的作用將更加明顯,我院將率先創新突破,在經濟發展階段和產業結構分析基礎上,根據全球、區域或周邊城市產業轉移、區域政策和本地產業特徵,結合產業鏈發展邏輯,對區域、園區、建築等不同規模載體提出前瞻性的指導建議。(具體詳情可以前往https://f.qianzhan.com/chanyeguihua2/免費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