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幾個字,到底該怎麼用?你知道嗎?

2019-05-29     趣說人文

(電視劇宣讀聖旨劇照)

現在只要打開電視,可謂滿屏神劇,尤其是一些宮廷古裝劇,簡直是漏洞百出錯誤頻出,讓人啼笑皆非。這些宮斗神劇中,以清朝的劇本最多,它們冗長雜沓,味同嚼蠟,甚至不倫不類,讓觀眾看著極為刺眼,甚至作嘔。

一個民族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歷史,尊重歷史就是尊重自己。在尊重歷史的同時也要尊重歷史裡面的每一個人物抑或事物細節。只有正確的面對歷史,才能夠努力地邁向未來。

現在的電視劇,真的是太不走心了,哪怕是上一點心思也行,大多數導演和演員們都忙活著賺快錢,甚至丟失了一些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更缺乏必要的社會責任感以及正確歷史觀。他們不知道這些神劇通過電視機的媒介傳播,會給下一代孩子的歷史認知造成什麼樣的惡劣影響?

之前看過一個視頻,是一位老師講文天祥被害的過程,老師繪聲繪色深情並茂地描述文天祥臨刑前的大義凜然。老師說文天祥最後問劊子手行斬方位於何處,又問那邊是南方,這位老師緊接著說了一句:「文天祥是因為被關得時間太久了,所以不能準確地判斷出地理方位了」,此時講桌底下的一群學生哄堂大笑,瞬間的、這位老師嚴肅了,厲聲呵斥道:「你們笑什麼?很好笑嗎?你們難道不為此感到動容和震撼嗎?你們到底在笑什麼?」從這個小視頻能夠看出什麼內容,此處,我就不過多的贅述了......

我們的教育,從某種方面來講,真的是缺少對自我民族以及自我文化的基本尊重,更缺少對先賢哲人的尊重,只知道考高分進大企業然後賺快錢,在這個系統里我們就像做快銷生意的人一樣,忙忙碌碌,一味地向錢看、向高分看,而忘了我們真正需要銘記的東西和傳承的東西。有些時候,我們真的是在捨本逐末,這實在是太可惜了,甚至還有點可笑。

說起電視劇,《康熙王朝》算是國內古裝劇裡面拍得比較不錯的一部歷史劇了,但就是這部劇,裡頭也是錯誤頻出,讓人目瞪口呆。斯琴高娃張口閉口就說:「我,孝莊,天塌地陷,紋絲不動,日月星斗,唯我獨尊……」您嗓門大喊得倒是很賣力,可要知道的是,「孝莊」是個諡號啊,就是死了以後才被尊封的,您生前就這麼猛喊自己的諡號,真令人啼笑皆非,導演編劇有點最基本的歷史常識好不?

還有,依然是這部劇,第幾集我忘了,說孝莊晚上做了一個夢,很神奇的一個夢,夢見「聖祖」給她說了一大堆類似於治國方案的話,殊不知這個「聖祖」就是她的孫子康熙啊,而且清朝只有康熙被稱為「聖祖」,並且這個「聖祖」和「孝莊」一樣都是死後才有的稱號。因此我覺得孝莊要想聖祖給她託夢,看來還需要再努力努力等上些年頭才行。

而縱觀當下,用得最爛、次數最多、喊得聲音最大的莫過於這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了。

要知道這句話是從明朝開始的,現在的古裝劇動不動就跑出來個太監,雙軸劃拉開,張口就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一頓猛念,簡直是胡鬧。

歷史劇《楚漢傳奇》里,趙高和李斯偷偷商量偽造始皇帝的遺詔。接下來電視劇里的「神奇鏡頭」出現了,李斯大筆一揮,寫下「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我的天,秦朝哪有這門子說法,真叫人哭笑不得!

(始皇帝劇照)

說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幾個字,源頭應該是從祖龍秦始皇統一天下談起。始皇帝統一天下之後,不滿於王的稱號,在李斯的諫言下,他取了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二字合用,自稱「朕」,命為制,令為詔,相傳其玉璽上就讓李斯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以此昭示其合法的統治性。而後,蕭規曹從,漢承襲了秦的制度,並在秦制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皇帝制度」。之後呢,就被歷代帝王一直沿用了下來。

但是,「奉天承運」這幾個字,在明朝以前,卻從未在歷史中出現過。爾後有「皇帝詔曰」「皇帝制曰」,但是「奉天承運」這四個字是在明朝之後才出現的。

這句話其實就類似於前朝的「長生天氣力里,大福蔭護助里。」一個道理。

(聖旨照片)

據說,「奉天」這種叫法最早的發明者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後,在那建造了一座華美的皇城,其中規格最高的朝會大殿,便將其命名為「奉天殿」。朱元璋當政後,非常喜歡「奉天」這個詞兒,他認為結束了元代的黑暗統治是順應天道而所得,因此他常常對身邊人說:「這一切是「奉天而行,非敢自專也!」,朱元璋這句話,就類似於吳國當年「找經緯」給自己弄一個合法的理由,道理一模一樣。

朱元璋這個人,疑心重,心思也重,最開始的幾年時間,都是事必躬親,自己親手寫聖旨,這在歷史上委實比較少見,我們知道聖旨一般是由大臣去擬去寫的,朱元璋比較隨意,最開始就是提筆引椽,躍然紙上,至於什麼格式不格式的,他根本不講究,當年他放牛當和尚的時候,那學過這些東西啊!?

(朱元璋的書法)

後來聖旨的格式越來越正式,甚至這八個字都有了嚴格的斷句形式。正確讀法一般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在格式方面愈發嚴格了,比如,為了顯示「天」和「皇帝」的絕對權威性和至高無上,後期的聖旨開頭逐漸變成了「奉」放在第一行,「天承運」放在第二行並且要頂格,這點很重要,「皇帝詔曰」或者「皇帝制曰」放在第三行,還要比第二行「天承運」的「天」字低一格,這個以後逐漸被格式固定了,非常講究,不可亂寫,後期滿清也採用了明朝聖旨的開頭模式,並且一直沿用到宣統退位。

(朱元璋劇照)

現在的我們,讀書,考大學,定目標,立榜樣,為的是啥?為的是學到東西建設祖國,為的是努力承傳我們偉大的華夏文化,而不是賺一大堆快錢之後出國移民度假曬太陽,人活著可以瀟洒地追求自己最放鬆的生活環境,神州任爾行,這個沒有錯,但反過來講,我們一定要有「達則兼濟天下」的那種大情懷,我始終覺得作為一名中國人,必須要具備兩種責任感:其一是文化責任感,我們偉大的華夏文化,文化代表中國,中國人的民族認同不是看血緣的、而是看文化的;其二是社會責任感。如果缺少這兩種責任感,你就不能完整地算做是一位中國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大家在這個求索的過程中,實事求是一點,認真一點,嚴謹一點,少一點浮躁,多一點走心,多一點正能量,要懂得「負責任」這三個字真正的道義和奧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8FDwmwBJleJMoPMQVfG.html

聊聊王家大院

2019-12-02